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1972年发表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为了训练的目的,一个人的理智认识方面已经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其他的方面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视……”为了科学研究和专门化的需要,许多青年原本应该进行的充分而全面的培养被弄得残缺不全。当今的高等教育日益专门化和职业化,学生虽然在某一领域更加专、精,但其对事物和社会的整体认识被割裂了。同时,往日宁静单纯的校园被社会上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裹挟着,变得浮躁而匆忙,使得学生没了恬淡闲适的优雅,没了仰望星空的精神,没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担当。因此,为学生开辟一片心灵的诗意栖息地就变得愈加迫切和必要。让学生停下匆匆的脚步,走出窄窄的专业隧道,克服浮躁的心态.解放囿于功利的心灵,仰望星空、思考人生,探求生活的本质和事物的真谛,了解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
为此,暨南大学开设“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以下简称“讲堂”),让学生有一个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一个心灵憩息的去处。“讲堂”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改善思维,提高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和审美情趣”为宗旨,延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和社会贤达,如王蒙、李敖、王赓武、韩少功、毛佩琦、秦晖、朱学勤、徐勇、李家同、葛剑雄、贺卫方、汪国真、王岳川、郑也夫、孙立平、郑永年、王逸舟、胡百精、胡野秋、贺铿、许纪霖、邵宗海、陈一筠、龚鹏程、赵玲玲、熊丙奇等莅校演讲。
“讲堂”现在不仅是暨南园知名的校园文化品牌,也是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我校学子传道、释疑、解惑的平台。众多名家带来了内容精彩、题材多样的讲座:有对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警醒学生要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有对中国历史变迁的分析,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有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深入解读,分析其中的生命精神和哲学智慧;有对人类命运的忧思,教导学生永怀悲天悯人的情怀;有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理性探析,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现实,理性思考;有对当代婚恋观的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讲座或分析缜密,或妙语连珠,或醍醐灌顶,或鞭辟入里,或沁人心脾,让学生享受到一场场精神的盛宴。
学生徜徉在文学、艺术、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新闻等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知识海洋中,探析社会热点问题以及那些“历万古而常新”的永恒话题,理解人生和社会;通过聆听著名专家、学者的讲座,领略大师的学识涵养、人格魅力,使自己的思想、灵魂得到潜移默化的濡染,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听讲座已成为众多暨南学子的一种习惯,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诚如学子们所言,“图书馆在左,讲堂在右,时时伴随在我求学之路的两旁,让我的心灵充满温暖和力量”;“每场讲座结束之后,小小的笔记本上都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我对每一场讲座的认识和感悟,记录着自己的每一次成长”;“正是通过不同的诠释,我们学会了思辨,不盲从主流,不偏执陈见,有自己的主见和立场”。学子们的心得既是对“讲堂”的肯定,也是我们进一步办好“讲堂”的动力。
思想是无价的,是永恒而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让更多的读者领略到名家的学术思想和人格魅力,《闻道: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讲演集(第1辑)》将“讲堂”的一些精彩讲座视频整理成文字结集出版,以飨读者。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