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央银行的金融危机管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950314
  • 作      者:
    刘锡良, 周轶海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刘锡良,1956年出生,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为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首届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科技顾问团顾问,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科教顾问.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出版社金融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当前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调控、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近年来在《金融研究》、《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等刊物发表文章数十篇。
    周轶海,1979年出生。博士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师从刘锡良教授:硕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美金融实验班。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曾在《金融研究》、《财经科学》等全国重点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参加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后,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金融的发展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世界金融发展史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开放的过程中很少能够避免金融危机的爆发,经济发展通常伴随着风险的形成与积聚,金融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将严重影响到一国的金融安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危机连续爆发,给危机爆发国造成了严重危害,也极大地冲击了全球经济金融体系。
    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市场的表现注定要进入未来金融经济史的教科书。9月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经历了大规模机构破产重组、全球金融市场暴跌、各国政府积极救市等应接不暇的动荡情景。起源于华尔街的次贷危机也迅速演变为一场浩大的全球性金融海啸。
展开
精彩书摘
    2.金融危机的成因
    研究金融危机的学者无不重视对金融危机的成因进行研究,每发生一次金融危机,就会引起一次对金融危机的反思及对危机原因的集中探讨。
    19世纪金融危机不断出现,开始促使学者们系统思考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穆里纽克斯、约翰·穆勒、朱格拉、马克思等学者都曾先后对金融危机的成因进行探讨。19世纪的金融危机研究的最显著特点是,金融危机研究作为古典经济学对经济周期、经济危机理论研究的派生研究,并不独立于经济危机研究。马克思虽然在晚年研究中提出存在独立产生的金融危机,但他没能对此作深入分析。早期金融危机研究给我们的启示,一是金融危机是信用经济条件下金融因素与社会经济交互作用的结果,研究金融危机,必须对它产生的信用条件给予高度的重视;二是实体经济活动对金融危机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只有深刻理解实体经济及其背后的制度因素,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金融危机;三是金融危机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心理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进入20世纪,现代经济的发展大大推动了经济学的繁荣和金融危机研究,凡勃伦、熊彼特、霍特里、马歇尔、哈耶克、欧文·费雪、凯恩斯等学者先后对金融危机的成因进行过研究。1929年大危机更是催生了“债务一通货紧缩”论、“有效需求不足”论和“货币政策失误”论等著名理论。概括而言,这一时期金融危机研究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一是对经济危机中金融因素的关注不断增加,出现了金融危机研究从经济危机研究中独立的倾向,“债务一通货紧缩”论的提出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二是对金融危机心理因素的研究得到了发展。费雪明确提出公众投机心理的发展阶段。凯恩斯更是提出三大心理规律,第一次把心理因素,特别是预期提到了经济理论的核心领域。
展开
目录
0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0.3 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0.4 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0.5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 中央银行金融危机管理的理论基础
1.1 金融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
1.1.1 金融危机的定义和成因
1.1.2 金融危机管理的定义和原则
1.1.3 金融危机管理的特点及主体选择
1.2 中央银行金融危机管理的一般性理论
1.2.1 金融危机管理中的货币政策
1.2.2 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职能
1.2.3 最后贷款人理论的发展演变
1.3 小结

2中央银行金融危机管理的理论框架:基于货币契约论的视角
2.1 货币的本质:以一定信用为担保的特定契约关系的载体
2.1.1 传统的货币本质论
2.1.2 货币信用论
2.1.3 货币契约论
2.2 金融危机实质:契约货币所承载的契约关系的危机
2.2.1 从货币契约论角度分析各种类型金融危机的实质
2.2.2 信用货币的内生性注定了货币契约关系具有内生脆弱性
2.2.3 从货币契约论的视角看“债务一通缩”理论
2.3 金融危机管理本质:维护货币所承载的契约关系稳定
2.3.1 从金融危机实质看金融危机管理实质
2.3.2 维护货币契约稳定与币值稳定、金融稳定、货币供应量稳是辩证关系
2.4 从货币契约论看金融危机管理中的关键性问题
2.4.1 财政政策
2.4.2 监管措施
2.4.3 资产价格
2.4.4 会计准则和信用评级
2.4.5 金融产品的设计和交易清算制度
2.4.6 市场主体的激励机制

3 中央银行金融危机管理的政策框架:常态VS非常态
3.1 政策目标:币值稳定VS货币可接受性
3.1.1 微观流动性:各种资产变现的难易程度
3.1.2 宏观流动性:不同层面的货币供应量
3.1.3 微观流动性与宏观流动性的相互作用机理
3.2 中介目标:短期利率、货币供应量VS风险利差、贷款规模
3.3 政策工具:常规货币政策VS非常规货币政策
3.3.1 狭义非常规货币政策与广义非常规货币政策
3.3.2 信贷宽松与定量宽松
……
4 美联储金融危机救助中的政策措施
5 金融危机前管理:预防与预警
6 金融危机中管理:控制与应对
7 金融危机后管理:退出与恢复
本书的基本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