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唐船风说:文献与历史:《华夷变态》初探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084536
  • 作      者:
    孙文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孙文,1965年生,文学博士。先后求学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外语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内蒙古大学蒙古史所,1997年以JSPS外国人研究员身份赴日本千叶大学研习阿伊努及满通古斯语言文化,曾参加东洋文库清代史研究会的研究活动达三年之久。2004年9月入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现执教河南大学外语学院,从事日本古代文献、中日文化交流史及相关学术史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唐船风说:文献与历史初探》是对清初中日关系史研究的重要史料《华夷变态》进行综合研究的初步尝试。《唐船风说——文献与历史〈华夷变态〉初探》从相关学术史出发,对《华夷变态》存录的1644-1728年间2300多件“风说书”进行细致的文献学梳理,试图还原林春胜、林信茑参与幕府海外情报解析工作和辑录“风说书”的过程,考察了“唐通事”的制度化过程、“风说书”与“唐船”的关系、“风说书”内容结构演变及制作方式等;运用统计学方法,获得了有关“风说书”及“唐船”的数量、出发港、构成、船客身份等问题的一些基本数据;并尝试就《华夷变态》所反映时代的特征性历史问题,如欧洲商船的活动、郑成功一族、日本乞师、三藩之乱以及当时山东、江苏、浙江等地赴日商船的活动情况进行初步的梳理。
展开
精彩书摘
    现在通行的解释有两种:其一认为唐通事“不仅仅是翻译,也必须精通贸易品买卖的中介以及奉行所的事务”,“必须对应诸事才可”,“工作要比担当荷兰语翻译的‘阿兰陀通词’繁忙得多”;其二认为先有“通事”一词称呼中国语翻译,后来出现了荷兰语翻译,为了区别前者,才称之为“通词”。笔者认为,上述两种解释以后者为是。以“通事”一词来表示中国语译员,一则表明该词来源于汉语中通行的用法,二则是长期以来用来指称中日之间翻译人员的传统。至于“通词”则非汉语固有词语,是日本人为与旧有的汉语翻译的“通事”相区别而造的新词。
    当然,唐通事的职责不同于今天的翻译,不仅要承担与华商的交涉,还要处理贸易以及长崎地方政府的一些对外事务,同时还要负责海外情报的搜集工作。有关唐通事的记载多见于当时的公私记录,如《长崎志》、《长崎纪事》、《先民传》、《崎阳随笔》等,都从各自的角度对唐通事的源流及其相关规定等作了记述,称呼也比较固定。
    其次,“通事”作为日本对外关系史中的一项制度的确立,并出现阶层化的通事群体是以唐船贸易的兴盛为背景的。 
    ……
展开
目录
序论
一、研究对象与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史的回顾
三、风说书的史料价值
四、研究角度与方法
五、关于几个用语的说明
第一章 林氏父子与风说书
第一节 林春胜及其家世
第二节 《华夷变态》与《崎港商说》

第二章 风说书与唐船
第一节 “唐船风说书”的缘起
第二节 赴日商船之数量
第三节 赴日商船与人员

第三章 《华夷变态》的时代
第一节 风说书中的欧洲商船
第二节 南明政权与日本乞师
第三节 “长崎存银”与郑氏一族的对日贸易
第四节 风说书与“三藩”

第四章 《华夷变态》与“唐船贸易”
第一节 山东的对日贸易
第二节 江苏的对日贸易
第三节 浙江的对日贸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附录 1674-1728年间赴日商船数量统计表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