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技术资源方面
随着全社会信息技术的普遍发展,依托于网络平台的现代化外部服务和内部办公模式是大势所趋。为此,各级均加大了现代化办公的力度。但是信息化所带来的效用主要体现在规范日常工作处理上,而从压缩行政管理成本的角度看效果不明显。
一是信息技术在提高办事效率方面步伐还应加快。各级税务部门大多安装了视频会议系统,开设了互联网,从开发软件、配备硬件、后期维护等方面都投入了较多资金。但是,这些现代化办公手段的利用率有待提高,范围有待拓展。互联网应进一步向纳税人提供更贴近式、现代化的服务,视频会议系统也不应仅限于召开一般性会议。
二是信息化难以形成对税收征管的强势依托。信息化的目标就是要提高税务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但是目前许多办税程序、业务流程仍是按照传统征管方式设计的,程序复杂、环节太多,从而导致不少税务干部将税收信息化误解为“传统征管方式的电子化”。实际工作中,由于部分税务人员不能很好地利用计算机这个助手,出现了对信息系统操作不熟练,甚至疲于应付的现象,使得税收信息化建设不但未减轻基层税务人员工作量,反而大大增加。
三是软件开发不够系统,数据库难以整合。目前,各地均把开发软件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手段。但是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专业化管理,数量众多的软件系统由于开发公司不同,基础数据平台及对硬件的要求不同等,导致各应用系统单独作战,缺乏统一规划,数据格式各种各样,数据信息资源无法共享,从技术上说,主要应用的数据库包括DB2、SQL Server、Oracle等(现阶段的数据库大概有100种左右),各种数据要实现利用,传统方式要为每种数据格式搭建一种应用环境,这从硬件投入和资源整合方面都是难以实现的。从廊坊近几年情况看,我们先后开发了税源监控一体化软件、地方税监控软件、所得税汇算清缴软件、数据报表平台等等。但终因开发者水平所限,应用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