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电影三重奏:文化·艺术·商品》2005年我主持了一项关于中国儿童电影研究的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的课题,《中国儿童电影三重奏:文化·艺术·商品》就是这个课题的研究成果。这个课题重点在破译中国儿童电影的文化密码。它涉及中国儿童电影文化传播的国际文化语境;中国儿童电影的文化结构、儿童观、文化观以及美学观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构成《中国儿童电影三重奏:文化·艺术·商品》的主要乐章。
研究表明,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电子传媒有自身的文化传播方向。在世界范围内,传媒发达国家在向其他国家输出先进传媒技术的同时,总不免将西方意识形态一并输出。比如随着美国动画传到中国,北美的价值观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儿童,它的实质是使中国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侵略。在这样的国际文化语境中,中国儿童电影应有涵容先进文化的高度自觉,以便抵御北美价值观的侵入。从中国儿童电影的文化结构上看,种族、阶级、性别构成中国儿童电影中儿童文化视阈的三个维面,也是中国儿童文化人格的结构。从总体上看,中国儿童电影表现出种族平等;地域、民族、出身与文化背景不同的儿童平等;男性儿童与女性儿童平等的意识。有的影片有意凸显女性儿童自立自强的意识。这表明中国儿童电影的文化倾向是先进的,儿童观研究是中国儿童电影研究的关键词。令人遗憾的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儿童电影的儿童观普遍落后,主要表现在影片中儿童与成人的关系上。成人常常扮演精神领袖的角色,儿童则是成人意志的体现者或顺从者,没有体现出儿童的主体意识。中国儿童电影编导的儿童观基本上是教育儿童的儿童观,这种儿童观显然是落伍的。儿童观落后的另一表现是影片编导对儿童的基本心理需求把握失当。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