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岂能善罢甘休!首要代表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丘吉尔(时任英国财政大臣)和蒙特古(英格兰银行行长)。英国是幸运的,因为它在美国精英阶层有许多同情者乃至崇拜者,他们心甘情愿帮助英国挽救英镑。其中最显要的就是财雄势大的摩根财团。当然,还有美国政府。从1920年到1944年,我们可以看到美联储纽约董事长斯特朗额与英格兰银行行长的蒙塔古·诺由于在意识形态上有很多的共识,所以私交特别好。他们的理想是要共同恢复英国在战前的利益,与其他纽约银行家一样,斯特朗也与其他纽约银行家一样,将此视为一个扩大美国参与国际金融的机遇,并可能使纽约迈向其觊觎已久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并与伦敦的历史性优势相抗衡。
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金本位制,自然就摧毁了英镑本位制。为了挽救英镑,恢复英镑的国际地位,挽救伦敦国际金融中心,首要任务就是要恢复英镑与黄金的兑换,即恢复金本位制。
“1925年4月28日,财政大臣丘吉尔在议会郑重宣布,英国依照战前汇率平价1英镑一4.86美元恢复金本位制。为了支持英国返回金本位制,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向英格兰银行提供2亿美元贷款,摩根财团向英国财政部提供1亿美元贷款,目的是为了帮助英国政府对付可能发生的对英镑的投机性冲击。当时英镑兑美元的市场均衡汇率大约是1英镑:4.40美元左右(依照两国价格水平计算,即按照某种购买力平价估算),依照1英镑-4.86美元的战前平价恢复金本位制,意味着英镑汇率至少高估10%。
展开
--米有录中国社会新闻出版总社总编辑
在取代煤炭成为世界主导能源之后,石油变成了一种政治武器,资源国利用它可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西方大国利用它能够遏制竞争对手。在石油金融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它更是一枚足以摧毁经济世界的“超级核弹”。
--王高峰《能源》杂志执行主编
石油+粮食+黄金=世界。做为世界政治、经济的“晴雨表”,“三金”伴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越来越成为国际舞台上的焦点。同时,黑、白、黄的“三金”之间又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所谓的“三金互动机制”既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地缘政治关系,也是我们了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发展趋势的一把钥匙。
--郭立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纵观历史,各国采取形形色色的手段来争夺石油,有战争,有经济制裁,等等。然而,每一次争夺都没有使某个国家永久获利,暂时的取胜后又是一轮新的争夺。就是在这些争夺之后,各国意识到加强合作,实现从单边利益到双边互赢的转变才是最好的方式。
--纪世民作家、人民日报社原编审
石油本身作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作为一种资产又有投资和投机价值。在今天的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一桶油只要套上黑色燕尾服,就能摇身一变,成为光芒耀眼的资本舞台上的明星。石油价格不仅仅由现实的供需决定,更大程度上是由金融市场决定的,也就是所谓的石油金融化。石油一旦披上金装,就已经脱离了固有的商品属性,而变身为投机客和金融大鳄们的工具。
--陈亮德意志银行亚太区咨询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