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晚清厘金与中国早期现代化建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98746
  • 作      者:
    杨华山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杨华山,湖北大悟人。2000年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南京大学历史系出站博士后,教授。湖北省武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及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著有《社会转型的历史轨迹》等书,在《近代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学术月刊》、《中州学刊》、《史学月刊》、《安徽史学》、《江汉论坛》、《江海学刊》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十堰市首届有突出贡献专家,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
展开
内容介绍
    《晚清厘金与中国早期现代化建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研究了厘金问题,揭示出厘金对晚清中国早期现代化启动所发挥的作用及影响。清朝的财政收入本以田赋为主,正常年份清政府收支相抵尚有盈余。太平天国兴起,清廷财政艰难,为筹措军饷而向过往的商人开征厘金,这本来是万不得已的临时应急举措,承诺事平即裁撤。但是接续而来的是作为中国早期现代化启动的洋务运动的次第展开,在清政府财政艰难的情况下,厘金又常年占岁入的将近五分之一左右,当国家财政投向现代国防和工商业建设时,厘金即具备了现代化建设的功用。因此厘金是晚清资本原始积累的一种特殊形式,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但是,厘金本身又是一柄利弊兼具的双刃剑,特别是厘卡林立,逢卡纳厘,加之局卡吏役的故意留难、勒索贪污,使之成为中国现代工商业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之一。中外均提出裁厘。清政府也曾尝试裁厘统捐,但几无实效。同时,江苏资产阶级兴起的裁厘认捐活动因地方政府的阻挠亦告失败。直至清政府被辛亥革命推翻,厘金问题仍未解决。
    “裁厘加税”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1931年方才告竣,对民族工业的发展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动荡剧变的国内国际形势和环境,早期现代化仍未能实现,直到1949年以后,这一情况才得以扭转。
展开
精彩书摘
    大清帝国的“天朝上国”心态,用现代话语代替就是“世界中心论”或“文明中心论”。这种心态不仅不被西方世界所认同,而且由于自鸦片战争以降中国在西方列强包括后起的日本的侵略扩张面前节节败退,一些知识分子也在反思中开始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文明失去信心,而将眼光转向了西方,其中最激进的构成了后人所称的“全盘西化派”。他们与西方大多数学者一样,嘲讽大清帝国的“天朝上国”虚骄心态是夜郎自大,不谙世事,认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保守、落后,是中国失败的文化根源。一方面丑化自己的文明,另一方面接受被神化的西方文明,主张只有全盘西化接受西方文明,才能拯救中国与中国文化。这虽然不是全无道理,但却忽视了文明演进的规律。
    实际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伦理道德与理想,并以此教化本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视自己为世界或文明的中心,这种与生俱来的“自我中心主义”,将其他民族视为野蛮民族或边缘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中国人的华夏与夷狄之辨、古希腊与罗马以及近代西方的文明与野蛮之分、宗教世界中的上帝与魔鬼之别,表述不同而内涵却如出一辙。如果一个民族连对自己的文明也不认同、失去信心,那么这个民族及其文明不是衰落消失,就是被’同化或消灭。“每一个文明都把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并把自己的历史当做人类历史主要的戏剧性场面来撰写。”①由于古代社会人类生活彼此隔绝与封闭,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多元性,既有四大文明古国之说,也有更多文明之说(汤因比即认为人类社会产生过二十多种文明)。在各个文明相互隔绝的情况下,文明发展有两大特点,一是演进速度十分缓慢,二是“自我中心主义”意识浓厚。每个独立形成发展的文明对其他文明所知甚少或一无所知,因而都自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夜郎的“自大”就是生动的写照。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早期现代化启动时的资本状况
一、“盛世”的衰落
二、民间资本概貌
三、置地买官:投资理念的误区
四、专利与官利:诱力与阻力

第二章 厘金与晚清资本原始积累
一、清朝前期的财政状况
二、厘金的产生及其“中兴”之功
三、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构成
四、个案分析:厘金与湖北早期现代化建设
五、厘金与内外债

第三章 “裁厘加税”的谈判与失败
一、“裁厘加税”的提出
二、“裁厘加税”的早期交涉
三、《辛丑条约》后“裁厘加税”谈判的曲折过程
四、二难选择的困境

第四章 “裁厘统捐”与“裁厘认捐”的尝试及夭折
一、厘金之非
二、官方的“裁厘统捐”
三、厘金与印花税
四、商民的“裁厘认捐”
五、夭折原因分析

第五章 从厘金看中外资本原始积累的异同
一、中英比较
二、中日比较
三、资本原始积累的一般规律
四、晚清路径的失误
余论:成败之间--裁厘加税的最终完成与
早期现代化的命运
参考文献举要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