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制度变迁与人力资本溢出的双重视角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604789
  • 作      者:
    褚志远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褚志远,男,1978年8月生于山西交城,经济学博士,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研究,先后在《国际贸易问题》、《江西社会科学》、《西北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著书6部,主持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陕西省社科基金课题1项、横向重大课题5项。
展开
内容介绍
    由于广大农民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多数比例,而农民收入却比重过低,人均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下降,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在于,从数量上改变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比例关系,使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是农民。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关键步骤。《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制度变迁与人力资本溢出的双重视角》以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研究对象,在发展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以制度变迁和人力资本溢出为研究视角,通过将宏观经济转轨与微观行为调整相结合,探讨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并试图解释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制度背景之间的内在关联性,通过分析不同制度背景下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积累取向,寻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
展开
精彩书摘
    7.2.2 城市经济制度变迁
    (1)价格体制改革
    价格体制改革集中体现在定价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确立和发展,价格体制改革经历了以调为主、以放为主、以管为主的三个发展阶段。①
    20世纪60年代初,针对当时地方定价权限过多,国家开始实行“统筹规划、集中管理”的体制,并于1962年成立了各级物价委员会,其任务就是加强物价的统一管理和综合平衡,由此开始,形成了国家集中统一的定价管理体制。1979年学术界在理论上肯定了“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生产资料也是商品”,中央政府为了调整价格体系,不得不改革定价体制。1980-1991年,是政府定价权逐步放开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在价格体系调整上,先是“调放结合、以调为主”,进而发展为“调放结合、以放为主”。具体价格形式包括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经营者定价三大类。通过放权,经营者定价已占很大比重。20世纪80年代末,对社会主义价格形成基础有了理论上的突破。政府对市场价格的管理逐步从依人治价改革为依法治价。1988年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是具有准法律性质的文件,但它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混合的产物。
    1992年开始国家明确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定价权继续放开,至1999年,消费品零售价格(含服务价格)放开已达95070以上,农产品收购价除了北方的小麦、南方的水稻等有最低保护价以及国家定购价格外,以前一直管得很紧的粮、棉、油价格已经全部放开。政府定价及政府指导价主要是诸如药品、公用事业服务、公益性服务等与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少数商品价格和收费、金块和银块出厂价以及供电网络经营等资源稀缺和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由于绝大部分商品放开,因此价格形成机制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
展开
目录
第1章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概念界定
1.2.3 研究方法
1.2.3基本内容与框架结构
1.3.1 基本思路
1.3.2 基本内容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述评
2.1 经典理论回顾
2.1.1 刘易斯模型
2.1.2 拉尼斯一费景汉模型
2.1.3 乔根森模型
2.1.4 托达罗模型
2.1.5 推拉理论
2.2 国内研究动态
2.2.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2.2.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
2.2.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估计
2.2.4 迁移劳动力的社会经济特征
2.2.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2.2.6 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2.2.7 评价
2.3 经典理论与中国现实
2.3.1 二元经济结构辨析
2.3.2 劳动力流动模型修正
2.3.3 人力资本理论应用

第3章 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概况
3.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与测量
3.1.1 界定
3.1.2 测量
3.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历程
3.2.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
3.2.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概况与阶段
3.3 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分析
3.3.1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变化
3.3.2 农村经济中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变化
3.3.3 进城就业的"农民工"人数变化
3.3.4 乡镇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变化

第4章 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路径
4.1 产业结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4.1.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机理分析
4.1.2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演变方向
4.2 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画临的产业环境
4.2.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4.2.2 农村非农产业结构调整
4.2.3 制造业结构调整
4.2.4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
4.3 西北地区产业状况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4.3.1 西北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4.3.2 西北地区第三产业发展问题

第5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其制度背景
5.1 转移不彻底
5.1.1 双向流动
5.1.2 城市化滞后
5.2 二元劳动力市场
5.3 就业歧视现象
5.3.1 户籍歧视
5.3.2 部门歧视
5.3.3 行业歧视
5.3.4 搜寻歧视
5.3.5 合谋歧视
5.4 劳动力素质偏低
5.5 问题产生的制度背景
5.5.1 户籍制度
5.5.2 就业制度
5.5.3 农地制度
5.5.4 教育制度

第6章 人力资本溢出效应与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
6.1 农村人力资本溢出效应
6.1.1 农户人力资本积累途径
6.1.2 人力资本积累对农业生产的溢出效应
6.1.3 人力资本积累对非农业就业的溢出效应
6.2 西北地区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
6.2.1 国家教育投资
6.2.2 县乡财政状况
6.2.3 农民职业培训
6.2.4 农村科技投入

第7章 制度变迁与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
7.1 中国制度变迁的界定
7.1.1 诱致性制度变迁
7.1.2 强制性制度变迁
7.2 中国制度变迁历程
7.2.1 宏观经济制度变迁
7.2.2 城市经济制度变迁
7.2.3 农村经济制度变迁
7.3 制度变迁中的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
7.3.1 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理论框架
7.3.2 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理论分析
7.4 制度变迁对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
7.4.1 产业偏向影响
7.4.2 城市偏向影响
7.4.3 区域偏向影响
7.4.4 公共品供给偏向的影响

第8章 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8.1 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8.1.1 发展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工业化
8.1.2 户籍制度创新:城乡居民一体化
8.1.3 农地制度创新:农地产权农户化
8.1.4 教育制度创新:农村教育法制化
8.2 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机制创新
8.2.1 提升农业人力资本积累效应
8.2.2 扩展非农业人力资本积累途径

第9章 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案例分析
9.1 县域情况简介
9.2 "三农"概况
9.2.1 概况
9.2.2 问题
9.3 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思路
9.3.1 统筹城乡建设规划
9.3.2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9.3.3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
9,3.4 统筹城乡劳动就业
9.3.5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
9.3.6 统筹城乡社会管理
9.3.7 统筹城乡市场体系
9.4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系列措施
9.4.1 围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的农业综合收入
9.4.2 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农民转移产业环境
9.4.3 围绕旅游业扩大第三产业就业容量
9.4.4 围绕民营经济疏通农民非农就业路径
9.4.5 围绕居民素质加强教育体系建设
9.4.6 围绕产业特征推进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9.4.7 围绕卫生环境健全医疗服务体系
9.4.8 围绕改善民生解决农民实际利益问题

第10章 结论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研究设想
10.2.1 研究不足
10.2.2 进一步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