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海魂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5448187
  • 作      者:
    李峰,萨苏著
  • 出 版 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畅销书《决战朝鲜》作者李峰、《国破山河在》作者萨苏首度联袂合著<br>    著名学者孔庆东 《中国站起来》作者摩罗 联袂推荐<br>    讲述中国海军600年铁血征程<br>    帆樯如林,郑和万里达非洲。保卫新疆,大将抬棺出阳关。<br>    三击出云,东瀛日本战败降。雷霆出击,人民海军战旗红。<br>    西沙南沙,亚丁护航扬军威。反制日本,风云滚滚钓鱼岛。
展开
作者简介
    李峰<br>    祖籍湖北红安,出版社编辑,湖北省作协会员,居住武汉,1999年创作长篇军事模拟小说《龙腾太平洋》,2002年创作《决战朝鲜》,2009年创作诗集《圣花集》。《决战朝鲜(白金纪念版)》被誉为“中国人抒写抗美援朝的经典史诗”,“回顾和认识抗美援朝战争历史的必读书”。<br>    萨苏<br>    著名军事评论家,其新浪博客点击量近亿,人称“文坛外高手”、“会讲故事的人”。旅居日本多年,为中国人全方位了解日本人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堪称中国的本尼迪克特。著有《国破山河在》、《中国厨子》、《京味九侃》、《梦里关山走遍》、《北京段子》、《与“鬼”为邻》、《那些中国人》、《尊严不是无代价的: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等书,其中《与“鬼”为邻》被誉为中国版《菊与刀》。
展开
内容介绍
    讲述中国海军600年铁血征程<br>    帆樯如林,郑和万里达非洲。红毛来了,坚船利炮破神州。<br>    腐败祸国,甲午悲歌沉巨舰。保卫新疆,大将抬棺出阳关。<br>    铁血抗日,矢尽弓折报国忠。三击出云,东瀛日本战败降。<br>    雷霆出击,人民海军战旗红。东南沿海,潜水英雄建奇功。<br>    司令妙计,快意轻取小太子。三军协同,一江山岛硝烟浓。<br>    西沙南沙,亚丁护航扬军威。反制日本,风云滚滚钓鱼岛。
展开
精彩书评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一直有人强调向海洋文明学习,最近几年,倪乐雄、张文木、戴旭等几位战略家强力呼吁海权意识的觉醒,萨苏、李峰合著的《中国海魂——从郑和到钓鱼岛》更是明明白白地说明一个道理:海权强则国强。中国的崛起必将也必须伴随着制海权的崛起,中国郑和时代的历史经验和当前的战略困局,都为萨苏、李峰的观点提供了支持。 <br>    萨苏《国破山河在》、李峰《决战朝鲜》都是令人佩服和感动的杰作,这回二人联袂合著,向我们讲述海权强国的现实意义,其天下家国胸怀,堪可敬佩哉。<br>    ——著名学者、《中国站起来》作者  摩罗<br><br>    题《中国海魂》:国破山河在,风高波浪深。海天战鼓响,唤我中华魂。 <br>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孔庆东
展开
精彩书摘
    在船队的指挥和调度方面,郑和船队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通讯联络体系 ,船上配有交通艇、信鸽、音响信号(锣、喇叭、螺号等)、旗帜、灯笼等装 备。白天以旗语联络,夜间悬挂灯笼编队,雨雾天则以号角、铜锣或信鸽进 行音响联络。 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组织这样规模庞大的舰艇战术编队进行远洋航 行,更没有能力组织舰队与这样的庞然大物决战。西方的航海家们,一直到 15世纪末,还是靠观察南极星同其他星宿高度的简单仪器来确定航行方位的 。郑和船队在航海技术、通讯指挥以及船队的战术编队上,领先世界至少70 年以上。 郑和船队的后勤编制非常先进。船队有专职的后勤保障人员和强大的运 输能力,在保障船队给养方面得心应手。船队每次出海粮食储备至少能支持 两年。郑和船队最大的特色,就是在船上种植蔬菜,养家畜、家禽,还有专 职的水产捕捞人员。这些得力措施都为远航的官兵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 从郑和七下西洋可以看出,船队官兵没有营养不良和恶疾流行等事故发生。 西方大航海时代的船队,在航行中或多或少都出现船员营养不良、恶疾流行 等事故。其中败血病最为常见,西方国家直到发现维生素c,才控制了类似 病的发生。郑和船队那时虽然不知“维生素C”为何物,但他们通过完善的 后勤保障体系,切实保障了船队官兵们的健康。不管航行到什么地方,船队 都是生机勃勃,官兵的战斗力与航海能力没有一丝减退。(一直到17世纪, 西方航海者还是解决不了坏血病的问题,每次远航都有大批海员为此死亡, 后来西方航海家发现中国航海者基本上都没有坏血病而百思不得其解,通过 分析,发现原因是中国人都有喝绿茶的习惯,而绿茶富含维生素,这才解开 了坏血病之谜。)毫无疑问,这在当时是一支世界航海史上没有任何力量可 以与之匹敌的联合舰队,这是一支真正的无敌舰队,它的实力之强,以至于 舰队运载的登陆部队,可以随意打垮它所遇到的任何一个国家的正规军! 而与之相比,60年后,1492年从西班牙起航的哥伦布船队仅有三条船, 冰手90人。哥伦布的旗舰圣·玛利亚号,长度只有80多尺,排水量233吨。 1497年,开辟了欧洲至印度洋航线的达·伽马旗舰圣·加布利尔号则较大, 但也只有400吨。而1519年出航绕过南美洲、横渡太平洋的麦哲伦船队也只 有5条船,乘员280人,麦哲伦的旗舰特立尼达号仅有110吨。毫无疑问,那 支早已在泉州港里静静腐烂掉了的中国舰队,在它消失在海洋上100年后, 仍是全世界无可置疑的海上王者,东西方仍然没有任何一国海军能对它造成 哪怕最微小的威胁。事实上,当时在郑和统帅下,如果这支中国舰队愿意, 它可以在海洋上把当时全世界所有的海军联合舰队同时碾成齑粉。这支中国 舰队的全球海权威力超出当时世界各国海军之大,甚至超过了500年后日不 落帝国鼎盛时期的皇家海军和今天的美国海军的地位。有一位中国著名科幻 作家创作了一篇名叫《西洋》的历史架空小说,尽情畅想了一番如果郑和船 队发现欧洲美洲对中华文明会产生何等影响的白日梦。 明帝国郑和船队,在数量规模上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在吨位体积上也是 世界上最庞大的,在装备上更是世界一流的,在航海技术、通讯指挥和人员 编制等多个方面都是世界领先的。所以美国学者路易斯·丽瓦塞斯称郑和船 队是“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这样的美喻,也只有郑和船队当之无愧。 据统计,在明成祖鼎盛时期的1420年,明王朝拥有3800艘船,其中1350 艘巡船,1350艘战船,以及驻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运粮 漕船,其中250艘是远洋宝船,此外还拥有大量护洋巡江的警戒执法船和传 令船,威名远扬的郑和船队实际上只是强大的明帝国海军的一支海上机动舰 队而已。 郑和船队完整地展示了明帝国的实力,当时南洋、西洋诸国看到它的身 影,无不显示出对明帝国富裕、强大的向往,特别是南洋许多民族还停留在 刀耕火种和乘独木舟原始渔猎的时期,如此先进友好的船队,带来了大批先 进文化技术。由于明朝薄取厚予的朝贡制度,使许多南洋国家自愿成为明王 朝的属国,使明帝国增加了许多不征之地。元代需大军征伐的占城缅甸等地 ,都不战而与大明友好。 郑和船队虽然只是向南洋西洋各国和平展示明帝国的国力,但决不是为 明帝国“作秀”的花架子。船队三次出战均获全胜:一次是在今天的印度尼 西亚的巨港,歼灭了陈祖义的海盗势力。这股海盗悍勇凶残,长期滋扰南洋 航线,过往船只深受其害,最高峰时曾结伙万人之巨,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 海盗集团之一,劫掠船只超过万艘,攻陷城镇50多个。明成祖曾悬赏50万两 白银的巨额花红要这个长期祸害南洋各国的悍匪的脑袋,船队所经之处,沿 途各地不断向郑和痛诉陈祖义海匪的恶行。于是郑和用计生擒了陈祖义,并 登陆剿灭了5000名海盗,彻底捣毁了海盗老巢,并将陈祖义押回中国枭首, 从此南洋航线畅通无阻。 船队第二战是苏门答腊伪王苏干刺叛乱,欲夺王位,并残酷杀害明帝国 派去调停的官兵,郑和率兵登陆将其击败,擒获了苏干刺。这一仗也是胜得 轻松无比。 三是与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国王烈苦柰儿的战斗,这也是郑和船队经历 的最大一次海、陆战斗。起因于锡兰山国王垂涎郑和船队的宝物与船只,当 时锡兰山国王烈苦柰儿聚集大约6万部队,占尽了天时地利,以和平的方式 先诱骗郑和及部分随从人员上岸,然后阻断其回船队的后路,同时他的5万 多大军直扑港口,攻击郑和船队。然而他们太低估了郑和船队的战斗力,5 万大军损失惨重,只得驻守岸边。此时被阻断退路、并遭遇伏击的郑和和他 的2000精锐卫队,不退反进,快速向前方突袭;猛攻烈苦柰儿王城,并破城 生擒了烈苦柰儿和其妻子,烈苦柰儿5万多大军不攻自破。郑和后将烈苦柰 儿带回南京,让这位国王看到明帝国的繁华后将其安全放回。据说这位国王 以后与明朝相当友好,往来密切。后来明英宗时斯里兰卡一位王子来华访问 ,因故不能归国,遂终老于斯,至今在中国福州还留有斯里兰卡这位王室成 员的墓茔和其后裔。1985年,斯里兰卡人民旧情难忘,要求中国协助寻找锡 兰山王子后裔,结果惊喜地发现,500年后,老王子后裔许世吟娥仍在中国 快乐地生活。2002年,王子后裔许世吟娥访问先人故国,斯里兰卡举国以王 室礼仪隆重接待,称其为“锡兰山公主”。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斯里兰卡 国家馆日活动的萨纳亚克·贾亚拉特纳总理,一天之内三次会见许世吟娥, 表达对500年前来华的老王子的崇敬之情。 这三次战斗只是牛刀小试,并没有完全激发船队的战争潜力。但由此三 战可见,只要郑和船队愿意,可以随时对东南亚任何一个中小国家发起一场 毁灭性的军事打击。而且郑和船队只是明帝国一支因七下西洋而闻名的船队 ,只是明帝国海军海上机动作战舰队的一个典范。只要明帝国愿意,当时无 论是船只还是人手,至少还可在10个月内再组建4至6个“郑和船队”,保持 轮番出航远征的能力。P4-6
展开
目录
自序  历史不容遗忘<br>第一章  郑和大航海时代<br>帝国辉煌<br>千古绝唱<br>第二章  欧罗巴红毛来了<br>纵横七海<br>号炮震广州<br>大战葡萄牙红毛<br>大战荷兰红毛<br>第三章  泰西有夷英吉利<br>大开历史倒车<br>马嘎尔尼来了<br>第四章  坚船利炮破神州<br>雄狮沉睡<br>灾难爆发<br>东方醒狮<br>第五章  奋发图强保疆土<br>劫火圆明园<br>左宗棠的强国梦<br>大将抬棺出阳关<br>保卫台湾<br>第六章  东瀛日本在崛起<br>汉倭奴国王<br>上陆与锁国<br>倒幕与维新<br>野心与扩张<br>第七章  满天悲泪卷神州<br>龙旗舰队<br>血海残阳<br>天涯何处是神州<br>中国人的风骨<br>追寻北洋水师最后的踪迹<br>第八章  民国海军的奋斗  <br>民国也有海军陆战队<br>在美国阅兵的中国海军<br>他用军舰威胁墨西哥<br>三击出云舰<br>老蒋大战“八国联军”<br>用训练来“复仇”的“雪耻”号<br>舰在曹营心在汉<br>第九章  人民海军向前进<br>红色海军第一舰<br>毛泽东的首艘“御舰”<br>三代黄河舰的故事<br>南海舰队的旗舰<br>水鬼传奇<br>皮老虎大破“小太子”<br>首次三军协同登陆战<br>陶司令的糊涂仗<br>西沙南沙扬军威<br>不明潜艇游日本<br>冲向索马里<br>第十章  风云滚滚钓鱼岛<br>钓鱼岛博弈<br>钓鱼岛是中国的<br>附录一:宋宜昌先生谈元朝伐日<br>附录二:国殇之思——甲午失败的深层原因<br>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