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理论越来越重视文化传统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由一系列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道德取向等因素构成的文化传统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运行中,每一个行为主体都不可避免地接受着文化传统的影响。文化传统通过影响行为主体的主观认知、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等,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效率。当文化传统成为一种社会环境,左右着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群体间的互相影响,构成特定的交易制度和交往习惯时,这种交易制度和交往习惯又会保障文化传统延续下去。密歇根大学的詹纳。贝德纳(Jenna Bednar)和斯科特·E·佩奇(Scott E.Page)等人将这种双向因果关系公式化地演示出来,提出了一个逻辑严谨的模型,规范地阐释了文化传统、制度绩效与路径依赖之间的关系,让我们进一步清楚地认识到文化传统这一非正式制度对正式制度选择和制度绩效产生的影响。晋商是在重农抑商的封建社会里成长起来的一个实力雄厚的商帮。明清时期,晋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首,在中国商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推动中国当时的金融业发展与经济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晋商在20世纪初却迅速地衰落下去,其传奇的发展经历呈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学术系列:明清晋商文化传统制度绩效与路径依赖》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出发,首先探讨在儒家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晋商独特的文化传统;其次研究晋商文化传统与晋商经营管理正式制度之间的关系、制度绩效与路径依赖;最后是结论与启示。晋商文化传统主要概括为儒家文化影响下形成的重视商业的价值观念、信义观念、群体精神和谨慎、保守的传统观念;晋商的经营管理制度主要指身股制、联号制以及赊销和信用放款制度。晋商的信义机制和群体精神促使身股制的出现。制度执行初期,绩效惊人,票号“执金融业之牛耳”。但是在晋商身股制实行的后期,票号出现破产情况时,也没有向更有效率的产权制度变迁,而是被锁定在一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下,体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的特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