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王牌部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1558238
  • 作      者:
    李云,吕宁编著
  • 出 版 社 :
    云南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有些历史只配充当茶余饭后的消遣,有些历史则注定为世人所惦念,比如那铁血硝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国内制作最精美的一套二战题材彩色图书,《全景二战》系列以200万精彩翔实的文字,1000幅弥足珍贵的战地摄影照片,全景式地再现一幅动人心魄的战争画卷。
  在那场历时五年零八个月的战争中,一支支铁血军团被推上了炮火连天的沙场,它们有的是纯粹的嗜血与好战,利用无与伦比的“犯罪才能”将屠杀、劫掠、破坏等令人发指的暴行提升到了国家行为的高度;有的是为了人类的安宁与和平,抛却了自身的生命竖立起父辈的旗帜……在号称“集中营之母”的达豪,西奥多·艾克和他佩戴着骷髅头标志的看守们扮演着冷酷无情的屠夫;在夜幕低垂的塔兰托,坎宁安和他的地中海舰队用惊天一击捍卫着皇家海军数百年的荣光;在血火交织的地狱卡昂,装甲迈尔和“希特勒青年”装甲师用自杀式的攻击演绎着最后的疯狂;在冰天雪地的巴斯托尼,麦考利夫和他的101空降师用俚语让美式勇敢传播四方……不论是军事发烧友、还是声名显赫的西点军校;不论是斯皮尔伯格、李安这样的资深导演,还是《重返德军总部》、《战火兄弟连》这样的经典游戏,二战中打出来的王牌部队都是值得永恒关注的焦点。
展开
内容介绍
  在理智与疯狂之间,只有一道细细的红线,用这句美国谚语来形容二战中同盟国和法西斯的王牌部队,实在是恰当不过。对于“大德意志”师、第52战斗机联队和武装党卫队五大装甲师来说,他们令人瞠目结舌的“战绩”就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想想达豪集中营中的亡魂,阿登森林中被虐杀的战俘和列宁格勒遍地的饿殍,类似于这样的“王牌”越多,和平就越发遥遥无期。对于皇家空军战斗机部队、第82空降师来说,他们的孤胆向前和并肩战斗则是为了和平之光的早日到来,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像101空降师E连连长温斯特少校那样回答世人:“我不是大战中的英雄,但我和英雄们一起服役。”
展开
精彩书摘
    恶魔出世 20世纪20年代,带有政治目的的流血械斗经常在德国的大街小巷发生, 政客没有一支可靠的打手队伍都不好意思和对手打招呼。1923年,本着打击 别人,保护自己的目的,纳粹党决定成立自己的打手组织和保卫部门,前者 就是后来被称为“褐色瘟疫”的冲锋队,后者就是负责保护希特勒人身安全 的总部卫队,后来一度改名为“阿道夫·希特勒突击队”。1923年11月,希 特勒因为发动“啤酒馆暴动”锒铛入狱,他的卫队成员也是树倒猢狲散,只 有冲锋队逃过了被取缔的命运。等希特勒从监狱中出来,他郁闷地发现冲锋 队这支规模庞大的准军事组织完全按照参谋长恩斯特·罗姆的指挥棒行事, 希特勒这位冲锋队全国领袖反而成了局外人。为了平衡冲锋队的势力,希特 勒召集了昔日的卫士,重建了总部卫队。几周后,总部卫队被更名为党卫队 。1929年1月6日,希特勒任命海因里希·希姆莱为党卫队全国领袖。 希姆莱可不是等闲之辈(不少历史学家认为他是一个冷酷狡猾、野心勃 勃的恶魔,甚至是第三帝国野心家中最不择手段的一个),他和希特勒一样 都在一战时期加入了德国陆军,不同的是希特勒在战斗中负过伤,而希姆莱 完成军训时战争早已结束了。此后,希姆莱当过农场主,干过技术员,1925 年才加入了纳粹党,给希特勒的党内对手施特拉塞当秘书。很快,政治嗅觉 灵敏的希姆莱抛弃了旧主,投向了希特勒的怀抱。希特勒也没有亏待他,不 断地擢升其在纳粹党内的职务:1926年,希姆莱出任纳粹党上巴伐利亚一施 瓦本区副领袖;1927年,出任党卫队全国副领袖;1929年,希姆莱正式成为 党卫队的第一号领导人物。当时党卫队只有280人,还必须服从于冲锋队的 指挥。为了摆脱这种从属关系,希姆莱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花在了党卫队的 “繁殖”上,他制订了各项措施,提高党卫队的地位,甚至不惜从冲锋队中 挖人。接下来的几年中,党卫队的人员实现了高速增长:1930年增加到2700 人;1931年增加到1万人。希姆莱这种“挖墙脚”的做法引起了冲锋队头目 们的不满,他们向希特勒控告“党卫队使用无耻的手段招募人员,试图瓦解 冲锋队”。希特勒本就想削弱冲锋队的势力,不但没有为“苦主”出头,反 而顺势将冲锋队和党卫队划分为两个独立组织,明确规定冲锋队无权向党卫 队发布命令。得到了希特勒的支持,希姆莱更加有恃无恐,他仿效军队的级 别将党卫队的编制划分为小队、中队、突击队、突击大队、旗队、旅队和地 区总队7个级别。其中小队设小队长1名,队员8人,相当于军队中的班级单 位;中队设中队长1名,由3个小队组成,人数在20~60人,相当于军队中的 排级单位;突击队设突击队长1名,由3个中队组成,人数在70~120人,相 当于军队中的连级单位……地区总队是最高的编制,相当于军队中的师级单 位,由若干个旅队组成。 1933年1月,希特勒登上了总理宝座,德国的政局因为他的上位变得更 加云谲波诡。首先,副总理本·巴登是总统兴登堡的铁杆盟友,他和希特勒 之间不断爆发冲突;其次,罗姆的冲锋队和国防军势如水火,这让后者对纳 粹党戒心重重。为了在政治斗争的旋涡中保证自己的安全,希特勒授命他的 司机塞普-迪特里希组建一支专业的警卫部队。这位司机先生于1928年加入 党卫队,此前当过工人、坦克手、警察、税务员,文化程度不高但社会经验 丰富,胆大心狠且诡计多端,他知道这是个平步青云的机会,就卖力地从党 卫队中精心挑选了120名身高超过1.8米,年龄在25岁以下的忠实党徒,组 建了“柏林党卫队总部卫队”。1933年11月9日,纳粹党在慕尼黑的菲尔德 海恩豪尔广场举行了“啤酒馆暴动”10周年纪念活动,包括总部卫队在内的 党卫队成员在这次集会上向希特勒宣誓效忠。也正是在这次集会上,总部卫 队被正式改名为“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准备成军 成立之初,“警卫旗队”的主要工作是24小时贴身保护希特勒,无论是 总理府还是柏林威廉大街的希特勒住所,都由“警卫旗队”的成员把守,任 何人想要接近希特勒都必须经过三层卫兵的盘查。如果希特勒外出, “警 卫旗队”的人员也会乘坐汽车随行护卫,这时的“警卫旗队”还真像一群纯 粹的大内密探。可随着希特勒决定对“老战友”罗姆下手,“警卫旗队”也 开始露出獠牙。1934年6月30日清晨,希特勒、希姆莱等人在特别机动部队 的护卫下赶到了慕尼黑南部的维西浴场,将正在那里疗养的罗姆等冲锋队头 目一网打尽。当天下午, “警卫旗队”的两个武装连队在二级突击大队长 瓦格纳和莱克的指挥下抵达慕尼黑,他们的任务是处决关押在斯塔德尔海姆 监狱的冲锋队高官。7月1 3日,驻扎柏林的“警卫旗队”主力也开始屠杀冲 锋队的头目和纳粹党的政敌,前普鲁士内政部警察司长埃里希·克劳斯纳等 人相继倒在了他们的枪口之下。 一举消灭了罗姆和冲锋队,希特勒巩固了他的独裁统治,希姆莱和党卫 队的势力也水涨船高,成了纳粹党唯一的军事组织。野心勃勃的希姆莱并不 满足,他希望把手下的三大武力——“警卫旗队”、特别机动部队和党卫队 骷髅队建设成一支能征善战的武装部队。希姆莱的想法得到了希特勒的支持 ,后者批准希姆莱调拨冲锋队军火库中的武器。然而除了武器装备外,希姆 莱还面临着其他棘手的问题——党卫队武装只是拿着步枪的乌合之众,既没 有基本的军事常识,也不具备一支军队所必备的纪律。为此,希姆莱不得不 从老对手国防军和冲锋队中寻找人才。1938年11月,希姆莱吸收了国防军的 退役中将保罗‘豪塞尔加入党卫队。这位一战老将既有一线作战经验,又熟 悉陆军传统的组织模式,在他的努力下,党卫队开始仿效国防军的训练体制 建立军官学校,进行各种繁重而真实的作战训练。P6-9
展开
目录
(1)第一鹰犬——党卫队第1“警卫旗队”装甲师
在那些反映纳粹德国历史的黑白纪录片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画面——志得意满的希特勒向山呼海啸的人群行着纳粹手礼,在他的周围则密布着面无表情,像机器人一样僵直站立的黑衣人。这些家伙和美国大片《黑衣人》中的“黑超特警”可毫无关系,他们是希特勒的私人卫队“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的成员,正是这些鹰犬在日后组成了纳粹党的“御林军”,也就是恶名昭著的武装党卫队第1“警卫旗队”装甲师。

(2)帝国屠夫——党卫队第2“帝国”装甲师
作为武装党卫队最早组建的师级作战部队,“帝国”师参加了二战中除北非和挪威之外的所有重大战役。从鹿特丹到奥尔良,从贝尔格莱德到哈尔科夫,这支以纳粹的种族意识形态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打造的冷血部队,凭借凶悍疯狂和冷酷无情的战斗作风名噪一时,它既是德军在东西两线最嚣张的“救火队员”,也是纳粹作战部队中的顶尖王牌;既因为令人瞠目结舌的战绩而被军史学家所关注,也因为滔天罪行而臭名昭著……最终,它在战火中成了纳粹党可悲的殉葬品。

(3)死亡秃鹫——党卫队第3“骷髅”装甲师
即便在纳粹德国的武装党卫队中,也很少有部队能像“骷髅”装甲师那样声名狼藉。这支以骷髅头和大腿骨为标志的部队起家于集中营,战争爆发后,它将深入骨髓的野蛮残忍和冷血无情带到了战场之上。在德米扬斯克、库尔斯克和布达佩斯,它能忍受奇高的伤亡率而为纳粹思想顽固作战;在拉帕拉迪斯、马尔蒂尔和华沙,它能毫不犹豫地制造一起又一起灭绝人性的血案……用历史学家的话说,“骷髅”师是武装党卫队最准确的缩影,它将全部的勇气和力量都用在了破坏和平和犯罪之中。

(4)北欧魔兽——党卫队第5“维京”装甲师
它是武装党卫队中最奇特的“外籍兵团”,2/3的士兵来自德国以外的国家;它是纳粹最凶悍的王牌部队,四年的战斗生涯中它始终出现在德军最恐惧的东线;它是最冷血凶残的刽子手,在波兰和苏联屠杀平民如同家常便饭……这支部队不是别人,就是武装党卫队第5“维京”装甲师,一支被希特勒用种族主义和纳粹思想鼓动起来的武装。

(5)纳粹童子军——党卫队第12“希特勒青年”装甲师
在纳粹德国的武装党卫队中,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部队:全体士兵的平均年龄只有17岁到18岁,但其狂热野蛮、悍不畏死的战斗作风却让横扫北非的英国第7装甲师也退避三舍;也是这支部队,它的日常配给品不是香烟和葡萄酒,而是糖果和牛奶,以至于被戏称为“童子军”,可它在诺曼底首次参战就让盟军攻占卡昂的计划几个星期都未能实现;还是这支部队,参加战斗不满一年,组建之初的2.1万名士兵只幸存了455人……这支部队就是武装党卫队第12“希特勒青年”装甲师,一支被纳粹洗脑并催眠的“低龄部队”。

(6)“绿色魔鬼”——德国国防军第1伞兵师
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空降作战,美国人贡献的是第82空降师和炮火连天的西西里,英国人贡献的是第1空降师和尸山血海的阿纳姆,而德国人提供的“素材”更多一些:埃本—埃马尔要塞的惊天逆袭和克里特岛的伞兵地狱、奥斯陆的锦衣昼行和奥尔堡的闪电突击都是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而缔造这一个个战例的就是凶名远播的德国国防军第1伞兵师,一支开创了多项空降作战吉尼斯纪录的魔鬼部队。

(7)天下第一师——德国国防军“大德意志”师
如果说武装党卫队第1“警卫旗队”装甲师是希特勒和纳粹党的“御林军”,那么“大德意志”师就是德国国防军在二战时期的一面“旗帜”。这支以“德意志”命名的王牌部队一度成了德国陆军的象征,从敦刻尔克的海岸到贝尔格莱德的市区,从顿河河畔到哈尔科夫的反击,“大德意志”师都扮演了“刀锋”和“救火队”的角色。最终,该师和大多数德国部队一样,在东线的隆隆炮声中灰飞烟灭,留下的只有一段黑色的历史供人思索。

(8)沙漠铁拳——德国国防军第21装甲师
1951年,美国福克斯公司推出了隆美尔的个人传记影片《沙漠之狐》。在这部黑白电影的开头部分,回国治疗鼻疾的隆美尔匆匆赶到了北非前线,当部下请他前往指挥部休整时,隆美尔的回答是:“我要去北方,和第21装甲师一起前进。”这支深得“沙漠之狐”信赖的装甲部队全称是德国国防军第21装甲师,作为一支资历较浅的部队,该师没有第1装甲师的“悠久历史”,也没有第7装甲师(同样曾是隆美尔的起家部队,法国战场上的“魔鬼师”)的显赫战功,但它却在装备和给养不足的北非战场上纵横千里,留下了许多沙漠地区机动作战的绝佳战例。

(9)空中幽灵——德国第52战斗机联队
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飞行员来说,一战传统的空中“骑士精神”荡然无存,7.62毫米航空机枪让位于20毫米机炮,战斗机飞行员的平均战场寿命还不如一只雄蜂……也正是在这个惨烈时代,纳粹德国诞生了第52战斗机联队这样一支在天堂和地狱之间徘徊的部队,它是凶名赫赫的空中杀手,也是让盟军恨之入骨的东线幽灵,31位击坠记录超过100架的超级王牌成就了它传奇与诡异、冷血与狡黠交织的声名。

(10)怒海狂狼——德国第7潜艇编队
按照军史学家的统计,除了日本的“神风敢死队”,二战中伤亡率最高的兵种就是德国的潜艇部队。在五年零八个月的大西洋海战中,总兵力4.1万人的德国潜艇部队有3.3万人阵亡、失踪和被俘,伤亡率高达80%。虽然损失惨重,他们仍然是二战中最具影响力的王牌部队之一,他们造成的灾难更是令人发指。而在德国几十支的潜艇编队中,有这样一支冷酷无情的部队,它第一个击沉英国海军战列舰,第一个击沉美国海军战列舰,二战中德国最顶尖的王牌艇长和最可怕的潜艇都隶属于它的建制,它就是德国海军第7潜艇编队,一支恶魔与战士相结合的畸形军团。

(11)海上斗牛犬——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
提到二战中著名的海军指挥官和王牌舰队,人们想到的首先是尼米兹和他的太平洋舰队,那是整个二战中战功最显赫的统帅和战斗力最强大的部队。其实还有一位老水手和一支残破的舰队不容遗忘,他们在1940年到1943年间仿佛是霍雷肖·纳尔逊和1789年的皇家海军灵魂附体,以分舰队的实力抗衡整个意大利海军和半支德国空军,用热血捍卫着皇家海军在航母时代最后的荣光,他们就是安德鲁·布朗·坎宁安和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

(12)伦敦上空的鹰——皇家空军战斗机部队
按照军史学家的说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和德国的军种排名大相径庭。德国方面,陆军第一,空军第二,海军是万年老三;而英国方面,最强大的军种属于皇家海军,毕竟从英西海战之后圣乔治海军旗已经称雄大洋近300年,接下来才是年轻的皇家空军和皇家陆军。抛开双方的长短板不谈,单就排名相同的空军来说,德国和英国都诞生了一大批的王牌部队,不同的是德国人更多的是第2、第52战斗机联队这样的战术单位,而英国空军的骄傲则是他们的战略单位——皇家空军战斗机部队。

(13)红色猛犸——苏联第5近卫坦克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红军喜欢用战役地名给精锐部队“增光添彩”,这些王牌部队的荣誉称号串联起来就是一部完整的东线战场进程图。比如第1近卫坦克军的荣誉称号是“顿河”,这是表彰该部在夺取卡拉奇大桥(顿河上的著名桥梁)的战功;第7近卫坦克军的荣誉称号是“基辅—柏林”,这是表彰该部在解放基辅和攻克柏林的战功;第5近卫坦克军的荣誉称号是“斯大林格勒—基辅”,这是表彰该部在合围斯大林格勒德军和解放基辅的战功。而在苏军的12支近卫坦克军中,第5近卫坦克军的战功最为显赫,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这支王牌部队的前世今生。

(14)永远的近卫军——苏联第62集团军
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不能不讲苏德战场;而提到苏德战场,就不能不讲斯大林格勒战役。在这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役中,苏德双方都投入了最精锐的部队和最勇猛的将领,德国方面是保卢斯上将的第6集团军和霍特的第4装甲集群,苏联方面是崔可夫中将和第62集团军。最终,后者如同烈火中涅重生的凤凰,在残酷的地狱熔炉中迸发出了耀眼的光芒。第62集团军在前后200多天的血战中死战不退,从无名的预备集团军蜕变为名垂青史的王牌部队。

(15)全美精英——美国第82空降师
因为一部《兄弟连》的影响,美军第101空降师名声大振,脚蹬棕色伞兵靴,佩戴啸鹰臂章的101师伞兵成了美国大兵的代名词,受到军迷的热烈追捧。相比之下,美军的另一个老牌空降师——第82师却门庭冷落,其历史战绩几乎淹没在了“同门小弟”铺天盖地的影视资料之中,乏人问津……这对第82师是很不公平的,因为就现实情况来看,第82空降师才是美军中资格最老、参战最多而且也是迄今为止美军唯一保留的伞兵师。

(16)大地飞鹰——美国第101空降师
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在好莱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作品里中有一支部队曾多次出现。不管是《拯救大兵瑞恩》里面的瑞恩,抑或是《兄弟连》里面E连的弟兄们,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美军第101空降师的伞兵。这支手臂上佩戴着啸鹰徽章的精锐之师,可能是迄今为止上镜率最高的美军王牌部队了,那他们到底都有什么战绩呢?

(17)合众国柱石——美国第1步兵师
这是一支在美国陆军史上写下无数个第一的劲旅,也是美国近代陆军精神的滥觞,它从诞生之日起几乎参与了美军在20世纪以来所有的军事行动,每一次战争中都可以看到佩戴大红色“1”字臂章的步兵们用忙碌的身影向世人昭示:不管军事科技如何日新月异,步兵永远是一支军队不可动摇的柱石与灵魂。这支王牌队伍就是有“大红一师” (The Big Red One)之称的美军第1步兵师。

(18)地狱之轮——美国第2装甲师
二战中的美军装甲部队长久以来都是比较冷门的话题,第一是美军的装甲部队战绩不彰,没有像东线的库尔斯克那种让人记得住的硬仗。第二是美国的坦克性能平平,M4“谢尔曼”之流面对德国的“虎豹”时只能躲在空军的庇护之下,硬桥硬马的单打独斗就没有看得过去的战损比。不过曾有一支美军装甲部队让人眼前一亮,它在欧洲大陆长驱直入,接连光复法国、荷兰、比利时,之后又第一个冲过了莱茵河,一时风光无二。这便是有“地狱之轮”美称的美国第2装甲师,一支由大名鼎鼎的乔治·巴顿将军调教出来的装甲王牌。

(19)紫心雄狮——美国第442步兵团
在美军就有这么一支团级部队,它在一年多的战斗生涯中获得了8次“最佳作战单位奖”(美军最高集体荣誉),21人次获得了美军排位最高的国会勋章(2000年时克林顿总统追赠,该勋章二战中只颁发了464枚),249人次获得银星勋章(美军排名第三位的勋章),579人次获得铜星勋章,数千人次获得紫心勋章(大约9000名士兵先后在该部队服役),因此被美国人称为“紫心部队”。而这样一支战功赫赫,勋章满胸的部队竟然全部是由日裔侨民组成的,实在是传奇中的传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