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场点兵:主力战斗舰
战列舰,又称为战斗舰、主力舰,是一种以大口径舰炮为主要战斗武器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由于战列舰上装备有威力巨大的大口径舰炮和厚重装甲,具有强大攻击力和防护力,所以,战列舰曾经是海军编队的战斗核心,是水面战斗舰艇编队主力。
“战列舰”一词的英文为Battleship,直译为“战斗舰”。这个名字起源于帆船时代的“战列线战斗舰”(MainLineofBattleships)。战列舰名称是随着1655~1667年英荷战争中海军战术的改变而出现的。当时海战方式为交战双方的舰队在海战中各自排成单列纵队的战列线,进行同向异舷或异向同舷的舷侧方向火炮对射。凡是其规模足够大,可以参加此种战斗的舰船均被称做“战列舰”。1637年建成的英舰“海上君王”号便是这种战舰的第一艘,它有3层舷炮甲板,102门火炮。这时的战列舰都是木制的帆船。
战列舰自17世纪30年代出现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为止,一直是各主要海权国家的主力作战舰种,因此在过去又曾经一度被称为“主力舰”。战列舰曾经是人类有史以来创造出的最庞大、最复杂的武器系统之一,具有吨位大、火力强、装甲厚、航程远等特点。在其鼎盛时期--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列舰是唯一具备远程打击手段的战略武器平台,因此受到各海军强国的重视。
但由于从二战中后期开始,战列舰的战略地位被航空母舰和驱逐舰所取代,它不再是舰队的主力,因此这样的称呼方式也相对失去了意义。最后一艘战列舰已经在1998年退役。进入21世纪之后,战列舰退出了历史舞台。
兵器传奇:战列舰小传
战列舰是一种装备有大口径火炮和超厚防护装甲的大型水面战舰。早在17世纪中叶,海上就已出现了三桅风帆战舰,它的船体为木质,排水量增加到4000吨~5000吨;火炮甲板最多有3层,能装100多门火炮。这种战舰在海战中彻底改变了过去接舷战斗的战术,主要采用多艘舰列成单纵队战列线进行炮战,由此而得名“战列舰”。此时的战列舰基本上全为木材建造,有时在水线以下包裹铜皮。动力为风帆,武器为前膛火炮,发射用于摧毁船体的圆形弹丸以及杀伤人员的霰弹、破坏风帆的链弹。
19世纪中叶之后,随着科学技术和造船工业的发展,风帆动力战列舰逐渐让位给蒸汽动力战列舰,战列舰进入以蒸汽机为动力的钢铁军舰时代。
1859年,世界上第一艘带蒸汽动力的木壳战列舰“光荣”号在法国下水。翌年,世界上第一艘蒸汽动力的铁壳战列舰加入英国皇家海军现役。19世纪后半叶,战列舰普遍采用铸铁装甲,满载排水量达1万吨~1.2万吨,航速16节~17节,主炮口径由200毫米增至300毫米-350毫米,舰体防护装甲厚度达230毫米-450毫米。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次海战中,战列舰充分显示了大舰巨炮的优势,因而戚为各国海军竞相发展的重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战列舰的发展达到顶峰。这个时期建造的战列舰,如日本的“大和”号和“武藏”号,排水量已达70000余吨,3座三联装主炮的口径为100毫米,航速27节;装甲厚度也大体与主炮口径相同,并加强了水下防护以抵御鱼雷的进攻,大舰巨炮的特点更加明显。
可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战列舰一直是各海上强国的舰队主力舰和核心力量,占据着海上霸主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潜艇和舰载航空兵的成功应用,逐渐动摇了战列舰的霸主地位。尤其是珍珠港事件中,美国8艘战列舰非沉即伤,从此战列舰一蹶不振,表明其称雄海上的时代已经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均不再建造战列舰,舰队中的战列舰也纷纷退出现役。仅少量的战列舰在二战之后,时有参加海上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但所起的作用并不显著。
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海军决定对世界上仅存的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进行现代化改装,予以“重新输血”。重点是加强反潜、防空能力,提高通信和电子设备的现代化水平,改善舰员的生活条件。经过改装后的“衣阿华”级战列舰担负的主要使命是:协同战列舰编队作战;或单独进行海上作战;或支援两栖部队的登陆作战;或在发生危机的地区炫耀武力。
1991年1月17日,美“衣阿华”级战列舰“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率先向巴格达市中心及其附近的军事通信中心和防御设施发射了“战斧”巡航导弹。2月7日,两舰又使用主炮向伊军炮兵阵地进行了猛烈轰击。但是,最终因为战列舰固有的缺陷,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战争的需要。为此,1993年,美国的四艘战列舰又再次退出现役,建立殊功的“衣阿华”级战列舰,作为历史上最后的战列舰被迫退出海战舞台。美国海军也将“战列舰”这一级别的军舰正式从现役舰船分类中撤销。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