西方管理思想是与近代大工业生产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以科学为主体的,具体表现为工具化、数据化、单一性的应用模块,这都是从解决一时一地的问题里引申出来的。经历了科学管理运动之后所产生的各种管理理论,更是直接为现代市场经济服务的,因而形成了它自身的优点。这主要是:善于运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在试验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的控制和严密的管理,注意引进竞争机制,提高整个管理活动的效率,不断根据管理实践的结果来变革管理模式和创新管理理论,重视发挥个人的能力和专长,充分利用法律和契约在管理中的作用等。
但是其哲学偏重方法性,基础薄弱,西方管理思想的理论基点主要表现为:主客二分、还原论、静态分析、孤立实证。因而不能灵活地运用乃至实现理论的普适性。“管理科学”重视对管理的理性分析,而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视人的精神、意念和思想价值,这必然导致管理机械化,也就决定了这种管理不可持续。各种管理理论对管理中的某一要素进行了深入的科学的逻辑分析,总结出某一管理方面的规律,但却往往把这局部的规律看成是整个管理活动的普遍法则,产生了以偏赅全、好走极端的弊病。这就是西方管理研究方法的变差--孤立求证及还原论。例如,“科学管理理论”是极端的唯理性论;而“行为科学理论”却走上另一极端--唯人性论;“管理科学学派”迷信“组织中心”和“技术中心”,强调专业化、规范化、严密化、制度化,再次走到把人机器化的极端。现代西方的管理日益趋向复杂化,但这种复杂化又带来了新的矛盾:组织结构的复杂化往往使各种矩阵结构相互牵扯掣肘,扼杀了创造行为。
以科学管理为核心的古典管理理论由于缺乏人文精神而受到指责,同样现代管理理论的理性主义和普遍主义受到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和解构。后现代主义管理理论并没有抛弃古典理论和现代理论,仍然继承了其中的理论内核,因此可以说他们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有共同的逻辑起点--功能主义。
展开
——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谢庆奎
禅的文化思想远不止宗教的教义,其博大精深的外延内涵是人类的精神宝藏。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研究,破解禅的管理基因和管理的禅学基因,并将其应用到管理的实践领域,阎雨先生的管理探索已走到“万古长风,一朝风月”的境地。其《禅与现代管理》一书,使我们看到管理哲学鲜活、生动、空灵的另一面。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陆地
阎雨先生的《中国管理c模式》一书的出版,在学界引起广泛的影响,c模式将中国儒、道、墨、法、兵五家文化融合禅、易,形成中国管理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结合西方管理工具,创建了理论与实践融通自新的本土管理模式,这是中国管理研究大突破,《禅与现代管理》是c模式关于禅的精细解读,相信未来还有儒、道、墨、法、兵系列,与c模式均同体一系。但本书文风与前者相比更为洒脱、灵动、飘逸!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周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