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夏衍电影论文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7303900
  • 作      者:
    夏衍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余杭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著名文学家、戏剧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文库·艺术类:夏衍电影论文集》为作者在我国建国以后发表的关于电影艺术的文章选辑。全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电影事业方面的论述,着重阐明建国以后电影发展的概貌和前景;第二部分回顾我国电影发展的历史和中国共产党对电影事业的领导情况;第三部分是关于电影剧作的艺术探索;第四部分是影片评论。
展开
精彩书摘
    从一九五三年举行的第二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以来,我们经历了一段中国历史上很不平凡的年月。在这七年之内,不论在国际形势或国内形势方面,都起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深刻变化。在国际方面,几年来,经过反复的严重斗争,国际形势正在日益显著地向着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在国内,我们在经济战线上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又在政治战线、思想战线上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巨大的胜利。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正信心百倍地向前迈进。紧接着在经济建设的高潮之后,在我们的前面已经出现了一个奔腾澎湃的文化革命和文化建设的高潮。全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和共产主义风格正在迅速提高。
    在这很短的时期之内,我国电影事业也同样地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我们前面,新的更为艰巨的光荣任务,有待于我们全体电影工作者去努力完成。以下,我想概括地叙述一下这个时期之内的电影工作--特别是电影创作方面的情况。
    当第三次文代大会在这里召开的时候,我们正跨过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在此,我们会很自然地想起过去十年间我国电影界所发生的变化和当前的新的形势。
    在五十年代里,我国电影事业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就。一九五九年,我们摄制了八十二部故事片,十九部长纪录片,一千一百四十八本新闻纪录片,八十六部科学教育片,十六部美术片,这些影片,不论在思想上、艺术上、技术上,都有了显著的进步。从放映单位来说,一九四九年全国只有六百多个放映单位,到一九五九年底,放映单位已经发展到一万四千五百多个。由于放映单位的发展,人民群众看电影的机会有了迅速的增加,至一九五九年底,全年观众已达四十一亿五千万人次。到一九五九年,我国向国外输出了长故事片二百九十七部次,新闻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六百三十一部次,我们已经和八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发行放映关系,我国电影在东南亚、西亚、非洲、拉丁美洲都受到广大观众的很热烈的欢迎。
    大家知道,在解放前,我国所有的电影器材、设备,甚至一个细小的零件也全依靠外国进口,现在,除出胶片的片基不能自己生产外,其余的器材、设备,我们不仅基本上已经可以自己制造,而且,还有了少量的出口。其中某些品种,已经赶上了国际水平。在电影技术的尖端科学方面,如彩色染印法、全景电影、立体电影,我们都已经开始试制,接近成功。
    与此同时,和我国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一个尖锐的对比,五十年代,在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电影事业出现了一幅萧条没落的景象。掌握世界电影霸权达数十年之久的美国,“过去的那些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美国电影中心的好莱坞,在它的全盛时期,每年生产故事片五百多部,到去年,美国一共只拍了二百多部影片。好莱坞一直被称为“制造梦的工厂”,而现在,这种银色的美梦却被关厂、减薪、裁人、罢工这些现实的、煞风景的字眼所破坏了。当然,电影事业的萧条不仅出现在美国,而且还席卷着整个西方世界。
    ……
展开
目录
在银幕上反映我们的时代
把我国电影艺术提高到一个更新的水平
为了新闻纪录片的更大跃进
几个比喻和联想
中国电影的历史和党的领导
祝贺和期望
--在庆祝我国人民的新闻电影事业创立二十五周年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建厂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
一、电影的“第一本”
二、政治气氛和时代脉搏
三、人物出场
四、结构
五、脉络和针线
六、蒙太奇
七、对话
塑造性格与历史真实
--和《鲁迅传》摄制组的几次谈话
生活、题材、创作
--和几位青年剧作家的谈话
杂谈改编
漫谈改编
谈《林家铺子》的改编
对改编问题答客问
--在改编训练班的讲话
给谢添同志的一封信
与电影技术人员谈天
--和北影、新影、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一部分技术人员的
谈话
关于新闻纪录片的三封短信
要有这样的影评
为“新片展览周”讲几句话
电影艺术的丰收
从《女篮五号》想起的一些问题
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
--介绍纪录片《光辉的历程》
《不,我们要活下去!》观感
“日本电影周”所感
《浮草日记》观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