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优秀的音乐家是不乏其人的。但是,能称得上最早的音乐家要数夔了。
夔生活的年代,相当于我国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后期。据《尚书》记载,夔曾经担任舜的乐官。至于夔的出身,据《吕氏春秋·察传》记载:“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由此可见,夔原是生活在荒僻边缘地方的有音乐特长的平民百姓,后被舜“破格提拔”重用。夔担任乐官之后,曾亲自参与著名乐舞《韶乐》的创作和指挥。相传这部乐舞一直流传到1000多年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孔子听后赞叹“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可见夔的音乐技能之高超。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最早歌舞的产生,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远古时期。在那时的氏族部落中,歌舞是丰富多彩的。虽然那时的文化艺术不够发达,乐器也比较原始,但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表演形式都风靡一时。
当时,有个叫葛天氏的氏族,在这个部落中流传着一个由三人表演的《牛尾》舞。这个舞蹈别具一格:每人手里执着一条牛尾,上下舞动变换着各种动作,两脚很有节奏地踏着拍子,并且边歌边舞,演唱了八首歌曲。他们尽情地歌颂大自然,盼望着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在另外一个叫康氏的部落中,人们还纷纷参加跳集体舞。传说,该部落在潮湿的地带定居,由于人们受潮湿,筋骨和精神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增强体质、抵抗湿气,这个部落便创作了一种集体舞,以此来振奋精神、锻炼身体。当时的歌舞表演形式多样,长短不一,有一首《弹歌》,只有一句歌词:“断竹、续竹、飞土、逐夫(肉)”,意思是说:我们砍断了竹子,做成了弓,发出泥土制成的子弹,进行捕猎。
原始的歌舞表演,表演者常常裸露着上半个身子,根据内容的需要,手里拿着各种不同的道具。人们有时把自己化装成鸟类,有时化装成野兽,有时又将自己化装成想象中的神物,边歌边舞,千姿百态。
中国最早的女歌手,应当首推距今已有3600年左右的简狄和建疵。据《吕氏春秋·音初篇》记载:“有娥氏有二女,为之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嗌嗌。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终,日‘燕燕往飞’,实始作为北音。”
这段文字的大概意思是:相传在以玄鸟(燕子)为氏族图腾的远古殷商的一个部落,有娥氏有两个女儿(名字叫简狄和建疵),住在专门为她们建造的九重瑶台上,每天吃饭时都要奏鼓乐。天帝派遣燕子去看望她们,燕子“嗌嗌”地叫着,在她们身旁飞来飞去,简狄和建疵都十分喜爱,争着去捕捉燕子并与其玩耍。她们用一只玉筐将燕子覆盖着,过了一会儿,打开玉筐一看,燕子下了两个蛋,从玉筐里飞出,一直向北方飞去,从此以后再也没有飞回来。简狄和建疵顿感失望,就即兴创作一首歌,并若有所失地唱道:“燕子飞去了,你往哪儿飞……”这首歌实际上是北方最早的一首民歌。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简狄和建疵这两个人,现已无法考证,亦无需进行考证。但就这一则关于音乐的产生并且带有一定神话色彩的传说而言,它无不表明了这样一个艺术规律,那就是音乐系产生于人的内心,是人的思想对客观“外在”生活内容的理性感知。简狄和建疵内心有感于燕子飞去,才创作并演唱了“燕子往飞”的歌。我国最早的音乐论著《乐记》曾对此观点有过阐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这表现出朴素而又鲜明的反映论观点。故而,我们说这两位古代女歌手不仅仅是我国最早的歌手,也说明了“生活先于艺术,艺术源于生活”的艺术规律,是我国古代唯物论思想的直接反映。
我国历史上记载的最早的一位声乐理论家,是春秋末期的师乙,他是一位具有丰富经验的声乐理论家。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贡向师乙请教怎样歌唱,师乙便以渊博的知识向子贡解答道:“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居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乐记·师乙篇》)这段话的大意是:“如果你要唱好歌,旋律上行时,声音要激昂慷慨,高亢嘹亮;旋律下行时,声音要低沉压抑,气息下坠;如果旋律出现休止时,要像折断一件东西一样,强弱鲜明;旋律停止时,沉静得要像干枯的木头一样,一切旋律中的微小变化都要合乎规范,声音和旋律要恰到好处,字正腔圆,就像一贯成串的珍珠一样,对每一句词曲都要做到钩稽查考推敲。”
这一套科学的声乐理论、歌唱方法,早在我国2500年前就已经有了。
我国历史上记载的最早的一位声乐教育家,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歌唱家——秦青。
据《列子·汤问》记载,秦青具有很高的歌唱技巧,曾收薛谭为徒。一天,他的学生薛谭认为学完了他的歌唱技巧,请求回家,秦青没有阻止,为此,秦青便在郊外设宴给学生薛谭送行。蓝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白云,野草、树林一片新绿,宴席间,秦青斟了一杯酒,对薛谭说道:“你我师徒相处感情甚好!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会。”说完,秦青感伤地唱了一首悲壮的歌曲:
渭河的水啊缓缓流,
离愁别绪在心头。
师徒情谊同骨肉,
天涯海角难相守。
秦青的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被老师高超的声乐造诣所震撼,并为之深深感动。他猛然醒悟过来,跪在秦青的跟前,恳求道:“老师,我不走了,我跟您学一辈子!”秦青高兴地将薛谭扶起,把他领回。从此以后,薛谭再也“不敢言归”。在秦青的长期精心传授下,薛谭终于成为了一名著名的歌唱家。
从这一历史记载来看,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我国的声乐教学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水平。可以说,秦青是我国历史记载的最早的一位声乐教育家。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