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军事天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425103
  • 作      者: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军事领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大事。现在,《新中国往事:军事天地》一书的诸多作者将以亲历者的身份,为我们讲述他们亲身经历的军事大事件:回忆上甘岭战斗,我国原子弹试爆拍摄纪实,抗美援朝,核潜艇,共和国“二位一体”战略核打击力量形成之路……
    《新中国往事:军事天地》将以亲历者的视角,为我们讲述22件新中国军事大事件。主要包括:回忆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金门炮击时国共空战追秘,在最初研究原子弹的日子里,核科学家邓稼先,彭士禄院士与中国核潜艇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周恩来的魄力
  周恩来率领的代表团是在缅甸访问了3天之后,于1960年4月19日抵达印度首都新德里的。
  这天,新德里上空黑云密布,飘着细雨,从飞机上望下去,只能望见城市的轮廓,却看不见清晰的道路和绿树,一切都笼罩在雨雾和水汽之中。
  此时的中印关系恰若此时的天气,遮满乌云,冷雨飞溅,使人感到忧郁和不安,而且周恩来听说中印边境形势紧张以来,印度反对党掀起了更大的反华喧嚷,声称在周恩来访印期间要组织“不投降周”集会和举行反华示威游行。尽管尼赫鲁总理兼外交部长向激愤的国民表示决不会让出一寸土地,把疯狂的反华声浪暂时压了下去,但有谁能相信绝对不会再出现意外事件呢?但周恩来全然不顾这些,冒险前行,把自己的一切置之度外,要以自己坚韧不拔的努力和超人的智慧扫除阴霾,要给中印关系带来和善的气氛,使之出现一片蓝天。即便是这个愿望会落空,但为了缓和两国间已很紧张的关系,即使有风险,有困难,他还是要做一番努力的。
  呼啸的3架波音客机冲出云雾,稳稳地降落在了新德里机场。果然不出周恩来所料,机场上不再有过去几次那拥挤的人群、热情的笑脸、捧献过来的鲜花,也不再有万人空巷、载歌载舞的景象,整个机场只有百余人前来欢迎。除了依然热情、露着笑脸的各国外交使团外,只见年已71岁,身着白色长袍、棕色脸上露出些许笑纹的尼赫鲁,带着几位部属站在舷梯下。
  周恩来健步走下舷梯,将手伸给了尼赫鲁,并与之拥抱。
  这时,一位身材细高、风度优雅、手持照相机的女记者,用流利纯熟的中国话问道:“周恩来,还认识我吗?”
  周恩来随即说道:‘《泰晤士报》的记者,大名鼎鼎的韦尔娜小姐,我怎么能忘记呢?记得嘛,咱们碰过杯,喝的是茅台酒,不过,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杯子里可掺了不少矿泉水噢!”
  韦尔娜听后乐不可支,眼眶里溢满了泪水。她又急切地问:“周恩来,您的和平使命能完成吗?”
  周总理摊开两手,坦然地说:“尽力而为吧,办这样的事情,一个诚意是不够的,需要两个……”
  25分钟的欢迎仪式结束了,周恩来和陈毅乘坐黑色的道奇轿车,通过空空荡荡的街道,驶进了代表团下榻的总统府。
  在长达一周的访问中,周恩来同尼赫鲁进行了多次诚恳的商谈,但印方未作出应有的回应。双方除同意由两国官员共同审查、核对和研究有关边界问题的事实材料并向两国总理提出报告外,没能达成任何实质性的协议。周总理提议和尼赫鲁共同举行记者招待会,也遭到了对方的拒绝。为表明中国的立场,为使各国外交使团和世界舆论界进一步了解、理解和同情中国在中印边界问题的态度和做法,周总理决定单独举行这个招待会。
  招待会决定于1960年4月25日晚7时30分(一说10时30分)至26日清晨1时,在总统府圆柱厅里举行。这天气候炎热,虽已入夜,气温仍高达37cC至38cC,热浪袭来,令人难耐,连总统府花园内的楝树、菩提树也畏惧地蔫卷着叶子,不敢与炎热抗衡。
  周总理的招待会毕竟太重要、太吸引人了,连一贯以敢于藐视大人物和权威、以令人难堪的尖刻诘问使人难以应付而著名的新德里新闻记者,也不得不提前赶到会场,以占据最佳位置。刚到晚7时,会议大厅已是座无虚席、拥挤不堪了。
  时钟指向7时20分,陈毅陪同周恩来走近圆柱厅的边门。那位曾出现在机场的韦尔娜女士急切地从圆柱后闪出来,说:“总理先生,有帮人准备不顾外交礼仪向您发难,您可得小心啊!”
  韦尔娜女士说的确是实情。已占据了招待会最佳位置的印度新闻托拉斯一帮人确实密谋在周总理一走进大厅时,就狂呼乱叫,给一个下马威,然后用最不礼貌的提问为难周恩来。而周恩来已做好了准备,对韦尔娜的关心表示感谢,从容不迫地说:“谢谢您,韦尔娜小姐。”
  “周,这不是招待会,是射击场,您是唯一的靶子,上千只枪口都瞄准了您,您不能进去。”韦尔娜急得快哭出声来,凄婉地劝阻着。
  “放心吧,新德里的子弹打不倒我。”周恩来轻轻地抚了抚韦尔娜的肩膀,仍然大步朝前走去。
  周恩来出现在大厅,他是那样的优雅,那样的胸有成竹、镇静自若,把那些原本计划捣乱的记者给镇住了。当周恩来踩着红地毯走向讲台时,才听见有个细小的声音在喊:“中国佬,滚出去!”这声音像蚊蝇发出的低微的噪声,未传出多远,就被淹没在掌声和欢呼声的巨浪之中。
  周恩来坐下后,用炯炯的目光环视了一下新闻界人士,大厅顿时安静下来。在印度新闻官员作了介绍之后,周恩来用风趣动人的语言,宣布要和在场的所有新闻记者订一个“君子协定”,就是在这个招待会上所有的问答内容一定要全文发表,或发表各自报刊所问答的全部内容。按照对等的原则,中国主要报纸也要全文发表,还要在《北京周报》用英文发表,以便送给每位一份。周恩来用这样巧妙的办法,消除了别有用心的记者断章取义、歪曲污蔑的可能。
  接着,周恩来用沉稳的语调发表了45分钟讲演,叙述了中印两国几千年和平相处的历史,阐明了中印边界的历史状况及争端起因,说明中国是受害者。他强调指出:“我们这一代人,即使遇到再大的问题,也应坐下来,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切不可对上辜负了列祖列宗的道德,对下贻害后世子孙。”他的动人演讲,赢得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受到感染的数百位记者都离开座位站起来,兴奋地欢呼。
  提问开始了。一位印度记者问:“中印边界的领土划分已经是十分明确的了,难道还有什么必要再进行谈判,再重新划分吗?”
  周恩来说:“如果你对中印边界的百年历史多做些研究,并且能真诚地倾听一下中国政府的呼声,我想,你是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的。”
  英国路透社记者詹姆斯说:“总理先生口口声声要靠谈判来解决问题,请问,原本属于别人的东西,你认为有什么资格和必要去讨论这些东西的归属?”
  周总理骤然严肃起来:“詹姆斯先生,在国与国的领土纠纷中,你刚才的比喻显然不十分恰当,我愿就这个比喻再做些说明,如果一个强盗夺走了别人的东西,那么原物的主人不该向强盗讨还吗?”“你……你敢说印度是强盗。”詹姆斯以为抓住了稻草,高声指责。
  周恩来明确地说:“强盗,有,但不是印度,而是英国的殖民政策。中国和印度是朋友,而且永远是朋友。”
  印度独立报记者托姆拉站起来问:“总理先生,你不认为,中印之间的领土争端,愈演愈烈,直到今天动枪死人的境地,完全是你们自恃大国身份,对印度横行侵犯的结果吗?”
  周恩来非常严肃地说:“不对。缅甸、不丹、尼泊尔都是小国,也都和我们有‘麦克马洪线’困扰,可为什么我们能和平地达成边界协议呢?事物的逻辑并不是当一个大国与一个小国发生纠纷的时候,大国就必然是无理的、蛮横的。如果这样的逻辑成立,那么印度同巴基斯坦、锡金的边界纠纷,也是大国欺侮小国吗?事实上,印度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不是一个小国……尤其她引以骄傲的几千年的古代文明,一丝一毫也不比中国差,这怎么说得上是大国对小国的侵犯呢?”
  周恩来的雄辩世界驰名,但台下的记者却是今日头一次领教,都吃惊地、敬慕地仰望着周恩来。
  ……
展开
目录
回忆上甘岭战斗
◎杜启祥
忆志愿军战俘管理处
◎郭维敬
在美军集中营里的抗争
◎邓先发吴厚征
回忆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
◎王明柱
抗美援越亲历记
◎张兰升
在援老抗美的日子里
◎苏自林
中印之战揭秘
◎董岩春邢余娥
金门炮击时国共空战追秘
◎陈广相
在最初研究原子弹的日子里
◎孙清和
我国原子弹试爆拍摄纪实
◎郑治国
共和国“三位一体”战略核打击力量形成之路
◎刘炳峰
地空导弹研制初期的几个片断
◎刘从军
回忆黄继光烈士
◎刘宝仁
黄继光牺牲的前前后后
◎傅松义
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牺牲以后
◎唐田望
钱学森和中国的导弹航天事业
◎涂元季
核科学家邓稼先
◎陈光华胡干达
彭士禄院士与中国核潜艇
◎宁军
轻武器专家朵英贤
◎张传军
我国潜地和陆基火箭总设计师黄纬禄
◎任献忠
远程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屠守锷
◎贺青周德山
“中国飞鱼”导弹的设计者梁守槃
◎陈恩才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