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我国的各种利率品种中,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和债券交易利率的市场化程度相对最高,并且作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主要流动性来源,同业拆借和债券交易对市场利率的变化都极为敏感,不仅如此,两者不但在满足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方面有着很高的替代性,而且利率水平之间有着相对稳定的期限结构关系;另外,在近几年所有期限的银行间债券交易中,R007的每日交易量几乎占了银行间各种期限债券交易总量的80%以上;因此,期限为7天的银行间债券交易利率和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将作为计算透明度指数的基础数据来源①。
与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中央银行并不向市场宣布隔夜拆借利率目标。因此,此处的事件选取在原则上尽可能重点考虑对市场拆借利率有较大影响的事件,在这一指导原则下,我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例会时间、宣布调整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利率的日期、宣布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日期以及人民银行领导进行重要讲话的日期等都将作为主要事件日②。
最后计算得出我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透明度指数,并可得到图4-2货币政策动态透明度指数示意图,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透明度呈现稳步提升的趋势;但在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或准备金率的重大政策出台或宣布前后,透明度指数的波动幅度相当之大,如2002年11月27日的美元利率调整、2004年4月25日的准备金率提高、2004年10月29日的利率调整和2005年5月20日及其之后的几次港币、美元利率调整等,这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在一些重大的货币政策决策上,我国中央银行并没有及时进行充分准确的信息披露,因此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