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胡星亮讲现当代戏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5581556
  • 作      者:
    胡星亮著
  • 出 版 社 :
    湖南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第一讲  概述:中国现当代戏剧发展历程
现代戏剧(1899-1949):西潮东渐与中国新兴话剧的萌芽(1899-1918);现代戏剧观念的确立与新兴话剧的发展(1918-1929);中国戏剧现代化的曲折进程和话剧艺术的成熟(1930-1937);中国现代戏剧的黄金时代(1937-1949)。
当代戏剧(1949-2000):(1)大陆当代戏剧:“左”倾教条与戏剧现代性的淡化和消解(1949-1966);中国戏剧现代化进程的停滞和倒退(1966-1976);现代意识的复苏和重建与戏剧艺术的拓展(1976-1989);社会转型期戏剧发展的多元与失重(1989-2000)。(2)台湾当代戏剧:封闭僵硬的“精神的荒原”(1949-1965);突破传统写实求新求变(1965-1979);现代主义实验剧运动(1979-1986);后现代主义戏剧和商业剧众声喧哗(1986-2000)。(3)香港当代戏剧:在艰难生存中呼唤新的戏剧(1949-1966);校园戏剧的艺术探索(1966-1977);戏剧发展的开放性和多元化(1977-2000)。(4)澳门当代戏剧:演出外来戏剧名著(1949-1975);戏剧创作意识的自觉(1975-1985);澳门本土戏剧的发展(1985-2000)。
上编戏剧思潮与流派
第二讲  现实主义(上):传统现实主义戏剧
现实主义戏剧思潮在现代中国的兴起,始于《新青年》派自觉的理论倡导。如果说《新青年》派批判旧戏是着重在“破”,那么,他们推崇易卜生的写实问题剧,则是标志着中国戏剧建设的“立”。现代中国特定的社会需求与审美需求,现实主义成为戏剧思潮发展的主流,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它又有不尽相同的内涵。概括说来,1920年代强调现实批判、社会问题与写实;自1930年代开始即围绕着现实性、倾向性与典型性展开论争;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时期里假大空盛行,现实主义渐趋衰微。
第三讲  现实主义(下):现代现实主义戏剧
新时期现实主义戏剧的拓展始自1980年前后的“戏剧危机”。努力复归现实主义的问题剧遭遇冷落,促使人们认真反思中国话剧的现实主义传统何在;而20世纪以来西方戏剧现实主义的发展,又启迪中国戏剧家对现实主义进行新的探索。新时期现代现实主义戏剧最突出的特点,是戏剧的“人学”转向与深化。与传统现实主义强调反映外在现实、塑造性格和客观写实相比较,现代现实主义戏剧融合传统现实主义、西方现代主义和民族戏曲艺术等多种手法,它更注重揭示人的生存、生命和人类共同的痛苦与欢乐,挖掘人的心灵世界的复杂矛盾,丰富了中国现实主义戏剧的精神内涵和艺术表现力。
第四讲  浪漫主义戏剧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剧坛,现实主义和新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奔腾汹涌,浪漫主义早已是“明日黄花”悄然退潮。然而在远东的中国,尤其是在1920年代那“葱茏”、“青春”期,浪漫主义戏剧思潮正强劲地冲击着千百万青年男女的心灵,并成为20年代中国戏剧创作的重要实绩。这是中国戏剧对世界浪漫主义戏剧发展的独特贡献。开放自由的“五四”新风,使20年代中国浪漫主义戏剧思潮独具特色: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新浪漫主义的同步译介与相互渗透,它较少西方传统浪漫派那种单纯的浪漫美,无论是思想内涵抑或艺术审美都具有新世纪的幽香魅力。
第五讲  现代主义(上):新浪漫主义戏剧
现代主义在其初始叫新浪漫主义。新浪漫主义戏剧思潮在中国的引进是“五四”前后。当时,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唯美主义、未来主义等,其魅力即如易卜生、萧伯纳、高尔斯华绥,深深地吸引着中国戏剧家。然而经过1920年代的发展,现实主义戏剧在中国蔚为大观,新浪漫主义却在1930年代初即告衰微。新浪漫主义在中国戏剧家眼中的主要内涵是什么?中国戏剧家怎样看待和汲取新浪漫主义?它的存在是否为中国戏剧的发展提供了什么?一个在1920年代生机蓬勃的戏剧思潮,又何以会在短时期内消逝得如此迅疾呢?
第六讲  现代主义(下):探索戏剧
新时期的现代主义戏剧通常称为“探索戏剧”。探索戏剧在新时期剧坛的崛起,同样是1980年前后因为问题剧衰微而引起日益严重的戏剧危机,戏剧家受到强烈刺激而探寻新路的产物。其艺术探索与创新给新时期戏剧带来蓬勃生机。探索戏剧在社会与历史、人生与文化等哲理层面,和戏剧的艺术表现与舞台语汇等形式层面,都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的深刻影响。然而,由于中国社会不同的民族历史文化和传统戏曲等民族审美的渗透,又使走向现代主义的探索戏剧有其独特的风姿神采。
第七讲  后现代主义戏剧
1990年代后现代主义戏剧的出现,体现了年轻一代戏剧家反叛与创新的实验姿态。其基本倾向,90年代前半期偏向解构传统与反叛经典,剧本与文学的意义被解构,强调剧场演戏的感性直接性,乃至朝着排斥语言的形体演技、舞台综合发展,对现实人生的思考呈现出缺乏深度的“平面感”和“零散化”;90年代后半期主要走向大众文化和左派政治,解构传统、反叛经典而重表演、轻文本的倾向仍然存在,又因为它将自己定位于“政治”或“娱乐”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人学”内涵,在相当程度上排斥了戏剧精神的现代性创造。后现代戏剧在某些方面丰富了中国戏剧艺术的可能性,然而,它强调剧场性和表演性而排斥文学、忽视人学,演剧流于叙事的表象化,则又突出地体现了它亟需以现代性为根本,从“人的戏剧”出发去建构其戏剧美学。
下编戏剧作家与作品
第八讲  曹禺及其《雷雨》
曹禺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其《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剧作,标志着中国话剧文学的走向成熟。《雷雨》暴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揭示了它所依存的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戏剧冲突浓墨重彩、紧张强烈,人物形象刻画鲜明深刻,注重戏剧意象和意境的诗情创造,是其审美创造的独特魅力。
第九讲  夏衍及其《上海屋檐下》
夏衍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优秀剧作家。《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等作品在中国现代剧坛别具风味。《上海屋檐下》结构新颖奇巧,在“小人物”日常生活描写中表现时代激流,就像生活本身那样混乱、忧郁和真实;而戏剧冲突的内心化和戏剧意象的创造,又使其溢漾着浓浓的诗意抒情。
第十讲  丁西林及其《三块钱国币》
著名物理学家丁西林业余从事戏剧创作而成就斐然。他的《一只马蜂》、《压迫》、《三块钱国币》等,是中国现代独幕剧创作和喜剧创作的重要收获。《三块钱国币》对抗战初期大后方的黑暗现实,和小市民自私庸俗、唯利是图的行径给予了辛辣的讽刺与批判。其结构精巧凝练,语言机智幽默,性格刻画真实生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第十一讲  郭沫若及其《屈原》
杰出诗人郭沫若也是著名剧作家。“五四”时期的《三个叛逆的女性》,尤其是抗战时期的《屈原》、《虎符》等作品,标志着中国现代历史剧创作的发展和最高成就。《屈原》刻画了诗人屈原的崇高形象和民族灵魂。其悲壮激昂的悲剧精神,生动丰富的戏剧情节,以及注重情感高潮的诗意抒发,表现为豪放激烈的浪漫主义风格。
第十二讲  吴祖光及其《风雪夜归人》
吴祖光是抗战时期成长起来的优秀剧作家,有《风雪夜归人》、《少年游》、《闯江湖》等戏剧作品。《风雪夜归人》在名伶宠妾爱情悲剧的描写中探索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问题,使其超越“姨太太与戏子恋爱”的陈腐俗套而富有深度;恬静散淡的戏剧结构、含蓄隽永的诗意和深沉蕴藉的哲理内涵,是这出婉约清丽的抒情戏剧的审美特色。
第十三讲  老舍及其《茶馆》
老舍是世界知名的剧作家和小说家。有《归去来兮》、《龙须沟》、《茶馆》等戏剧作品。《茶馆》是享誉中外的现实主义艺术经典。剧作以裕泰茶馆的时代变迁为线索,真实深刻地再现了从戊戌变法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的社会历史面貌。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艺术构思的新颖独特和浓郁的民族风格,体现出其卓越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艺术成就。
第十四讲  田汉及其《关汉卿》
田汉是卓越的剧作家和诗人。一生留下《获虎之夜》、《名优之死》、《梅雨》、《回春之曲》、《秋声赋》、《丽人行》、《关汉卿》、《谢瑶环》等数十部剧作。《关汉卿》是其戏剧代表作。此剧成功塑造了关汉卿的伟大形象,表现了这位人民戏剧家疾恶如仇、敢于斗争的铮铮铁骨。浪漫色彩、意境创造和诗意抒情赋予它独特的艺术审美。
第十五讲  刘锦云及其《狗儿爷涅槃》
刘锦云是新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剧作家,《狗儿爷涅槃》是新时期戏剧探索的集大成之作。剧作通过狗儿爷形象的成功塑造,对新中国几十年来的农村问题进行了深沉反思,对传统中国农民的本质特征作了深层开掘。其艺术审美,在坚持传统话剧现实主义原则的基础上,借鉴民族戏曲和西方现代派戏剧,进行了新的探索。
第十六讲  陈子度、徐晓钟等的《桑树坪纪事》
《桑树坪纪事》是著名导演徐晓钟带领剧作家陈子度等合作推出的优秀作品。剧作透过那个特殊年代黄土地上人们的物质贫困与精神愚昧,对民族历史和现实社会进行了反思与批判。徐晓钟综合斯坦尼体系、布莱希特史诗剧和民族戏曲美学,创造性地运用探索戏剧中出现的多种艺术手法去表现剧作内涵,赋予该剧完整、深刻的舞台创造。
第十七讲  赖声川及其《暗恋桃花源》
赖声川是1980年代以来台湾具有代表性的戏剧家。有《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暗恋桃花源》等作品。《暗恋桃花源》用《暗恋》的两岸相思的故事表达人们对于桃花源的向往,又用《桃花源》的虚幻故事去思考海峡两岸的社会政治情形。“集体即兴”、“拼贴”、“戏中戏”等艺术表现,既饶有兴味而又充满戏剧性

内容摘要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剧坛,现实主义和新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奔腾汹涌,浪漫主义早已是“明日黄花”悄然退潮。然而在远东的中国,尤其是在1920年代那“葱茏”、“青春”期,浪漫主义戏剧思潮正强劲地冲击着千百万青年男女的心灵,并成为20年代中国戏剧创作的重要实绩。这是中国戏剧对世界浪漫主义戏剧发展的独特贡献。开放自由的“五四”新风,使20年代中国浪漫主义戏剧思潮独具特色: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新浪漫主义的同步译介与相互渗透,它较少西方传统浪漫派那种单纯的浪漫美,无论是思想内涵抑或艺术审美都具有新世纪的幽香魅力。现代主义在其初始叫新浪漫主义。新浪漫主义戏剧思潮在中国的引进是“五四”前后。当时,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唯美主义、未来主义等,其魅力即如易卜生、萧伯纳、高尔斯华绥,深深地吸引着中国戏剧家。然而经过1920年代的发展,现实主义戏剧在中国蔚为大观,新浪漫主义却在1930年代初即告衰微。新浪漫主义在中国戏剧家眼中的主要内涵是什么?中国戏剧家怎样看待和汲取新浪漫主义?它的存在是否为中国戏剧的发展提供了什么?一个在1920年代生机蓬勃的戏剧思潮,又何以会在短时期内消逝得如此迅疾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