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番禺先后隶属珠江地区专员公署、粤中行政公署和佛山地区专员公署。1958年12月15日至1959年6月10日,番禺、顺德合并为番禺顺县,县治设大良镇,其间一度改隶广州。恢复两县建置后,番禺县府沿设市桥镇。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番禺县,设立番禺市。
200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番禺撤市改为广州市番禺区,区府设于市桥镇。
番禺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具有良好的文化传统。仅在民间传统艺术方面,就有沙湾飘色、沙涌舞鳌鱼、黄阁舞麒麟、沙坑舞醒狮、石綦鱼灯、三堂凤舞、三善狮舞、员岗跷色、市桥水色、沙头马色、凌边乞巧节,还有舞龙、扒龙船等等,在番禺这个仅有一千三百多平方公里的地方,竟蕴藏着如此丰富的传统民间文化,且长盛不衰,这在世界上恐怕也是不多见的。因而,2000年,番禺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市”,沙湾镇和沙涌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黄阁被省命名为“麒麟之乡”。
今日番禺,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齐放异彩。番禺广场先后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和“广东省十佳文化广场”:冼星海纪念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一批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文化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全区17个镇街文化站(文化中心)中有7个省特级文化站,有8个“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沙湾、化龙潭山、南村员岗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活动频繁,群众基础深厚。沙湾飘色、广东音乐、沙坑龙狮和石綦沙涌鳌鱼舞成为番禺文化品牌,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走进番禺区的沙湾镇,你会发现:在街如其名、安逸悠闲的安宁西街古街上,错落有致的石板街巷斑斑驳驳,折射出历史的足迹;古街巷两边的“三间两廊”大屋,蕴含着别样的岭南风情;一只只蚝壳堆砌成壁,建成坚强的蚝壳墙屋:融传统的竹筒屋、“三间两廊”大屋与西洋古典建筑风格为一体的西式住宅建筑,呈现多元文化的交流……那些精雕细磨的檐椽梁坊,栩栩如生的砖雕、石雕、木雕、灰雕和壁画,无不诉说着古镇先人的智慧与历史遗留下的厚重沧桑。
有着八百年悠久历史的沙湾镇,最早处在一片古海湾,该镇就建在这片古海湾的半月形沙滩之畔,故得名沙湾。
史书记载,大量居民在沙湾居住,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宋代之前,沙湾以北已连接大片陆地,以南尚是浅海,之后,不断有人迁居此处定居,陆续围海造田,逐渐将沙湾面积扩大。至明代前,沙湾已初具规模,沙湾镇的行政区划亦在此时基本形成。
明代,番禺县设沙湾巡检司,简称沙湾司。清代继续沿用明代行政区划,在原基础上,按地域设置都、堡、鄙,因此,清代的沙湾司下辖一都( 沙湾都)、十三堡、二十八鄙、八十七村。
清光绪年间,清廷改都、堡、鄙为乡、村,沙湾司下辖乡、村范围不变,只是镇治所在地从沙湾改为今市桥镇。明、清时期,沙湾司所辖范围远大于今,包括现在的沙湾镇、榄核镇、钟村镇、石基镇、沙头镇、市桥镇、东涌镇、灵山镇和鱼窝头镇,还包括今日顺德区的乌州、南浦、沙亭三个村。清代历史上,沙湾的建设曾因临海而遭遇重大打击。清顺治十八年(1661),清廷为防范郑成功从海岸攻入,颁布迁海令,限令沿海居民内迁五十里,致使沙湾庐舍毁于一旦,田园也一度荒废。
清廷“迁海令”对番禺造成很大灾难。清乾隆版《番禺县志》载:“ 康熙元年(1662)迁海,祠庙尽废。”据清同治版《番禺县志》的《前事略》记载:“(康熙)三年(1664)六月,继茭塘、沙湾近海各乡居民,空其地为界,外筑石砺山巅为城,建墩台、营房,县令彭襄派茭塘、沙湾两司,排人户捐银修筑,民至窘匮。” 康熙八年(1669),广东巡抚王来任冒死上疏,先后条陈了“粤东六大害”、“疏陈旧事”,其后两广总督周有德命令查察沿海,准原居民迁回旧地复业。直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迁海令废除之后,沙湾原居民才从各地陆续回迁本地。在曾经的土地上重建家园,不断发展。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