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号坦克Pz Kpfw.I综述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之后, 德国单方面宣布废除《凡尔赛条约》对其军 备方面的限制。而在德军的重新武装计划 中,装甲部队的建设更是重中之重。按照古 德里安等人的构想,德军的装甲师将装备有 两种在技术上远远超过当时世界各国装备水 平的“超级”坦克:搭载50毫米炮的轻型坦 克和搭载75毫米炮的20吨级中型坦克。前者 将执行侦察和机动作战任务,而后者则用在 突破作战和火力支持上。不过对于当时的德 国来说,装甲兵建设的最大难题是缺乏坦克 设计的经验和训练有素的坦克手。因此,最 优先被提上议事日程的是制造一种训练用轻 型坦克。这样,一方面,可以获得进一步研 发的经验;另一方面,尽快投产这种坦克也 可以让装甲兵们摆 脱用汽车模拟坦克 进行训练的窘境, 还可以为之后的装 甲部队扩充储备下 足够的合格的坦克 手。鉴于此,德国 陆军兵器局在1933 年向各军工生产企 业提出要求,让他 们设计一种重量在5 吨左右,在炮塔内 装备2挺机枪的轻型 坦克。有5家公司 作出了响应,分别 是莱茵金属公司、 MAN、克虏伯、 亨舍尔、戴姆勒一 奔驰公司。它们分 别拿出了各自的设 计方案。最终,陆 军兵器局采用了克 虏伯公司的设计方案LKA I,并就订购的3 辆样车进行了性能测试。样车完成于1934年 2月3日,进行了第一次试车。对该型坦克感 到满意的德军准备订购150辆装备部队,为了 让各个军火生产企业能为接下来的大规模生 产进行一定的“热身”。订单被参与设计的 5家公司瓜分,这一个项目从设计到生产被 委托给不同公司,具体制造也由多家公司分 担的军事项目采购方法从那时起就一直被沿 用下来。现在的德国政府在进行军事采购时 采用的也是这种方法。为了掩盖其真正的用 途,订购的坦克被命名为Las(Landwirtschaft- Licher Schlepper,意为农用拖拉机)。在装 备部队之后,这批坦克被称为“克虏伯拖拉 机”。由于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不足,车身 过于短小,因此德军迅速对其进行了改良, 增加了车长。为此,增设了1个托带轮和1个 负重轮,诱导轮也略为上提,不再作为负重 轮使用。这也是辨识这两种不同坦克外形上 的最大特征。改良后的坦克被命名为MY拖 拉机,并于1935年末投产。世界各国第一次 知道该型坦克是在1 935年多布伦茨举行的阅 兵式上。同年,德军用该型坦克组建了3个 兼有训练任务的装甲师。1938年,由于中型 坦克的生产设计进展缓慢,而战争又一触即 发。德军将这种训练用坦克重新定位为作战 用坦克,并赋予其广为人知的代号Pz.kpfw.I (Panzerkampfwagen I)。“克虏伯拖拉 机”被命名为Pz.kpfw.IA,MY拖拉机则成 了Pz.kpfw.IB。I号坦克参加的第一场实 战系1936—1937年的西班牙内战,有100辆 左右的I号坦克被提供给佛朗哥的叛乱军使 用。在战争中暴露出了一系列的缺点:车身 装甲极薄,特别在缝隙和接合处的防护能力 更是低下。发动机动力不足,减震系统效果 不佳,导致该型坦克的机动能力较差。车身 尺寸狭小,驾驶舒适度低。舱盖合上后的视 野极差,多数车长必须被迫长时间探出炮塔 观察作战。在作战中,I号坦克完全不是共 和国军方面使用的苏制T-26、BT-5坦克的对 手。此后,I号坦克又参加了波兰战役、法 兰西战役等。虽然其装甲薄,火力弱的问题 依然没有得到改进,但是德军却利用其先进 的战术有效弥补了这些问题。I号坦克在德 军前期的几次重大作战行动中作出了巨大的 贡献,屡屡成功突破敌方防线并对纵深进行 快速奔袭。从1940年开始,由于性能上的不 足,I号坦克逐步退出战争的第一线,被分 配到各占领区去执行警备任务。在I号坦克 的基础上也设计过一些诸如自行反坦克炮, 自行重步兵炮的变形车。总的来说,I号坦 克原本的设计定位仅仅是一种训练用轻型坦 克。由于德军坦克数量的不足而被迫投入作 战任务中,这种定位上的限制导致I号坦克 作战性能的局限很大,但I号坦克依然是二 战德国装甲兵历史上不得不提到的一个重要 起点。通过该型坦克的研发,德国坦克设计 师们获得了大量的经验为之后设计更具威力 的坦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I号坦克的设 计上,德国设计师们也表现出了旺盛的创造 力和精湛的工艺,在世界其他国家装甲兵还 在使用旗语的时代将无线电通信在坦克作战 应用上普及化,在轻型坦克依然是铆接为主 的时代率先使用了焊接技术。这些都隐隐显 露出德国在坦克技术上的领先。而就I号 坦克本身而言,它也不失为一种优秀的训练 坦克,许多德国坦克手就是通过该型坦克熟 悉了装甲战术,继而成长为一代王牌。而更 多坦克手则是驾驶该型坦克完成自己的成年 礼——参加第一次实战。 P2-7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