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石油巨头:跨国石油公司兴衰之路.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2183585
  • 作      者:
    王才良,周珊编著
  • 出 版 社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才良,曾经参加我国江汉、大港、华北石油会战。1979年后先后在石油工业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司任处长。1993年到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任教,研究员。20世纪80一90年代参与科技管理研究,先后在多家报刊发表论文30多篇,曾任中国科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1998年退休后专注于世界石油工业史和石油公司史的研究。在《国际石油经济》、《中国石油报》、《中国石化》等报刊发表一系列文章,包括《中国石油报》连载9期的“关于世界石油工业若干问题的思考”。周珊,1956年进入石油工业部当俄语翻译,之后曾在生产技术司、办公厅、政治部等部门工作,1982年起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对外联络部任岗位经理,副译审。多年来,王才良、周珊夫妇并肩耕耘在世界石油工业史和石油公司史领域,先后共同编著、并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了《石油之最荟萃》、《世界石油工业140年》、《找油的故事》、《石油科技史话》、《石油风云故事》、《世界石油大事记》等书。
展开
内容介绍
  《石油巨头:跨国石油公司兴衰之路(下)》以翔实的资料,系统地介绍了大国际石油公司的发家史。从1870年洛克菲勒创办标准石油公司的兴起、发展,到1911年解体;从埃克森、美孚、壳牌、英国石油、雪佛龙、德士古和海湾七家石油公司的发迹、壮大,到它们在中东等地争夺、开发石油资源中互相勾结,盘根错节,形成垄断资本主义世界石油业的“石油七姐妹”;从全球“石油危机”,欧佩克产油国石油国有化。促成“石油七姐妹”瓦解,到石油巨头们的战略调整,资产重组,再到世纪之交通过大兼并形成新的六个“超级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壳牌、BP(英国石油)、道达尔、雪佛龙和康菲;从石油巨头们征战欧洲北海、墨西哥湾和西非深海,到它们率先进军加拿大油砂和委内瑞拉超重油,以及投身于石油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石油巨头:跨国石油公司兴衰之路(下)》适合关心国际政治、国际经济的人士,尤其适合中国石油界关注国外资源开发和市场开拓及经常和国际石油公司打交道的人士阅读,企业家们能从中受益,书中故事情节生动,文字通俗,也可供一般读者飨用。
展开
精彩书摘
  大搞多种经营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七姐妹”都热衷于搞多种经营,它们将其称为多元化经营,就是开展石油(包括石油化工)业务之外的非油业务经营。这是由于下列背景:一是两次石油危机后,各主要石油消费国都提出了石油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计划,煤炭重新被重视,一些烧油发电厂改回烧煤,天然气受青睐,核能加快发展;二是由于石油涨价,使一些非常规石油、天然气,如加拿大的油砂、北美的油母页岩的开发在经济上变得可行;三是这一时期油价高,七大石油公司的营业额和利润全部大幅度增长,手里有大量资金要寻找出路。
  煤炭业务 煤炭业务成为石油公司的“扩展”业务,成为它们从石油公司向能源公司发展的起步。
  埃克森在煤炭上的投资,1980年为0.5亿美元,1985#:增加到3.67亿美元。它收购的煤矿股权主要在美国国内,集中在伊利诺伊州和怀俄明州,共计四家煤矿, 1984年产煤量1940万吨。它不光买现成的煤矿,而且还开展煤矿的勘探和开发。80 年代中期曾经打算把煤炭开采业务扩展到加拿大、澳大利亚、哥伦比亚等国。
  美孚公司专门成立了美孚煤炭公司。1985年底,它持有的已探明和可能的煤炭储量达41.67亿吨,主要在美国西部和伊利诺伊州。1985年煤炭销售量420 万吨,销售收入2730万美元。在国外,还持有印尼、澳大利亚各一家煤矿的股份。
  雪佛龙专门设立了一个子公司“匹兹堡和中陆煤矿公司”,是100%全资子公司,经营在匹兹堡地区和中陆地区的煤矿开采、销售业务。这是兼并海湾石油公司时接收过来的,成为美国最大的煤炭公司之一,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以南、中西部、洛杉矶地区几个州的10家煤矿中持有股份。生产的煤炭供给电力公司发电。
  BPl974年3月成立煤炭公司,3年内买进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Clutha煤矿50%股权,成为澳大利亚第二大煤炭出口企业,年出口收入达11500万英镑,还打算10 年内投人3500万英镑搞技术改造。在加拿大,它用3500~‘英镑购买了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东北部的煤炭开发特许权;在南非的煤矿投资2200万英镑。不仅如此,还出资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哥伦比亚进行煤矿勘探。1985年BP的煤炭产量2130 万吨,拥有储量31亿吨,成为世界第八大私营煤炭企业。
  壳牌1974年成立煤炭公司,着手收购煤矿的股份。它的业务涉及煤炭业的整个产业链:从煤矿开发方案、设计、建矿到煤炭开采、运输和销售。1990年拥有的煤炭储量达34.4亿吨,年产量3300万吨。
  德士古也专设煤炭能源部,进行煤炭、铀、油砂等的开发。煤矿主要在美国国内的怀俄明州。
  采矿业(包括金属矿和非金属矿) BPl978年成立国际矿业公司,向矿业进军。首先收购澳大利亚西部矿业公司在维多利亚州有色金属资产的49%。1979年收购两家矿业公司各49%股权。
  ……
展开
目录
第6章 脱胎换骨
一、转变经营战略和策略
二、加强与资源国合作
三、资产重组——大兼并
四、进军北极圈
五、北海征战
六、征战墨西哥湾
七、开发天然气
八、继续发展化工业务
九、进军新兴市场
十、1997年的六巨头
第7章 巨头更巨
一、新兼并热潮
二、埃克森与美孚合并
三、雪佛龙与德十古合并
四、英国石油兼并阿莫科
五、BP-Amoco并NN科
六、英国石油兼并维巴和伯马
七、壳牌集团的改组
第8章 道达尔崛起
一、道达尔起家
二、道达尔大发展
三、新“掌门人”的新招
四、埃尔夫的诞生
五、强强联合
第9章 新星康菲
一、平等合并
二、大陆石油公司
三、进出杜邦
四、菲利普斯石油公司
五、战后菲利普斯
六、菲利普斯进军北海
七、菲利普斯新策略
八、康菲兼并柏灵顿
第10章 新的挑战
一、六个超级石油巨头
二、扩大新兴市场
三、向深海进军
四、天然气液化
五、开发非常规石油天然气
六、替代能源的开发
七、调整下游业务的结构和布局
八、任重道远
石油巨头发展史的启示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