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论军事外交与当代中国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2619017
  • 作      者:
    郭新宁著
  • 出 版 社 :
    国防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郭新宁,1963年11月生,江苏南京人,军事学博士。1980年8月入伍,现为国防大学防务学院副院长,大校军衔。曾任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长期从事国际战略、国家安全战略问题研究,先后参加过多项国家和军队重大课题研究。主要著作包括《角逐亚太》、《新世纪亚太战略纵横》、《全球战略稳定论》、《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析论》、《亚太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国防大学优秀中青年教研骨干文库:论军事外交与当代中国实践》中的学术著作,不仅展示了相关学科领域的新成果,也体现作者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严谨治学的求实态度。我们相信《国防大学优秀中青年教研骨干文库:论军事外交与当代中国实践》的问世,会给全校教职员工和读者朋友带来有益的借鉴和启迪。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 古代和近代军事外交实践
    军事外交是一个相当古老的现象,在人类即将走出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之时可能就已产生。“国家产生于奴隶社会,真正的军事外交也是伴随着奴隶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奴隶制社会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孕育于原始社会后期。原始社会后期酝酿着国家的产生,也酝酿着军事外交的产生。”在原始社会后期,部落与部落之间为获取更多生存资源(尤其是食物资源)而发生激烈的斗争。为了在持续不断的争夺和战争中居于相对有利的地位,一些相邻的部落为抵御共同的敌人结成联盟,或者采取积极的措施分化和瓦解对手。摩尔根指出,“凡属有亲属关系和领土毗邻的部落,极其自然地会有一种结成联盟以便于互相保卫的倾向。这种组织起初只是一种同盟,经过实际经验认识到联合起来的优越性以后,就会逐渐凝结为一个联合的整体。因为他们生活在永无休止的战争中,所以,在那些智力和生活技术的发展水平足以理解到这种联盟组织的利益的部落中,这一自然的倾向就会加速地付诸实现”。部落之间结盟与反结盟的活动“可以被视为最早的军事外交的萌芽:因此有人说,战争就是军事外交的起源”。
    据我国古文献中记载,上古时期黄河中上游有黄帝、炎帝部落,下游有太昊、少昊及以后的颛顼、帝喾部落,东南有九黎部落,首领为蚩尤。各部落之间为争夺资源和地盘而战争不断,为取得战争中的有利地位,部落间也存在着各种结盟活动。例如,炎帝和黄帝两大部落为争夺土地与财富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据《史记》记载:“炎帝欲侵凌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貍、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这里提到黄帝训练熊、罴、貔、貅、貍、虎六种野兽参加战争,实际上,这六种野兽是指以上述野兽为图腾的氏族,这里显然是指黄帝与六个氏族结成联盟共同应对炎帝部落。其他地区的古代原始文明中,亦存在着类似的军事外交现象。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或国家形态出现后,军事外交便成为处理国家间相互关系的重要工具。在古今中外国家兴盛衰亡的发展史上,军事外交在国家求生存、争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军事外交实践也催生并不断发展着军事外交思想。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的主要考虑
(一)该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二)该课题研究具有重大政策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及主要创新点

第一部分 古代和近代军事外交实践
一、中国古代军事外交实践
二、其他文明古国军事外交实践
三、西方近代军事外交实践

第二部分 现代军事外交实践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军事外交
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军事外交
三、冷战时期的军事外交

第三部分 军事外交理论探讨
一、军事外交概念的辨析
二、军事外交的定位
(一)军事外交本质属性的定位
(二)军事外交在国家外交体系中的定位
(三)军事外交执行者的定位
(四)军事外交运行对象的定位
(五)军事外交运行空间的定位
(六)军事外交运行方式或手段的定位
(七)军事外交运行目标的定位
三、军事外交的主要形式
(一)经常性人员交往
(二)对外军事合作
(三)军事谈判与交涉
(四)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
(五)对外非战争军事行动
(六)对外军事情报工作
(七)对外军事文宣
四、军事外交的主要功能
(一)国家利益实现过程的保障功能
(二)谋局布势的塑造功能
(三)纾解“安全困境”的增信功能
(四)遏制现实和潜在对手战争企图的震慑功能
(五)促进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发展的服务功能
(六)辅助战略决策的情报功能
五、影响军事外交的主要因素
(一)国家利益
(二)综合国力
(三)国际战略环境

第四部分 新中国军事外交发展历程
一、起步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64年)
二、成长阶段(1965年至1978年)
三、快速发展阶段(1979年至1989年)
四、拓展阶段(1990年至今)
五、新中国军事外交实践的分析与思考
(一)影响新中国军事外交的主要因素
(二)新中国军事外交的主要经验和教训
(三)新中国军事外交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第五部分 国家利益拓展背景下中国军事外交的战略选择与政策思考
一、中国国家利益的国际拓展
(一)国家利益拓展是国家产生后即已存在的历史现象
(二)国家利益拓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呈现新趋势
(三)中国国家利益与国际体系的联系日趋紧密并呈现出在全球范围拓展的趋势
(四)中国国家利益拓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制约和障碍
(五)国家利益拓展赋予中国军事外交更大责任
二、国际安全形势的新变化与国际军事外交的新特点
(一)国际安全形势的新变化
(二)国际军事外交的新特点
三、中国军事外交面临的主要机遇与挑战
(一)中国军队有着进一步走向世界的战略契机
(二)中国军事外交不可避免面临一些困难和障碍
四、关于我未来军事外交工作的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