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博弈论的观点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3870802
  • 作      者:
    黄建文, 杨红伟, 罗强著
  • 出 版 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黄建文,男,1973年9月生,湖北武汉人,法学博士,江汉大学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府经济学及地方治理。曾在核心期刊公开发表《科学发展观及其地方政府实践对策研究》等多篇学术论文,先后承担《武汉市振兴“老字号”工程“十二五”实施规划》等省市级科研项目3项。
    杨红伟,男,1975年11月生,河南新密人,法学博士,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当代中国政治与行政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曾在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参与式治理与地方治道变革》等8篇学术论文,先后承担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
    罗强,1971年4月生,男,湖北武汉人,研究生学历,武汉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地方税务局稽查局局长。在20多年的基层税务工作中坚持理论学习、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加强理性思维的锻炼,具有较强的税务理论研究水平,其调研成果、学术论文60余篇先后在《中国税务》、《税法研究》、((财会月刊》等国家、省、市级专业刊物上发表。
展开
内容介绍
    思考中国分税制的制度化过程这一财政分权制度性变革时,其特殊之处在于财政现象的发生空间是一个尚未分化的政治经济结构。在以财政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为初始条件的变革中,央地间财政权力的分散化构成了财政制度化的前提与基础。本文正是要探讨在一个非零和博弈的情景下,央地间财政权力的分散化与财政制度化的关系。具体地讲,财政权力分散化从三个方面促进了制度化:(1)央地财政权力的分散化提高了中央以政治集权约束财政分权的成本,使“互动”深入到央地关系中来,并成为央地间一个稳定的特征,从而产生了制度化的需求;(2)央地之间形成了威权与协商、谈判共存的博弈关系,这为制度生成提供了有利的角色互动过程;(3)在央地之间长期围绕财政问题的博弈互动中,积累了制度生成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
展开
精彩书摘
    但提出了非常令中央意外的要求,即中央必须答应以1993年广东的财政收入为基数,中央要保证广东以后每年的收入不能少于这个数,否则要中央给予补贴。此后,朱铬基又陆续赴西北、东部及西南各省份,进行“巡回谈判”。最终,中央在方案上做出了以下几个大的让步:
    (1)将返还地方收入的基数以1993年为标准。其实,为了取得地方对分税制的支持,中央事先即已拟定财政返还方案,计划以1992年各地区的财政收入作为返还基数。经与地方讨价还价后,中央作了让步,以1993年的财政收入为基数,此举可保证地方在分税制之后的财政处境不会比1993年更差。
    (2)对那些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主要是中央与省明确规定的税收优惠行业,如高科技产业、社会福利事业,投办工业产品等的照顾性减免税行业,仍继续实行两年。也就是以1994与1995年为过渡期,在此期间,只要是省级政府批准的优惠与减免,中央便给予承认。
    (3)表示了对中西部的承诺,即当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收入60%以上时,中央将以三分之一的收入,以转移支付的方式拨给地方,作为缩小地区差距之用。此外,中央为了照顾一些内地不发达地区,还提出在充分考虑地区差异性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资源分配制度。新的财政转移支付办法改变了最初拟定的基数法,而采用因素法。这将更有利于内地省份,因为因素法在转移支付时将考虑地方的一些客观的因素,如人口,面积、人均收入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
    这些让步策略是中央付给地方政府的代价。前两项让步明显是为了取得富裕省份的同意。因为他们在旧体制中已经享有大量既得利益,而且又激烈阻碍这一改革,中央不得不对他们做出保证,使他们的既得利益不因此次改革而受大的损失。否则,改革便难于起步。然而,这些让步中也包含着中央的打算:所有的税收返还都是以现价计算的,由于改革时期通货膨胀率一般较高,因而返还额的实际价值会逐年降低。这个规定的长期影响是非常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过渡”因素的作用会不可避免地缩小,新体制本身的作用就会逐渐明显起来。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央地博弈关系研究回顾
三、“非零和”框架下的央地关系

第一章 财政分权与央地博弈关系生成与转化
第一节 传统体制中的财权集中与下放
第二节 财政分权改革的历史考察
一、历史的选择:“放权让利”作为财政改革的突破口
二、历史的重现:三次重要的财政体制调整
三、历史的比较:以改革开放为比较时点
第三节 央地博弈关系的生成与转变
一、参与者:拥有地方产权权益的地方政府
二、游戏规则:利益与责任
三、新型央地博弈关系的转化

第二章 央地博弈关系演化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第一节 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构架
一、政治权力的结构性集中
二、干部管理体制
第二节 政治流动与财政表现
一、晋升机制与地方财政表现
二、交流机制与地方财政表现
三、吸纳机制与地方的财政表现
第三节 中央对地方控制弱化的政治趋势
一、新的政治分析范式:政府、市场与社会
二、政治单向控制的弱化:多元与一元

第三章 央地博弈关系演化的财政学解释
第一节 财政衰弱的表现
第二节 财政衰弱原因的实证分析
一、地方财政表现的指标
二、道德风险:消极征税
三、机会主义:预算外收入偏好
四、逆向选择:地方财政贡献与经济绩效的负向关系
五、结论:政治控制的低效率
第三节 中央对地方财政控制弱化的体制分析
一、制度缺陷
二、非重复博弈
三、管理失灵
第四节 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整体弱化

第四章 央地博弈关系演化的历史实证
第一节 初始条件:财政制度化的初步尝试及挫折
一、1986年分税制改革
二、利益部门的阻击
第二节 决策成本与制度需求
一、决策层
二、时机选择
第三节 知识、技能累积与制度供给
一、知识累积与社会共识
二、管理技能与制度化装置

第五章 央地博弈框架下的财政制度改革:分税制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