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研究:20世纪30年代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化》有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研究视角的独特性。本书以“语境”作为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问题,它的好处在于:既可以从宏观上探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的内外语境,回答源于西方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被中国人接受和中国化;也可以从微观上探究马克思主义具体文本的解读语境。这样的研究视角在当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开拓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和研究进路。
第二,认识架构的逻辑性。本书从内外语境、文本互动、思想交锋、视界融合以及语境动因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研究的主题,从而以“外”、“内”、“合”三方面建构了一个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源语境认识的逻辑架构。
第三,理论观点的创新性。本书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观点:一是马克思主义是在一定的语境下产生的,早期中国知识精英也是在一定语境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二是不同路径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存在着语境差异。三是选择性传播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具有普遍性。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在当时特定的语境下提出的,等等。
第四,背景知识的转换性。本书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历史进程的考察,发掘其中内含的思想性的历史,进而把历史进程中内隐的背景知识转换为论证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依据。
第五,提问方式的多样性。本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的提问不是停留在“是什么”上,而是将提问方式转变为“怎样如此”、“为什么如此”,“其内在根据怎样”等,从而在较深的层次上揭示了研究的主旨。
第六,研究方法的具体性。本书主要采用了两种具体的研究方法,一是“传播模式”分析方法--七“W”模式,即回答了传播过程的七个“W”:who(谁传播)、says what(传播什么)、through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对谁)、with what effect(取得什么效果)、what environment(传播环境)和what aim(传播意图)。二是“内史”与“外史”相结合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不仅有其内在的运行轨迹(“内史”),也要受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及时代氛围影响(“外史”),要“内”“外”相结合来理解。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