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从沸腾到癫狂:泡沫背后的中国房地产真相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674108
  • 作      者:
    袁一泓著
  • 出 版 社 :
    山西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袁一泓,笔名李一戈,财经观察家,房地产独立评论家,资深媒体人士,知名财经专栏作家,从事产业、财经和房地产报道逾16年,曾为中国房地产报副主编,现为21世纪经济报道地产新闻总监。坚信 “只有将这一代的年轻人,从沉重的房价奴役下解放出来,还给他们自由而非禁锢的心灵,还给他们创新而非等待的向往。解放年轻人,就是解放一个民族,就是解放一个时代。

 

展开
内容介绍
  从2005年开始,数年来资产价格的暴涨,迅速拉开了社会成员之间的距离。住房数量俨然重新定位了人们的社会经纬。
  不断高企的房价,改变了两代人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我们看到80后刚参加工作就遇到房价暴涨,要买房不得不透支父母毕生的积蓄;有些人房租都付不起,有些人却可以全款数千万买房;追求速富成为理所当然;公务员本是人民中的一员,却享有普通人不曾有的优先权……
  在现今中国,被地产绑架的不只是普通老百姓。不论穷和富,不论官与商,每个人都被裹挟其中,没人能置身事外。房价不断暴涨,民众巨大失落,在这个过程中,地产商被谩骂、被妖魔化,GDP被地产捕获,银行被绑上战车,房价越调越涨。
  在这个市场中,有人唱涨,有人唱空,围绕房地产,舆论乱象横生。房价不断上涨的根源到底是什么?保障房能否重划房地产版图?多年调控为何遏制不住房价?谢国忠预言的房地产泡沫破灭是否会实现?未来房价趋势将如何演绎?
  在这纷杂的声音里,本书发出理性之声。揭示影响房价的四大根源,剖析房价未来十年的走势,直指复杂问题的本质,给广大普通置业者以最可靠的地产分析,最理性的趋势预测,最实用的购房指导。
展开
精彩书摘
    2010年12月初的一天,一位年轻人落落大方地走进了东二环某项目的售 楼处。这个出生于1990年的在校大学生,在4份购房合同上潇洒地签下了自 己的名字。4套商铺,总价超过5 000万元,全款付清。年轻人持有北京市的 身份证。 聪明如你,已经想到,小伙子是个“富二代”。我跟朋友闲聊时讲起这 个故事,他说:这算什么,我还知道,有刚刚2岁的孩子,就和父亲的名字 一起出现在别墅的房产证上。听到这些,人们流露出的多是羡慕或嫉妒,但 我还看到了别的东西,譬如奴役。 另外一个大学刚毕业两年的朋友,2010年9月还在四处看楼。恋爱几年 的两个年轻人,已在考虑结婚的事。而结婚,按照大多数国人的想法,最好 是在属于自己的房子里。他们两人中的一位可以部分依靠父母,另一方的父 母却无法提供资助。 以上两个案例印证了链家地产市场研究中心与光大银行合作发布的一份 《北京市二手房贷分析报告》:近几年,北京购房人的年龄呈逐年下降趋势 ,首套房贷者的平均年龄从2007年的34岁,一路下降到2010年的27岁。我个 人认为,此数据还可以援引到新房市场,并扩展到其他城市。 报告还引用“国际惯例”说,日本和德国首次购房者的平均年龄为42岁 ,美国52%的首次购房者年龄为31岁。而据英国抵押贷款协会2010年8月公布 的调查显示,过去5年,英国首次购房者的平均年龄由33岁上升到37岁。 两位曾在美国长期留学回来创业的朋友,在不同的场合向我描述了几乎 相同的路径:即使是家境富裕的美国人,大学毕业后也是自己租房住,30多 岁后在郊区买套房,有条件时卖掉郊区房,搬回城里,退休时把房子卖掉, 住到敬老院去。 富裕程度远不如英美的中国人,有着完全迥异的住房消费习惯。只要有 条件,我们一定要先买房。正如上面两位“海归”朋友所说,在美国或英国 买房的中国人,平均年龄一定低于其他国家的人。中国人讲“安土重迁”, 表面上是说守着那块土地不愿走,但真正的意思是守着土地上的房子,没房 子,你守着块空地做什么? 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有房才觉得安全,不管是生于斯长于斯,还 是到了英伦三岛或新大陆,都是如此。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或者说文化传 统的一部分。你即使不能表示尊重,至少不能嘲笑,不能鄙视。 非得拥有住房的传统习惯,能不能改变?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原 副司长束克欣曾经说,不一定非得买房,可以租房嘛。任志强和博鳌论坛秘 书长龙永图等也提出过相似观点。他们的待遇相同:被网友骂得体无完肤。 其实道理大家都懂,但不能说出来。挑战一种强大的集体无意识,就跟堂· 吉诃德挑战风车一样,挨骂是小事,跟你决斗都是可能的。 所谓文化传统,至多构成一种心理预期,付诸行动得有支付能力。按照 上面那个报告的说法,申请首套房贷的人平均年龄是27岁,以目前的总房价 ,我相信绝大多数年轻人自己没有支付首付的能力。他们需要父母资助,俗 称“啃老”。 做父母的都差不多,儿女结婚、买房,父母都愿意倾囊而予。这些年, 普通人家的孩子,30岁以前买房,首付多是父母资助,这是普遍现象。少数 人在大学时就创业淘到了第一桶金,或者就业到了垄断企业而且升得又快, 自己有能力买房,是特例。 没有能力却非要买房,还把父母的养老钱也给支取了,做儿女的忍心吗 ?答日:是现实逼迫的。当然这是指房价一直上涨的现实。一位看过上述报 告结论的朋友就跟我说,27岁买不起房,37岁就更买不起。不是不相信自己 的收入会增长,而是更相信自己的收人永远也涨不过房价。所以,没有条件 创造条件也要买房,哪怕是榨干父母所有的积蓄。 2010年国庆假期以后,也就是第二波调控以后,上海有两位朋友还是要 买房,来问我的意见。我劝他们观望两三个月,政府不是又加重调控了吗, 难道你不相信政府能管得住房价?其中一位说:我倒是愿意相信,但市场不 相信啊。10月7日上海公布的实施细则跟北京4月30日公布的差不多,但8月 以后北京不是同样又出现疯抢潮了?我本来还想说房产税什么的话,但被噎 回去了。 我能够想象得到,从此以后,和我们一样,他们两对年轻人,勤勤恳恳 、战战兢兢地工作,只为了按时还那份月供。这是一种被奴役的状态,做房 子的奴仆,也有一种白痴似的自我满足的快乐。 但是,且慢,如果说普通家庭及其子女提前贷款买房,做房奴,是不得 不处于一种被房子奴役的状态,那么,“富二代”及其父辈全款买房,如此 自由如此轻松,我为何也说在他们那里看到了奴役呢? 富人们,买了一套又一套房,因为他们有那么多钱,实在不知道该怎么 花。股票会让资产缩水一半,艺术品市场到处是赝品自己又不懂,黄金最多 买个十几公斤。还是买房好,储钱多,缩水一半、成为赝品的概率很低,增 值的概率却比较高。结果,这些房子就像欧仁·尤奈斯库话剧《椅子》里的 椅子,将他们给堆在了里面。 “富二代”买了多套房子,或者像开头那位年轻人那样买了4套商铺, 他们知道,今生无需做任何事情,也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云游世界。 他们中的一部分,会接过父亲的产业,将它发扬光大或者任其在手里败落; 另一部分,却会选择被房子豢养的生活方式,就像中世纪仰仗贵族妇女生活 的骑士。这就是一种奴役状态。 还有一些人群,曾经自称为人民的公仆,其实是权力的奴仆。而权力, 在这个时代已经越来越沦为物质和金钱的装饰品,所以,权力的奴仆也就成 了物质和金钱的奴仆。不过,他们似乎都很乐意这么做。在房地产高歌猛进 的时代,物质和金钱往往是房地产的一般等价物,于是,他们都成了房地产 的奴仆。房子和房地产,我简称为地产(别跟我较真,习惯了就好)。 P3-5
展开
目录
序  浮云里的神马(冯仑)
自序
第一章  人民被地产奴役
第1节  80后的未来
第2节  甘愿做房奴却没有资格
第3节  公务员也是人民中的一员
第二章  地产商阶层的崛起
第1节  在愤怒的谩骂声中成长
第2节  没有1998年房改就没有潘石屹的今天
第3节  资本市场成就一批超级地产富豪
第三章 被地产捕获的国内生产总值
第1节  为什么要救地产?
第2节  像网瘾一样的土地财政依赖症
第3节  根子在于土地招拍挂制度
第四章 银行被绑上了战车
第1节  银行家对地产商说:如果你病了我就请人伺候你
第2节  以金融安全的名义
第3节  货币!货币!货币!
第五章  保障房重划中国房地产版图
第1节  保障房建设已成为2010年~2011年的政治任务
第2节  数千亿的资金缺口:银行是否愿意贷款?
第3节  2011年~2012年:地方政府需花血本建保障房
第4节  2012年保障房或占住宅市场半壁江山
第5节  以公租房替代经济适用房?
第六章  多年调控为何遏制不住房价
第1节  调控:不能说失败但很难说成功
第2节  决定房价上涨的四个关键因素
第3节  中国楼市何时崩盘?
第4节  调控中受伤的地产商
第七章  人民呼唤铁腕 
附录1  地产大佬创业史 
一、宋卫平:豪阔如风
二、许家印: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三、张力、李思廉:这对搭档何时分手
四、有硬度的黄文仔
五、朱孟依只是个传说
六、黄怒波:诗人在资本家的翼护下歌吟
七、吴亚军:我唯一的爱好是工作
八、王健林:后来居上的“老大”
九、易小迪:简朴的力量
十、2004年以前的孙宏斌
附录2  房地产调控大事记(1998~201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