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不一样的温州人:揭秘温州人的创富秘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519183
  • 作      者:
    任学明主编
  • 出 版 社 :
    金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任学明,资深图书撰稿人、策划人。 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擅长以独特的视角结合全新的理念打造畅销图书。曾出版和撰写了《做人的手腕》《如何应对职场危机》《你为什么越忙越穷》《生意经》等多部图书。
展开
内容介绍
  《不一样的温州人》从生意的实际运作角度,为您总结了温州人赚钱做生意的与众不同之处:不一样的思想、不一样的观念、不一样的素养、不一样的品质、不一样的胆量、不一样的创意、不一样的人脉、不一样的手段。现如今,在中国,温州人已经成为了财富的代名词。雄鸡报晓的中国版图上,温州人是一群最能赚钱、最会赚钱的商人群体。成功的经验总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赚钱就应该向温州人学习。
展开
精彩书摘
  1 人人都想当老板 俗话说:“工字不出头。”一辈子打工,很难有大成功。司马迁说过: “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文不如倚市门。”香港富豪庄永竞则说,即使当个小老板,资本再少也总是为自己干,总会有发财的希望。可见,给别人打工,总是没有自己做老板更有发展。而温州人的想法正是如此。
  前些年,有一个很有名的俗谚: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不到深圳不知道钱少。后面还有,但没有涉及到温州的。在这里还要加上一句:不到温州不知道老板少。在温州,老板比较多,每个企业就算只有一个老板,在温州就有10万个老板。一个打火机、一双皮鞋、一个低压电器产品,都是由众多老板生产出来的。
  温州有一句名言:家家有项目,家家有老板。虽然像广告语,但并不夸张。“宁为鸡首,不做凤尾”渗透到温州人骨子里,就是人人想当老板,这是温州人取得成功的巨大动力。
  温州年轻人的理想不是到国有企业上班或坐机关,而是自己去创业,办厂或开店。经验不足的,先到一些民企去打工见习,等学得差不多了,出来自己干。连一些偏僻农村的青年也是如此,他们外出都是立足于自己干,不满足于做打工仔、打工妹。即使在机关上班的人,一般家里还有人办企业或开店,在机关下班了,马上赶回家里上班。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员工,投资意识都很强,大多把闲钱用于人股办企业,或用于借贷,或购置房地产,所以温州人一般都有两三套房子,用于出租或升值。
  “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好士兵。”在这里套用这句话就是“不想当老板的温州人不是真正的温州人”。正是这种强烈的自己主宰自己命运的愿望,让成千上万的温州人背起行囊,天南地北四处闯荡,寻找当老板的机会。
  1980年年底,薛林华从部队退役,被分配到温州老家的市检察院,当上了一名检察官。
  检察官的工作可是个实打实的铁饭碗。就是放在今天,有多少人挤破脑袋去争这个位置都争不上。所以,薛林华战友来看他的时候,都不无羡慕地说薛林华谋得了一个好差事。但是,薛林华却不这么想。
  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薛林华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就想:“检察官这饭碗,稳当是稳当,可是这碗里能盛多少饭、盛什么饭,我可说了不算。单位今天给我肉吃,我就吃肉,明天给萝卜吃,就只能吃萝卜,这可不行。要是这样混下去,这一辈子只能这样了。” 结果,薛林华把到手的铁饭碗往地上一丢,背上行李卷下海了。
  薛林华的第一站是深圳。
  几经奔波,薛林华找到一家广告公司,做起了业务员。但是,一无经验、二无关系,干了两个月,薛林华没有做成一笔业务。他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一行,再熬下去也是白费时间,不如转行,于是就离开了广告公司。
  后来,薛林华相中了一家贸易公司。他筹措了5万元以承包的形式成了这家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在当时,5万元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薛林华也是咬着牙,顶着压力豁出去了。
  但是,这一次薛林华又失败了。他在做第一笔生意时就被骗了30 万元。尽管贸易公司帮他承担了一定的损失,但是薛林华仍然受到很大打击。不过,这次的失败,让他意识到,这条路自己还是走不通。
  没过一年,薛林华从贸易公司退出了。
  朋友们还有以前的战友知道消息后,都埋怨薛林华,原本有着好好的铁饭碗,不捧住了、把牢了,还把它给丢了,然后跑出来找罪受。这些话并非全无道理,薛林华每每想起来,心里也不是滋味。不过,他不后悔。因为薛林华知道自己想要的不是盛饭的器皿,而是要做那个决定自己“吃什么饭”的人。
  接下来,薛林华陆续在音像业、房产业进行尝试。尽管同样没有取得成功,但是他在这中间学到了很多,比如如何与客户洽谈起草协议、如何协调各方关系等。最重要的是,薛林华接触到很多海外投资商。这为薛林华事业的崛起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1992年,邓小平南巡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呼吁经济改革。此时的薛林华已经今非昔比,头脑里已有了捕捉机会的意识,他敏锐地觉察到深圳地产业所具有的潜力。于是,薛林华决定在地产业干出一番作为。薛林华通过之前积累下来的人脉关系,在短时间内聚集资本,投资地产。
  这一次,薛林华成功了。邓小平南巡后,深圳的地产业大振,薛林华的投资也带来了成倍的利润。紧接着,薛林华收购了粤海集团下属太阳能开发公司80%的股份,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注册资金也从原始的100万元追加至1000万元。因为有了前期的积累,薛林华办起了投资咨询公司,真正的成为一个决定自己饭碗盛什么饭的人。
  对于薛林华来说,如果死守着检察官的职务,衣食无忧确实可以做到,可是也许一辈子就被拴死在小职员这个位置上了。而对于所有温州人来说,如果抱着铁饭碗不放,那么整个温州就被拴死在不上不下的境地上了。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穷人经常“找工作”,温州人只为自己“找生意做”
1 人人都想当老板
2 明确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3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4 老板都是“苦”出来的
5 睡得地板,当得老板
第二章 穷人嫌生意小没面子,温州人觉得能赚钱才是硬道理
1 赚钱是一种快乐
2 想赚钱才能赚到钱
3 以坦诚的态度追求金钱
4 生意不分贵贱,挣钱才是硬道理
5 赚钱是第一任务
第三章 穷人只想赚大钱,温州人大钱小钱都要赚
1 先赚小钱后赚大钱
2 微利是图,能挣一分是一分
3 小处着手,由小做大
4 小商品打开大市场
第四章 穷人害怕风险,温州人天生爱冒险
1 风险与机遇并存
2 勇气创造机会
3 先人一步的生意最赚钱
4 没有什么不可能
5 大胆去吃第一只螃蟹
6 要有眼光,更要有胆识
第五章 穷人喜欢空谈,温州人用行动说话
1 生意是做出来的
2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3 行大于言,少说多做
4 稳扎稳打,以实干求实效
5 有耐心,不妄想一夜暴富
第六章 穷人爱跟着别人走,温州人按自己的特色经营
1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2 冷处着眼,挖掘商机
3 有特色才会有市场
4 男人能干的,女人照样能干
5 迎合市场需求才能抓住商机
6 想到一个点子,就赶紧去做
第七章 穷人不把信誉当回事,温州人视诚信如生命
1 诚信就是金钱
2 品牌创造效益
3 金杯银杯不如客户的口碑
4 做生意就是做人
5 质量——企业生存的法宝
6 守信用是做生意的最大法宝
第八章 穷人不喜欢合作,温州人最喜欢“扎堆”经营
1 众人拾柴火焰高
2 抱团打拼力量大
3 同行不是冤家
4 家族企业凝聚力更强
第九章 穷人害怕困难,温州人从不向困难低头
1 失败的对面是成功
2 不灰心,不放弃
3 坚忍不拔是一种财富
4 专心做好一件事情
第十章 穷人墨守成规,温州人决不在一棵树上吊死
1 信息就是商机
2 跟着政策走,因策制宜
3 灵活多变,随机应变
4 决不在一棵树上吊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