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述“城市病”之外,城镇化的飞速发展还带来了众多社会问题,如拆迁之痛。早在2010年5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不能强行实施征地,对于群众提出的合理要求,必须妥善予以解决。同时,还要严格按照各级人民政府公布的征地补偿标准对拆迁户进行补偿。然而政策之下,2010年,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还是进行了一场让农民“上楼”的拆迁行动,无数的村庄“被消失”,无数的农民“被”住进集中建设的楼房。在许多地方,这场打着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小城镇化等名头的“消灭农村”运动的目的很明确:增加建设用地,扩大土地财政。而其共同的政策依据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2010年11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涉及村庄撤并等方面的土地整治,必须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自主决定,不得强拆强建。11日,国土部召开会议称,立即着手修改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相关文件,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放在首位。
由此可见,解决城镇化发展带来的诸多难题,还需创新社会管理。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只有改革创新,才能够及时化解由快速城镇化引发的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指出,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魏礼群认为,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须做好五方面的创新:在管理主体上,要从单纯重视政府作用向社会共同治理转变,从传统的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在管理方式上,要从偏重管制控制向更加重视服务、重视协商协调转变,更多地运用群众路线的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教育、协商、疏导的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在管理环节上,要从偏重事后处置向更加重视源头治理转变,把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治理,使社会管理关口前移。在管理手段上,要从偏重行政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更多地运用法制规范、经济调节、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在管理制度上,要坚持加强源头治理体系建设、强化动态协调机制建设、推进应急管理制度建设,构建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规范、机制和制度体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