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团工作首先在外国语学社的学生中开展。外国语学社是上海共产党小组创办的一所培养干部的学校,吸收上海、湖南、浙江、安徽等地的先进青年入学,学习外语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同时参加一些革命活动。俞秀松与外国语学社负责人杨明斋等,首先在学社中发展了刘少奇、罗亦农、任弼时、萧劲光等第一批青年团员,俞秀松任团的书记,团的机关就设在外国语学社。
此后,青年团组织陆续发展,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如刘少奇、罗亦农、任弼时、萧劲光、王一飞、柯庆施、汪寿华等先后被选送到苏维埃俄国学习,其中大多数人后来都成为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的著名活动家。
上海团组织成立后,即与全国各地共产主义者联系,要求各地开展建团活动。
北京的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在李大钊的亲自指导下建立的。1920年10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即按照上海方面的建团要求,着手筹建北京青年团组织,草拟了团章。11月,在李大钊的指导下,由小组成员邓中夏、罗章龙、刘仁静、张国焘等负责发起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召开了青年团第一次会议,高君宇(尚德)被推选为书记。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