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文世界:区域·传统·文化.第四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527756
  • 作      者:
    张新民主编
  • 出 版 社 :
    巴蜀书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人文世界:区域·传统·文化(第4辑)》除指出方东美先生的家学首开其心学外,还要冀图论证方东美先生的哲学就是“拿王学做基调的继续发展”,透过阐释方先生对西洋哲学与文化的批评,尤其是其善于把精神与物质截然两断,致使任何现象都被肢解出对立的二元来彼此斗争,来反照出方东美先生认知的广大和谐的中华文化对人类的可贵。
展开
精彩书摘
    当今的林业经营是以林权证作为保障,意在让林农吃下定心丸。但是这种模式是把集体林地划成块小块承包给林农经营,使林农拥有了林地的使用权,这种做法出发点是好的,林农的积极有了提高,但他们在造林过程中所有的利益并没有得到保障,这主要还是因为这种经营模式没有保证林业经营的大面积大规模、长周期、全封闭和综合经营的四大要求,导致森林火灾,乱砍滥伐现象时常发生,林农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可见林业契约在当今的林权改革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在林权改革中怎样参考林业契约,从契约中得到启迪,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根据多年以来林业改革的得失,笔者认为在清水江流域苗族、侗族地区进行林权改革,恢复和发展人工林业,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因地制宜,尊重民族传统文化。清水江流域的地理环境适宜人工营林,历史上这一地区林木贸易十分繁荣,为了发展林业,当地居民还形成了丰富的林木种植经验。而且这一地区的居民,在林木种植的过程中还逐渐形成了一套林粮间作的经验,这一经营方式很值得借鉴,这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稳定,也有利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他们自有一套林业经营的制度性保障机制,而且这套机制是经过几百年的不断模塑完善,自有它的有用之处。因此在林权改革中如果机械地套用外来文化,必然会产生不良的结果,必须立足于当地的民族、文化与生境的关系,因地制宜,处理好国家的宏观政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去建构一套林业发展的制度。
    其次,产权明晰稳定,利益保障有力。
    ……
展开
目录
阳明学研究
方东美先生对王阳明心学的评价
——由机体主义的角度来认识
王阳明“龙场悟道”对现代人精神
追求的启示
论王阳明对明代贵州文化的影响
论邹东廓对江右王学的影响
儒学与历史人物研究
孔子“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含义考释
——兼论孔子的易学方法论
刘基儒学思想研究
论李端棻对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重大贡献
儒经与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
关于儒学现代发展的有关问题
同一还是差异
——社群主义的“社群”与传统儒家的“群体”
之比较
学人演讲
通往良知的人类拯救之路
——在现代性危机与人类良知学术讲会上的发言
健康、平安、地震
——在贵州大学及西南交大的演讲
佛教文丫匕研究
禅者之“手”与海德格尔之“手”
思想文化史视域中的“三教关系”与信仰世界
——以黔地儒释道“三教关系”与宗教文化
信仰为个案
梵净山历代高僧考略
文学研究
千年蝴蝶梦
陶渊明的固穷诗
春风恨不到天涯
——《一地风吟》序
区域丈研究
孝的隐喻
——明清贵州因应虎患观念的演变
明清以来泸江流域水灾与环境变迁
从宪政发展论清末民初的贵州地方自治
清水江学研究
清水江流域林木生产的社会控制研究
清水江借贷契约初探
民族文化研究
英雄祖先与一体宇宙观
——布依族《造万物》古歌的文化哲学探析
学术動态
近五年来原生态文化研究综述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