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Excel统计分析与应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21126901
  • 作      者:
    张联锋,蒋敏杰,张鹏龙等编著
  • 出 版 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Excel 2007是目前市场上最强大的电子表格制作软件,它不仅能将整齐、美观的表格呈现给用户,还能像数据库操作一样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各种复杂的计算,是表格与数据库的完美结合。<br>    《Excel统计分析与应用》一共分为17章,为读者详细讲解了Excel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内容包括Excel 2007的基础知识,Excel 2007数据管理的功能,描述性统计分析,数据分组与频数统计,抽样与随机数发生器,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解不确定值,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专业统计分析,VBA与宏的使用,并在前16章的基础上,第17章通过Excel在经济管理、自然学科、社会科学、医学和调查分析中的应用,让读者理解和掌握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综合应用。<br>    读者对象:由于本书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讲述方法,内容丰富,结构安排合理,企业中的经营预测者与决策者,财会、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等部门的工作者,经济管理部门或政府的广大工作者都可将本书用作参考书。同时,本书还可供大专院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MBA学员作参考。
展开
目录
第1章  Excel 2007基础知识<br>1.1  Excel 2007的特点<br>1.2  Excel 2007的安装<br>1.3  Excel 2007的启动与退出<br>1.3.1  Excel 2007的启动<br>1.3.2  Excel 2007的退出<br>1.4  Excel 2007的工作界面概况<br>1.4.1  Office 按钮<br>1.4.2  快速访问工具栏<br>1.4.3  标题栏<br>1.4.4  功能区<br>1.4.5  状态栏与显示模式<br>1.5  Excel 2007功能区的设置<br>1.5.1  功能区的最小化及还原<br>1.5.2  自定义快速访问工具栏<br>1.5.3  在功能区下方显示快速访问工具栏<br>第2章  Excel 2007的数据管理<br>2.1   Excel 2007的工作簿与工作表<br>2.1.1  工作簿的创建与保存<br>2.1.2  工作表的插入、删除和重命名<br>2.1.3  修饰工作表<br>2.2  数据的输入<br>2.2.1  数值、文本、日期或时间的输入<br>2.2.2  自动填充数据<br>2.3   数据的编辑<br>2.3.1  插入单元格、行或列<br>2.3.2  清除或删除单元格、行或列<br>2.3.3  移动或复制单元格<br>2.3.4  查找和替换数据<br>2.4   Excel 2007函数基础<br>2.4.1 公式的引入<br>2.4.2  运算符及优先级<br>2.4.3  函数的输入<br>2.5   图像基础知识<br>2.5.1  Excel 2007图表的分类<br>2.5.2  创建图表<br>2.5.3  图表类型的转换<br>2.5.4  设置图表布局及样式<br>2.5.5  格式化背景墙<br>2.6  上机题<br>第3章  描述性统计分析<br>3.1  描述集中与离中趋势的统计量<br>3.1.1  算术平均值<br>3.1.2  几何平均值<br>3.1.3  调和平均值<br>3.1.4  众数<br>3.1.5  中位数<br>3.1.6  方差与标准差<br>3.2  描述总体分布形态的统计量<br>3.2.1  偏度<br>3.2.2  峰度<br>3.3  使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描述统计分析<br>3.3.1  数据分析工具加载<br>3.3.2  使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描述统计分析<br>3.4  上机题<br>第4章  数据分组与频数统计<br>4.1  数据分组<br>4.1.1  数据分组的概况<br>4.1.2  分组标志的选择<br>4.1.3  分组界限的确定<br>4.2  频数统计<br>4.2.1  单项式分组的频数统计<br>4.2.2  组距式分组的频数统计<br>4.2.3  频数统计直方图<br>4.3  上机题<br>第5章  抽样与随机数发生器<br>5.1  抽样<br>5.1.1   抽样方法的实现<br>5.1.2   按周期抽样<br>5.1.3   随机抽样<br>5.2  随机数发生器<br>5.2.1   随机数发生器的实现<br>5.2.2   均匀分布随机数<br>5.2.3   正态分布随机数<br>5.2.4   伯努利分布随机数<br>5.2.5   二项分布随机数<br>5.2.6   泊松分布随机数<br>5.3  随机数产生的函数实现<br>5.3.1   生成某个区间的随机实数<br>5.3.2   生成某个区间的随机整数<br>5.4  上机题<br>第6章  几种重要分布<br>6.1  二项分布<br>6.1.1   计算二项分布的概率<br>6.1.2   使用二项分布函数<br>6.1.3   二项分布的概率分布图与累积概率分布图的绘制<br>6.2  泊松分布<br>6.2.1   使用泊松分布函数<br>6.2.2   泊松分布的概率分布图的绘制<br>6.3  正态分布<br>6.3.1  使用正态分布函数<br>6.3.2   正态分布密度图和正态分布图的绘制<br>6.4  上机题<br>第7章  参 数 估 计<br>7.1  参数估计概述<br>7.1.1  参数估计的分类<br>7.2.2  评价参数估计的标准<br>7.2  总体均值的估计<br>7.2.1  总体方差已知情况下的估计<br>7.2.2  总体方差未知且为小样本情况下估计<br>7.2.3  总体方差未知且为大样本情况下估计<br>7.2.4  总体均值之差估计<br>7.3  总体方差的估计<br>7.3.1  总体方差的估计<br>7.3.2  总体方差比的估计<br>7.4  上机题<br>第8章  假 设 检 验<br>8.1  单个样本的假设检验<br>8.1.1  总体方差已知,关于均值的检验<br>8.1.2  总体方差未知,关于均值的检验<br>8.1.3  总体均值已知,关于方差的检验<br>8.1.4  总体均值未知,关于方差的检验<br>8.2  双样本假设检验<br>8.2.1  z检验:双样本均值差检验<br>8.2.2  t-检验:双样本等方差检验<br>8.2.3  t-检验:双样本异方差检验<br>8.2.4  t检验:平均值的成对二样本分析<br>8.2.5  F-检验:双样本方差<br>8.3  单尾检验<br>8.3.1   样本均值的单尾检验<br>8.3.2   样本方差的单尾检验<br>8.4  非参数检验<br>8.4.1  单样本检验<br>8.4.2  两样本检验<br>8.5  上机题<br>第9章  方 差 分 析<br>9.1  单因素方差分析<br>9.1.1  单因素方差分析<br>9.1.2  方差分析表<br>9.2  双因素方差分析<br>9.2.1  无重复的双因素方差分析<br>9.2.2  可重复的双因素方差分析<br>9.3  上机题<br>第10章  相 关 分 析<br>10.1  相关分析概述<br>10.2  简单相关分析方法<br>10.2.1  描述简单相关分析的方法<br>10.2.2  使用散点图进行简单相关分析<br>10.2.3  使用EXCEL函数进行简单相关分析<br>10.2.4  使用相关系数数据分析工具进行简单相关分析<br>10.2.5  利用协方差进行简单相关分析<br>10.3  多元变量相关分析方法<br>10.3.1  描述多元变量相关分析的方法<br>10.3.2  利用多元相关系数进行多元变量相关分析<br>10.3.3  利用多元协方差进行多元变量相关分析<br>10.4  等级数据的相关分析<br>10.4.1  描述等级数据相关分析的方法<br>10.4.2  利用等级相关系数进行等级数据相关分析<br>10.5  上机题<br>第11章   回 归 分 析<br>11.1  使用趋势线进行回归分析<br>11.1.1  绘制散点图<br>11.1.2  添加趋势线<br>11.1.3  分析趋势线的参数<br>11.2  使用回归函数进行回归分析<br>11.2.1  计算回归分析系数<br>11.2.2  使用回归分析函数的数组形式<br>11.2.3  计算回归参数<br>11.3  使用回归分析工具进行回归分析<br>11.3.1  加载回归分析工具<br>11.3.2  使用回归分析工具进行回归分析及回归结果分析<br>11.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br>11.4.1  多元线性回归系数的求解<br>11.4.2  多元线性回归的统计检验<br>11.4.3  使用回归函数进行多元回归<br>11.4.4  使用回归分析工具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br>11.5  上机题<br>第12章  时间序列分析<br>12.1  时间序列分析概述<br>12.1.1  时间序列的建模<br>12.1.2  时间序列的组成成分<br>12.2  时间序列的移动平均<br>12.2.1  简单移动平均法<br>12.2.2  趋势移动平均法<br>12.3  时间序列的指数平滑<br>12.3.1  加权系数的确定<br>12.3.2  一次指数平滑法<br>12.3.3  二次指数平滑法<br>12.4  上机题<br>第13章  解不确定值<br>13.1  模拟运算表<br>13.1.1  单变量模拟运算表<br>13.1.2  双变量模拟运算表<br>13.2  单变量求解<br>13.2.1  目标搜索<br>13.2.2  求解非线性方程<br>13.3  方案管理器<br>13.4  规划求解<br>13.4.1  规划求解简介及其安装<br>13.4.2  规划求解一般流程中的参数设置<br>13.4.3  规划求解中的其他设置<br>13.4.4  规划求解操作<br>13.5  上机题<br>第14章  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br>14.1  数据透视表<br>14.1.1  数据透视表的创建与清除<br>14.1.2  数据透视表的编辑<br>14.1.3  数据显示格式的设置<br>14.1.4  通过数据透视表分析数据<br>14.2  数据透视图<br>14.2.1  数据透视图的创建与清除<br>14.2.3  数据透视图的编辑<br>14.2.4  通过数据透视图分析数据<br>14.3  数据透视表统计应用<br>14.4  上机题<br>第15章  利用Excel 2007实现专业统计分析<br>15.1  聚类分析<br>15.1.1  聚类分析的依据<br>15.1.2  聚类分析的方法<br>15.1.3  聚类分析的应用<br>15.2  判别分析<br>15.2.1  判别分析的距离判别法<br>15.2.2  判别分析的应用<br>15.3  上机题<br>第16章  Excel中的宏和VBA<br>16.1  Excel中的宏<br>16.1.1  Excel宏简介<br>16.1.2  宏的录制<br>16.1.3  宏的运行<br>16.1.4  编辑宏<br>16.2  Excel中的VBA<br>16.2.1  VBA简介<br>16.2.2  VBA的操作界面<br>16.2.3  VBA语法简介<br>16.2.4  VBA应用实例<br>16.3  上机题<br>第17章  EXECL综合案例操作<br>17.1  Excel在经济管理科学中的应用<br>17.2  Excel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br>17.3  Excel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br>17.4  Excel在医学中的应用<br>17.5  Excel在调查分析中的应用<br>17.6  上机题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