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完善的学科体系,是保证该专业良好发展的必备基础,其中教材建设乃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纵观西洋传统乐器表演专业的教材,历经几百年的积淀,其曲目数量浩如烟海,有数不清的练习曲、乐曲及协奏曲可供选用,因此,专业教学方面(特别是技术训练)只是如何合理地“选材”和“配餐”的问题(当然也存在中国教材建设的问题)。而民族器乐表演专业的教材,无论从哪方面与钢琴、小提琴等相比较,仍显得少之又少。这种现状,无疑极大地妨碍了该专业学科向纵深化、科学化、体系化方面的发展。以笔者上世纪80年代末创作的《第一二胡狂想曲》来说,当时属高难度曲目,时至今日,就连附中的孩子也能熟练驾驭(指技巧方面)了。那么,产生的问题就是,当我们的专业技术在突飞猛进时,我们有否足够的曲目量来改变目前“粥少僧多”的局面?每当一首新的高难度乐曲产生时,我们有否专门的练习曲来攻克其技术难题?当我们的学科专业布局已普遍形成从附中(小)、大学到研究生几个阶段模式时,我们的教材能否系统“分级”,合理、科学地适应不同层面的教学所需?我们民族器乐专业的教学在教材使用上,如何与时俱进,跟上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