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在社会学与政治哲学之间:当代政治哲学研究的新路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93389
  • 作      者:
    欧阳英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在社会学与政治哲学之间:当代政治哲学研究的新路径》由欧阳英所著,是由“结构篇”、“文化篇”、“正义篇”三部分构成的。由于社会结构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因此,从逻辑上说,《在社会学与政治哲学之间:当代政治哲学研究的新路径》是一个围绕着社会结构问题而逐步向纵深展开的过程。首先,《在社会学与政治哲学之间:当代政治哲学研究的新路径》研究了社会学理论中与“社会结构”问题有着较为直接联系的诸多成果,如社会秩序、行动、权力、社会时空以及身体等。其次,《在社会学与政治哲学之间:当代政治哲学研究的新路径》将“文化”纳入分析体系之中。当面对“文化”问题时,《在社会学与政治哲学之间:当代政治哲学研究的新路径》在力求排除有关文化只是“‘结构’的一个不起眼的配角”(阿切尔语)的传统认识干扰的基础上,而极力强调其在当代文化社会学中所具有的从“结构”中逸出的意义。最后,在“正义”问题上,《在社会学与政治哲学之间:当代政治哲学研究的新路径》力求将其作为关于社会结构“合法性”思考的重要结果,而进一步明确其地位。
展开
作者简介
    欧阳英,女,1964年生,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已出版的学术专著主要有:《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哲学阐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重读毛泽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走进西方政治哲学——历史、模式与解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毛泽东实践观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主要译著有:《正义的尺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超越资本——关于一种过渡理论》(合译,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3年版)、《利害相关者资本主义》(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在社会学与政治哲学之间:当代政治哲学研究的新路径》由欧阳英所著,研究视角是政治哲学,所使用的素材源自社会学。作者在对社会学与政治哲学之间关系做了较为彻底的学术清理基础上,尝试了当代政治哲学研究的新路径。全书包括“结构篇”、“文化篇”与“正义篇”。社会学的发展,主要脉络紧扣社会秩序、结构而展开,这便构成“结构篇”;文化是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模式的潜在的维系要素,这便构成“文化篇”;以现代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总是在运用价值标准不断地评判现代社会,这便构成“正义篇”。在“结束语”中,《在社会学与政治哲学之间:当代政治哲学研究的新路径》对当代政治哲学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概括性的学理说明。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部分  结构篇
引子
第一章  生活在秩序之中
一  秩序与反秩序:马克思
二  秩序与分工:涂尔干
三  秩序与理性:韦伯
四  结构功能主义的均衡观:帕森斯
五  结构与解构:德里达
六  余论:政治与秩序
第二章  行动、结构与政治
一  行动与意义:韦伯
二  互动论的兴起:杜威和米德
三  行动与结构:帕森斯
四  情境中的行动:加芬克尔
五  行动与结构化理论:吉登斯
六 余论:行动与政治
第三章  关于权力
一  强制与权力:韦伯
二  整合与权力:帕森斯
三  理性与权力:福柯
四  场域与权力:布迪厄
五  行动与权力:吉登斯
六  余论:权力与政治
第四章  时空、社会与政治
一  关于时间与空间的社会学的兴起:涂尔干与齐美尔
二  社会空间与阶级理论:布迪厄
三  时间与社会组织:吉登斯
四  余论:时空与政治
第五章  身体化、社会与政治
一  身体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
二  性、权力与自我:福柯
三  欲望的生产:德勒兹
四  身体与社会:布赖恩·特纳
五  余论:身体与政治

第二部分  文化篇
引子
第六章  知识的发展与知识的政治
一  异化与知识:马克思
二  集体表象与人类认知:涂尔干
三  内驱力与知识:舍勒
四  意识形态与知识:曼海姆
五  权力与知识:福柯
六  余论:政治的知识与知识的政治
第七章  文化的发展与发展中的政治
一  文化社会学的兴起:齐美尔
二  文化与精英:曼海姆
三  文化与社会:威廉斯
四  对决定论的反叛:吉尔茨
五  长时段的结构再生产:布迪厄
六  余论:文化生产与政治生活
第八章  知识分子与公共领域
一  知识分子与公共性:法兰克福学派
二  知识分子与新阶级:古尔德纳
三  公共领域的变化与知识分子:哈贝马斯
四  余论:公共知识分子与公共领域

第三部分  正义篇
引子
第九章  社会的批判与批判的政治
一  社会的批判:霍克海默与阿多诺
二  没有革命的理性: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
三  隐退中的现实:利奥塔与鲍德里亚
四  备受质疑的社会:鲍曼与罗蒂
五  余论:社会批判与政治生活
第十章  正义、社会与政治
一  新自由主义的正义:罗尔斯
二  新保守主义的正义:诺齐克
三  正义与权利:德沃金
四  作为政治德性的正义:麦金太尔
五  余论:正义与政治
结束语:在开放中崛起的当代政治哲学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