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要有效,就必须具有针对性,要有的放矢,符合被激励者的需求。被激励者的需求有多方面:既有物质的需求,又有精神的需求;既有自我发展的需求,又有团体发展的需求;有今天的需求,也有明天的需求。应当针对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同时,对于员工的不合理、不符实际、不正当的需要,要善于进行引导和说服,不能一味地用强制方法压制,而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员工的个性纳入组织理性之中,使员工的个人需要同组织的目标相一致。
(2)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协调使用。物质激励是一种最为基本的激励方式,尤其是金钱激励,更是一种古老的激励手段,包括工资、奖金、福利等,在调动人员积极性上能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进行金钱激励要注意与工作绩效挂钩,并要注意人们对金钱的不同看法。有的人对钱看得重些,有的人对钱看得淡些,有的人迫切些,有的人不那么迫切。并且,钱往往含有比其本身更多的价值,它可能同时意味着地位或荣誉,进行物质奖励要充分考虑这种因素。但有关调查表明,员工工作的主要动机,不是钱、物等经济性因素,而是组织对其存在价值的肯定与认同。激励不一定代价昂贵,而更要注重一种心灵的理解与沟通,以真诚的鼓励与赞许换来员工精神和心理的满足。几声感谢的话语,几行表扬的文字,都可构成有效的激励。值得指出的是,精神激励的一个重要的方式是进行员工的自我激励。管理者可以通过让工作人员参与管理,参与决策;赋予员工以工作重任;安排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使工作内容丰富多彩,让员工掌握多种工作技能。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