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也需要发挥市场引导作用,依靠市场价格手段。从我国国情出发,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对粮食生产干预和补贴,充分发挥政府财政的主体作用和主要功能,应该是政府扶持粮食等基础农产品生产的政策主流方向。我国农业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其弱质性和特殊性,生产者小规模经营,生产者组织化程度低,以及尚不完善的市场秩序和不健全的价格调节机制,都表明了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来自发发展农业,促进生产。更多地还是需要政府采取政策性补贴和市场价格“双管齐下”,依靠政府尽可能多的财政补贴来获取基础农产品,实现粮食持续增长,构建农产品供需平衡格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从长远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全建立和相关条件的成熟完备,实现基础农产品持续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意图,应该更多地发挥市场调节的巨大作用,体现市场的导向功能,通过价格支持,在相对完善的市场机制中实现政府的预期目标。
(二)加大生产领域补贴力度与保持消费补贴水平的平衡点
在我国进入成本上升期以后,如何既能够增加生产,保障供给,又能够使消费者具有消费能力,是政府财政补贴政策需要考虑的两个着力点所在。从目前情况看,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都要成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指向,两者都要补。成本上升下的生产领域需要财政补贴,高价格中的消费领域也需要补贴,特别是低收入消费人群更需要补贴。从市场经济要求出发,政府财政补贴消费者(美国实行食品券和其他对贫困人口的食物补贴),应该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行为,因为它不会导致农产品价格的扭曲。即所谓的“高来高去,高位高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