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5503863
  • 作      者:
    杜学振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杜学振,1993年,毕业于原北京工程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东区)农业机械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73126)“石油价格变动对我国农业的影响研究”、“十二五”支撑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和机制创新研究、天津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研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效果研究等多项课题。发表了《我国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季节性研究》、《东亚土地经营规模变化对我国的启示一以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例》等数篇论文。
展开
内容介绍
    《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涉及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5个方面:
    首先,比较分析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理论,从宏观层面探讨了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现象进行了阶段性归纳。总体来说,目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首要问题是转移不足,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不高是制约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从微观出发,细致地测算了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有效需求量。结果表明,我国农牧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为1.39亿~1.77亿,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需求为1.54亿~1.96亿。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潜力很大,我国最少还有0.9亿~1.2亿农业劳动力富余;我国单位农产品用工数量明显减少,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将在今后15~20年中减少一半。
    第三,对14个典型省份的农民家庭基本情况和主要作物用工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研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的农户家庭拥有的劳动力数量差别不大,户均3个左右,但不同农户家庭年收入差别较大,不同地区的农户来自农业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也存在较大差别;劳动力在农业产业的分配比例存在明显的差异;农业机械减轻农业劳动强度的作用明显,制约农户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主要原因是农业机械价格较高和耕地经营规模较小。
    第四,利用调研数据,从农业劳动力需求强度和劳动强度两个层面定量分析农业生产对劳动力需求的季节性特征。我国农业劳动力需求强度和劳动强度在全年的分布呈现出“驼峰型”。这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有很大的关系,在五、六月份和七、八月份都是农业劳动力需求量最大的时期。农业劳动力需求强度和劳动强度在一年当中具有相同的走势。
    第五,对代表性农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减少农业劳动力和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逻辑一致性;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能够显著减少农业用工数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我国需要转移的农业劳动力数量对关键季节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提高非常敏感;如果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70%,农业劳动力需求将不超过1亿人。积极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能够保证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给,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展开
精彩书摘
    国际标准模型法(李仙娥等,2004;王检贵等,2005)。该方法是由钱纳里和赛尔昆两位经济学家提出,他们通过对许多国家的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进行实证研究,对有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与不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适应的各部门劳动力份额和各部门产值份额的“国际标准结构”,并用所研究的国家农业劳动力份额与该“国际标准结构”相比较,从而得出该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准确’’的估计值。谢文斗(1997)、袁志刚(2002)利用该模型,把我国的农业劳动力总数与相同GDP水平上的国际标准进行比较,估算出了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李仙娥等(2004)把该模型应用到我国的当时情况,测得的实际结果是:在农业劳动力份额方面,中国的份额比国际标准份额高约20%,但在农业产值份额方面,中国的份额也比国际标准份额高约4%,两者相抵,得出了我国农业隐性失业率为16%左右。国际标准模型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经济结构偏离“标准态”的程度,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似的国际比较条件,忽视了我国农业生产条件的异质性特点,因而这种测算方法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耕地劳动比例法(李仙娥,王春艳,2004)。这种方法通过估算一国农业生产中耕地数量与有效劳动数量的比例来计算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该方法的关键在于如何确定耕地与有效劳动之比。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假设某一年没有农业剩余劳动力,以该年的耕地劳动比例作为系数,同时假定这一比例是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农业中的技术进步会对这一比例产生影响,节约劳动型的技术进步会使这一比例增大,而节约土地型的技术进步会使这一比例减小,但因这种方法应用起来相对简便,所以此方法应用比较普遍。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主要内容与主要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与基本问题研究
2.1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理论
2.2 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再认识
2.3 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
2.4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历史演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农业劳动力有效需求量的估计与分析
3.1 前人对我国农业劳动力需求量的估计
3.2 我国农业劳动力有效需求量的估计方法
3.3 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的劳动力有效需求量及分析
3.4 我国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有效需求的历史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业用工与劳动强度调查:问题、方案与实施
4.1 调研工作思路
4.2 问卷设计
4.3 调研方案实施
4.4 问卷调查的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季节性分析
5.1 数据说明
5.2 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季节性分析
5.3 农业劳动力需求季节性的区域差异
5.4 农业劳动力需求季节性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作用分析
6.1 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业劳动力需求关系分析
6.2 考虑到季节性特征的我国农业劳动力有效需求分析
6.3 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劳动力需求与转移的综合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附录
附录1变量变化率估计的最小二乘法
附录2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数据(%)
附录3典型地区2006年农业用工情况入户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