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民国时期的粮食物流
粮食物流虽然是一个现代的专业术语,但在中国及世界各地,粮食物流活动早已有之,并且还将伴随人类社会更长的时间。物流是指“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①”众所周知,某项交易达成后,客商只是实现了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而实物由需求地到供给地的交割,则需要由物流来承担。因此,物流是交易的后续环节,是贸易活动得以顺畅进行的重要保证。粮食物流就是粮食实体的位移过程。狭义地讲,就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最佳的运输路线、最便利的运输工具而进行的粮食实物移动的活动,以达到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广义地讲,是指从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到销售服务整个过程中实体运动以及在流通环节的一切增值活动。
研究粮食物流,追本溯源,就是因粮食产、销区空间差异导致由供给地至需求地的实物移动。根据供应地与需求地所属行政区划、运输距离远近等,可分为区域内粮食物流和跨区域粮食物流。区域内粮食物流主要是伴随城乡粮食贸易而形成的粮食由农村向区域内城镇的供应物流,该过程一般运输距离较近、物流环节较少,因此,除个别交通不便的偏远城镇外,粮食物流成本普遍较低、供应时间较短,在此不作为我们研究的重点。跨区域粮食物流,多为省区之间的粮食长途运输,它承担了粮食由产区向销区供应任务,对于实现产销区之间粮食供需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明清两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省份,由于沿长江及众多支流之航运便利,较早地开始了区际间粮食物流活动。据吴承明先生的研究,明代全国的粮食物流主要集中在长江下游,参与的省份包括赣、皖、苏、浙、闽,粮食输出地区仅有赣南和皖北,商品粮食总额年约1000万石,商品值银850万两,占各类商品总值1110万两的76。58%。清代前期(1840年以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物流范围开始扩大,其中:官商两项自江苏运米麦北上年约600万石,奉天豆麦运抵上海年约1000万石,汉口米麦经汉水运陕西年约60万石,皖、赣米谷输运苏、浙年约500万石,湘、川米谷经长江人江苏年约1000万石,江浙米经由上海转运福建数量不详①。据侯杨方统计,清前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物流量年约3160万石,商品总值银3160万两,占全国长途运销粮食总值的88%左右②。
民国时期,由于陆路交通运输水平不高,粮食长距离运输主要以水运为主,因此依靠自然界的江河水系,尤其在南方地区,粮食物流形成了珠江流域、长江流域等主要的粮食物流系统。在华北地区,则主要依靠为数不多的铁路与若干河道,粮食物流系统还很不完善。东北地区受益于丰富的铁路运输资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粮食陆路运输通道。至于广大的西北、西南地区,则普遍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基本处于自产自销的状态。由此,我们将民国时期粮食物流分为长江中下游、华北平原、东南沿海、东北、西北、西南六个区域。其中,东北地区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遭日本占领,与内地联系逐渐减少;西北、西南地区粮食物流物无论从规模还是范围上都还处于较低水平,与其他地区的联系极其松懈;联系较为紧密的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华北平原、东南沿海三大物流系统,粮食物流沟通渠道先为运河、近海,后为日益发展的铁路。近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重心向沿海地区的转移,长三角地区、京津地区以及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出现较快增长,加之当地农民受世界市场影响进行了种植结构的调整,在提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同时降低了粮食产量,粮食供需缺la逐渐拉大,其中尤以人口众多的京、沪两市最为严重。上述地区旺盛的粮食需求,形成了以米谷为主的长江中下游粮食物流区和以小麦为主的华北粮食物流区,同时还吸纳了大量的粮食进口。受资料所限,下文简单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的粮食物流状况。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