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创新与修复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085676
  • 作      者:
    刘建军,周建勇,严海兵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创新与修复:政治发展的中国逻辑(1921-2011)(政治卷)》是《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化使命丛书》之一,《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化使命丛书》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筹划的出版项目。丛书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学科角度,确定了三个领域的研究主题,即创新与修复--政治发展的中国逻辑、复兴与增长--共容性组织推动的经济制度变迁、从弥敖到秩序--“制度与生活”视野下的中国社会变迁。在丛书的研究撰写中。坚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丰功伟绩和巨大成就。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自觉体现理论工作者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努力追求对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发展历史的深刻的学理思考。
展开
精彩书摘
    二、中国为什么没有解体?
    本节要回答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中国能够避免苏联、东欧国家解体的命运?客观而论,如果没有外力介入或干涉,在一个封闭性的环境中维持政权的稳定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事情。但是,要想在开放性的国际环境中,维持政治上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就不是很容易了。在改革开放之前,总体上来说中国是与国际环境没有多少交流和互动的。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对外开放的,不过那时只能是对苏联、东欧开放。以后关起门来,成就也有一些,总的说来没有多大发展。④改革开放使中国置身于由资本主义主导的国际体系之中,这对中国保持政治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为在这一资本主义体系中,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总是本能地将其国内危机转嫁到第三世界国家身上,这样,处于资本主义体系脆弱环节上的国家和地区潜伏着随时爆发动荡的可能。2011年初在中东地区爆发的动荡与欧美经济危机是分不开的。当发达国家向外部转嫁危机的时候,那些对资本主义体系具有严重依赖性的国家,如果与国内特殊的情势相配合,如中东地区特定的人口结构(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将近一半且处于严重失业状态)、经济结构(因旅游业对外部的过渡依赖而产生的脆弱性)、资源分配结构(少数王室成员和特权成员占有大量财富)、阶级结构(少量的富人和大多数贫穷的人)、国内一国外政治结构(国外力量对反对派的支持以及美国对一国内部军事力量的控制等),正好满足了动荡孕生的主客观条件。从中国开始与资本主义打交道至今已经30多年过去了,在苏联、东欧国家纷纷解体的时候,中国不仅成为左右全球经济的重要力量,强化了全球经济对中国的依赖性,而且还在国内和国际双重维度上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社会主义世界中的奇迹呢?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革命为什么会成功?
二、中国为什么没有解体?
三、中国为什么会崛起?
第一章 从君主时代到政党时代:史先前例的政治转型
一、君主时代的终结与政党时代的来临
二、政党时代诞生的历史脉络
三、政党政治的乱象与民主建国的试验
四、国民党的党国体制:失败的国家构建
五、中国共产党的成长与政党一国家体系的形成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新力与修复力:政治发展的动力与空间
一、政党与政治发展的中国逻辑
二、中国共产党的特性:一种比较分析
三、政治发展的动力机制与修复机制

第三章 魅力化与制度化的政党精英:政治权威的塑造
一、政党精英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二、魅力化的政治权威塑造
三、制度化的政治权威塑造
四、政治权威塑造的类型分析
五、中国政治发展与政治权威塑造的历史演进

第四章 连续性与开放性的意识形态:政治合法性的构建
一、作为意识形态载体的政党
二、中国意识形态的危机与重建
三、意识形态与发展空间
四、连续性的意识形态
五、开放性的意识形态

第五章 基于信仰与激励的组织体系:使命政治的生成
一、使命政治与使命型政党
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
三、革命型政党的组织激励
四、一党执政下的组织激励
五、使命政治生成机制的流变、效果及其评价

第六章 政党与社会的相互建构:政治生态的平衡
一、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模式
二、革命动员与农民的集体行动
三、巩固政权与单位化社会
四、社会成长与新政治生态
五、政党-社会关系重构与政治生态的平衡
结语
一、如何包容多样化的社会结构?
二、如何应对全球化的冲击?
三、如何适应现代性的国家构建?
四、如何抵制分利集团的分割?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