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灾害社会工作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734187
  • 作      者:
    民政部社会工作司编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多、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特别是2000年以后,中国的特大自然灾害更加频繁,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国内外历史经验证明,如果一个国家救灾机制不完善,应对灾害出现重大失误,有可能引发灾区的社会动乱,甚至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稳定。因此,探讨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机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灾害社会工作研究》系统全面的研究了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机制。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引  言<br>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多、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特别是2000年以后,中国的特大自然灾害更加频繁,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据国家统计计算,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给国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2472亿元,占GDP的平均比重为2.5%,高于同期我国教育支出占GDP的平均比重(2.37%)。尤其是汶川大地震,直接经济损失ll752亿元,地震死亡近7万人。国内外历史经验证明,如果一个国家救灾机制不完善,应对灾害出现重大失误,有可能引发灾区的社会动乱,甚至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稳定①。因此,探讨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机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br>    一、  研究背景<br>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大地震距今已经一年有余,对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涌现的许多新做法和新现象的深层思考方兴未艾。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就是最突出的社会事实。地震发生后,国家第一时间启动全民紧急响应机制,社会工作作为一支专业的力量,主动投入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帮助灾区人民调适社会心理、整合救援资源、重建社会关系、创新社区建设、恢复社会秩序、增进抗风险能力以及发展可持续生计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各项专,_专业服务。正如民政部领导在‘‘灾后恢复重建与社会工作研讨会”上所总结的,社会工作“让陌生人熟悉起来,让不安的人放下心来,让我们一起互动起来,让我们的能力发挥出来”。<br>    ……
展开
目录
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机制研究<br>第一章  引言<br>一、研究背景<br>二、研究个案:社会工作站点的选择<br>三、研究方法<br>四、研究框架:公益行动的运行机制分析<br>第二章  社会工作介入地震灾区救援的基本状况<br>一、社会工作介入救援的站点设置<br>二、社会工作服务站点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br>第三章  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的运行模式<br>一、“鹤童服务模式”:用社会企业的形式推行养老服务<br>二、剑南社工:“寻解导向”的社区能力建设模式<br>三、“深圳模式”:“1社工+4义工”的联动机制<br>四、青红社工:社区为本的“生计发展”服务模式<br>五、上海社工:“政社合作”的介入机制<br>六、四川社工:“行政主导”的社工介入机制<br>七、新家园工作站:志愿者主导的救灾机制<br>八、香港理工社工:积极发展本土化的服务模式<br>九、整合与反思: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的基本模型<br>第四章  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的主要经验<br>一、社工专业服务必须与政府主导进行“无缝对接”<br>二、多方合作是社工介入灾害重建工作的宝贵财富<br>三、建立政府与民间两个“资源协作平台”是开展<br>专业行动的重要保证<br>四、专业服务方案要明确一个目标,处理好四个关系<br>五、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初步尝试<br>第五章  社会工作介入救援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br>一、存在的问题<br>二、产生的原因<br>三、解决思路:用体制引导机制,用机制完善体制<br>第六章  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的管理体制<br>一、中国现行的灾害救援的管理体制<br>二、现行灾害救援体制存在的问题<br>第七章  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机制的政策建议<br>参考文献<br>附录<br>社会工作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的<br>功能与作用评估研究<br>第一章  绪论<br>一、问题的提出<br>二、相关研究综述<br>三、研究思路<br>四、研究方法<br>五、样本背景概况<br>第二章  社会工作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功能与<br>作用现状的评估<br>一、心理支持现状评估<br>二、灾难救助现状评估<br>三、资源协调现状评估<br>四、能力促进现状评估<br>五、促进新社区整合现状评估<br>六、提供咨询现状评估<br>七、医疗社会工作介入现状评估<br>第三章  不同特征者对社会工作在地震灾后恢复<br>重建中功能与作用的评价<br>一、心理支持评价差异<br>二、灾难救助评价差异<br>三、资源协调评价差异<br>四、能力促进评价差异<br>五、促进新社区整合评价差异<br>六、提供咨询评价差异<br>七、医疗社会工作介入评价差异<br>第四章  结论与思考<br>一、基本结论<br>二、问题与思考<br>参考文献<br>社工参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行动研究<br>第一章  导论<br>一、中大一香港理大映秀社工站<br>二、社工站开展的服务介绍<br>三、研究方法<br>第二章  行动中研究:服务过程及效果评估<br>一、资源链接<br>二、生计发展<br>三、社区心理支持,<br>第三章  小结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