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唐颜真卿勤礼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3035006
  • 作      者:
    周永先编著
  • 出 版 社 :
    山东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唐代著名书法家。玄宗开元进士,迁殿中侍御史,出任平原(今山东德州)太守,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为十七郡盟主率兵抗贼立功,遂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人称“颜鲁公”。后李希烈叛乱,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劝谕不成为李所杀,终年77岁。
    他生性忠正刚毅、朴实淳厚,为人做事极为正直,不畏权贵和叛贼,人品与其书法风格相得益彰,真正字如其人。
    颜真卿出身于书法世家,从小就受其祖父、父亲的熏陶喜爱书法。初学褚遂良、张旭诸家,兼收篆隶和北碑意态又独出新意,形成浑厚道劲、雍容丰润、雄伟大气的书风而自成一家,世称“颜体”。他是继“二王”之后的又一书法高峰,对后世影响巨大。在书法界他与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并称“颜柳欧赵”,亦有“颜筋柳骨”之说。颜体是正楷入门必学字体,宋苏东坡曾云:“画至吴道子,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天下能事毕矣。”他的楷书传世作品很多,比较著名的碑帖有《多宝塔碑》、《勤礼碑》、《麻姑仙坛记》、《大唐中兴颂》、《东方朔画赞》、《颜家庙碑》、《郭家庙碑》、《自书告身帖》等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宋代蔡襄《论书》曰:“古之善书者,公先楷法,渐而至于行草,亦不离乎楷正。”从古人练习书法的经验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要想把字写好,须从楷书入手。楷书是我国书法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结体端庄、点画规范、书写方便、易识易记等其他书体不可替代的优点居于首要位置,成为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仍然从容两栖于实用领域与艺术领域的最常见书体之一。正楷,辞海的解释为:“‘正书’、‘真书’、‘相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相模。故名。汉末为了计正革书的读无标准和减省汉隶的波磔而成。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通用到现在。”对于楷书,从时间上来划分有魏碑、唐楷等说法;从字型大小来划分有榜书、大楷、中楷、小楷甚至蝇头小楷;从门派风格上来说有颜体、柳体、欧体、赵体、瘦金体(宋微宗赵佶所创)、馆阁体(明清时流行于馆客和科举考场的一种规范、刻扳的相书字体)等等。如何才能写好正楷呢?孙过庭曾在《书谱》中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可见,“临帖”是练习书法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通过对书法“临帖”的练习,可以纠正书法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本套丛书不仅收录了比较经典的著名楷书碑帖,还选取了部分不太常见但艺术价值极高的作品,相信读者在临摹学习的同时也能对正楷有一个更整体的全方位认知。鉴于目前的碑版拓片临摹范本多为阴文,不符合人们的视觉感受习惯,给读者认知、临摹带来了诸多不便的情况,我们特将所拓阴文均调整为使临习进更易于认读、对照和临摹的墨迹本。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遵碑刻之原样,对于字形、笔画的风化残损不加任何修饰改变,保持其原貌,从而使之更接近于书家书写时的用笔着墨状态。这对于书法史上碑刻字帖皆为阴文的传统而言,是一大变革,亦为本丛书编纂之亮点。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