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军事文化:文韬武略的历史积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405376
  • 作      者:
    王道伟,李杜卿编著
  • 出 版 社 :
    蓝天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个时代都必然会出现属于这个时代的军事家。那么,未来军事家将从哪里诞生呢?为此,我们为潜在的、可能的未来军事家们,设计并编纂了一套军事理论和相关知识方面的图书,将其取名为“未来军事家学识丛书”,目的就是要为我军年轻的士兵和基层军官,同时也为社会上那些有志青年和广大军事爱好者,提供一套可资学习、了解和借鉴的军事学识方面的书籍。该套丛书按相关军事学科和专有知识编成,在坚持科学性、学术性、知识性的前提下,力争注入通俗性、可读性和趣味性的元素。
展开
内容介绍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理,不想成为军事家的军人或军事爱好者,也不是真正好的军人和爱好者。而要成为一名军事家,也许(仅仅是也许)存在着某种天赋,但绝对离不开后天的军事理论的学习和军事实践的锤炼。《未来军事家学识丛书》针对当代职业军人和广大军事爱好者的特点和兴趣,特别是针对这个群体中广大基层官兵、莘莘学子和社会青年的特点和兴趣,从中外军事历史、军事理论、军事科技、军事文化和战争实践或军事实践等等所汇聚的军事知识海洋中,萃取其精要和“管用”的知识,精心打造了一套军事知识与军事精神的文化大餐,倾力钜献,是以飨之。本书是其中分册《军事文化(文韬武略的历史积淀)》。由王道伟、李杜卿担任主编。
  《军事文化(文韬武略的历史积淀)》主要介绍了各类军事文化。
展开
精彩书摘
  人们可能都不会忘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意、日法西斯集团的疯狂扩张,德国发动闪电攻势,相继占领了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并向英、苏发动进攻,而日本更是发动了全面对华战争,企图占领整个中国及整个亚洲。德意日集团的疯狂武力扩张战略,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军国主义战略文化发展的结果。
  所谓军国主义,是指崇尚武力和军事扩张,将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把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经济、文教等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均服务于扩军备战和对外战争的思想和政治制度。德国和日本都是军国主义国家的典型代表。军国主义的基本理论就是否认和平,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甚至认为战争本身是美好和令人神往的。军国主义的行为体现为某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军事化,以及对外奉行侵略扩张政策。在军国主义国家,战争成为国家的主要目的,国家的存在和发展主要依靠对外掠夺和扩张。
  人类军事文化中的军国主义成分,首先体现在对战争的态度上。自古以来,人类对于战争就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或视其为一种可怕的罪恶和灾难而予以拒斥和诅咒,或视其为一种高尚的行为而予以衷心的、甚至是夸张的赞美。而军国主义就属于后者。
  在人类历史上,宣扬战争、赞美暴力的大有人在,而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又尤以德意志和日本为甚。柏林大学历史学教授特莱希克认为:“战争不仅仅是一种实际上的必要,它也是一种理论上的必要,一种逻辑的要求。国家这一概念意味着战争的概念,因为国家的本质是权力。……要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消灭战争不仅是一种荒谬可笑的希望,而且也是极其不道德的希望,这将造成人类灵魂的许多基本的和崇高的力量的萎缩。”而在此之前,大哲学家黑格尔早已明确指出:“战争是美丽的、美好的、神圣的和多产的,战争创造人们的道德,是维持人们的精神健康所必不可少的。在战争中,国家更加接近它的理想。”他们的话也许非常能反映日耳曼民族对战争和武力的崇尚。在这种对战争和暴力的鼓吹下,军备竞赛、侵略、穷兵黩武往往就成为难以避免的结局。德国之所以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成为难辞其咎的罪魁祸首,与他们这种崇尚武力的精神文化具有紧密联系。
  德国军国主义文化形成于普鲁士时期,30年战争末期即1640年即位的大选帝侯弗里德里希·威廉从战争中认识到,必须保有一支独立的、听命于君主的常备军。1713年即位的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在施政中最突出的是加强专制主义和扩展军事力量。像其先辈一样,他同样清楚地知道要巩固普鲁士的容克地主经济,要使普鲁士领土得以扩张,没有强大的军队是不行的。他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穿军服的君主,并被称为“士兵王”。他在位期间非常节俭,把所有聚敛到的财富都用于军队建设。他为他的儿子即后来的弗里德里希大王留下了一笔可观的“军事财富”:约1000万塔勒的军费和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当时,普鲁士的人口在欧洲大陆各国中仅排名第13位,领土面积也仅占第10位,但却拥有居欧洲大陆第4位的强大军队。弗里德里希二世亦主张侵略扩张对外发动战争,并赢得了“伟大的弗里德里希”的称号。他常说:“不使用武器的谈判就像不用乐器的音乐一般。”在执政的46年里,他始终奉守此信条,一生中发动了无数次战争,吞并了许多小国家,使普鲁士成为欧洲大陆的主要国家之一,这时候的普鲁士已经具有了军国主义性质。
  从德意志统一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统治时期,这一时期,第二帝国保留了封建王朝普鲁士精神的主要特征和专制主义的君主政体,形成了容克和资产阶级联合统治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民族沙文主义渗透于帝国的各个领域。资产阶级对财富的贪欲和市场扩张的要求与日耳曼——容克的好战精神结合起来严重地侵蚀着德意志民族的肌体,最终形成了浓厚的军国主义文化,俄国作家乌斯平斯基在他的《病态的良心》一文中对当时德国浓厚的军国主义文化氛围作出了细致的观察和描写:“真的,只有当你驶过国境以后……面前就是柏林,这样的黩武风气,那是我们所想象不到的……长剑、踢马刺、尖顶盔、小胡子、两指按到帽檐敬礼,在帽檐下面紧紧的领口里,露出胜利者的洋洋得意的一张张面孔,这些景象在每一步里,每一分钟里,都可以碰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意志帝国政府始终推行军国主义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由德国挑起,并不是偶然的,这是德国蓄谋已久的,是德国军国主义的大揭露。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战败,但军国主义文化并没有消亡,德国军国主义在美国等国的扶植下很快复活,并和日本一样发展到了军国主义的最高形式——法西斯主义。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军事战略的底蕴:战略文化
防御战略:崇尚和平的文化底蕴
霸权战略:殖民主义的文化底蕴
扩张战略:军国主义的文化底蕴
孤立战略:均势主义的文化底蕴
第二章  战争武德的升华:道德文化
道义的争夺:道德战线上的战争
生命的关怀:军事人道主义
行为的规范:军人道德
精神的支柱: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仁义的典范:中华传统武德
时尚的品质:骑士精神
变异的武德:日本武士道
人道的颠覆:法西斯对平民的屠杀
性道德的沦丧:慰安妇制度
第三章  战斗精神的激发:战斗文化
正义的召唤:“师直为壮,曲为老”
荣誉的崇尚:“只要给我足够的勋章,我就能征服世界”
耻感的鞭笞:“知耻而后勇”
物质的满足:“战斗精神的基础”
行动的示范:“身先士卒”
仇恨的释放:“诉苦运动”
信心的坚定:“在战略上藐视敌人”
英模的感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传统的激励:“战斗精神之源”
宗教的助推:“天赋使命”
人文的关怀:“士为知己者死”
纪律的约束:“纪律中有无穷的战斗力”
军歌的陶冶:“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
第四章  军人情趣的凝练:军营文化
军营语言文化:大雅与小俗共赏
军营音乐文化:天使与魔鬼齐舞
军营体育文化:力量与技巧共显
军营服饰文化:风采与实用融合
军营兵器文化:人与物有机结合
军营饮食文化:标准与多样统一
军营美术文化:军事瞬间的定格
军营旗帜文化:军队灵魂的凝聚
军营女性文化:一道靓丽风景线
第五章  军队战力的源泉:和谐文化
官兵一致、尊干爱兵: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拥政爱民、拥军优属: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
人民解放军团结一致:无坚不摧,无役不胜
国民党军队派系林立: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旧军队战士血泪控诉:国民党旧军队残酷肉刑
美军种族歧视之祸:黑人连队成建制投降
第六章  军事活动的准绳:制度文化
党委制:确保“党指挥枪”的根本制度
支部建在连上:“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的重要原因”
政治委员制:“经验证明不能废除”
三大民主制度:“人民军队建设的伟大创举”
军事法制:“师出以律”得胜多
军事教育训练制度:平时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保障
军礼:源于“手中没有武器”的表达
海军礼仪:世界通用的礼节
阅兵:实力与意志的展示
第七章  军事历史的见证:文化遗产
叱咤风云的战神:著名将帅纪念馆
影响历史的决策:红军重大会议遗址
铁马金戈的展现:经典战役遗址
文韬武略的结晶:我国古代兵法典籍
军事航空的历程:航空博物馆
刀光剑影的再现:兵器博物馆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