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04354
  • 作      者:
    金伟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金伟,女,1972年生,河南省商丘市人。200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先后在《科学社会主义》、《高校理论战线》、《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合著、参编著作4部。
展开
内容介绍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标志性重大成果,是指导中国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和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为基本线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理论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理论贡献和实践指导意义以及如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等重大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精辟概括
    科学发展观最深厚的根据,来自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实践。它是针对我国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经验与教训的科学总结。
    (一)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形成了以提高GDP水平、追求增长率为主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是当时的国情和所面临的复杂形势与任务决定的。我们根据当时的国际环境和中国的国情,参照苏联的建设经验开始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在苏联和其他友好国家的支援下,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应该说,当时的发展模式对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步的工业化体系,短期内摆脱穷困、实现经济起飞起到了历史性作用,大大推进了我国的社会发展。而且,在苏共二十大后,苏联社会主义发展中的许多缺点和错误暴露出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全面反思“苏联模式”,对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生产力,什么样的道路才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一系列可贵探索,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协调发展纲领。特别是在1956年5月,中共八大接受了周恩来提出的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并不断纠正经济工作中出现的冒进倾向。这一时期我们对自己发展道路的探索是很有意义的。但这一正确方针未能坚持下去。
    1957年“反右”斗争以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内形势的基本估计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在八大二次会议上宣布: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于毛泽东对社会形势的认识出现了严重的“左”的偏差,就使得毛泽东对全党工作的指导,越来越偏离了正确方向。在1957年9月至10月召开的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指责1956年反冒进带来了右倾,因而成为1957年右派敢于向党进攻的思想前提,提出了要进一步反右倾保守,加快发展速度。
    ……
展开
目录
导论 发展与发展观
一、发展
二、发展观
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

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及其阶段性特征的准确把握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精辟概括
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的深刻总结
四、世界上其他国家发展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二章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发展的论述
二、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
三、对西方国家发展观的借鉴和超越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的酝酿和提出
二、科学发展观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的确立

第四章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一、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四、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五、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系统、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

第五章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二、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四、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二、创新了社会主义发展观
三、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七章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加快推进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重点的经济建设
二、加快推进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重点的政治建设
三、加快推进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的文化建设
四、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