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吕思勉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6061798
  • 作      者:
    吕思勉著
  • 出 版 社 :
    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大家小集:吕思勉集》选录吕思勉作品六十八篇,其中近一半是论史、论文、论学的小文章,另一半是讨论社会改革以及游记、回忆、自述等文章。这些有别于高头讲章的小品,包含了作者对人对事的一些看法,透露出作者生活、思想中为人忽视的一些方面;且通俗易懂,文情并茂,平心静气的叙述中,却含有一种深切的哲理。
展开
精彩书摘
    因不能还都而蒙受极大的损失的,历史上最早可考的,便要推东周。东周平王元年,为西元前770年,下距秦始皇尽灭六国的前221年,凡五百四十九年,其时间不可谓不长。西周之世,西畿应为声明文物之地,然直至战国时,论秦者尚称其杂戎狄之俗,在秦孝公变法自强以前,因此为东方诸侯所排摈,不得与于会盟之列,可见西周之亡,西畿之地,遭受破坏的残酷。当西畿未失之时,周朝合东西两畿之地,犹足以当春秋时之齐、晋、秦、楚,此其所以在西周时,大体上,能够维持其为共主的资格。到西畿既失之后,形势就大不相同了。昔人论周之东迁,恒以为莫大之失策,诚非无所见而云然。
    三代以下,秦朝运祚短促,自不会有还都之事。前汉二百十年,亦始终未能移都。莽末大乱,后汉光武起,不光复旧物而建都洛阳。这就继承汉的基业说,也可以说是未能还都。光武所以不都长安,大概因赤眉乱后,三辅之地,破坏得利害了,修复迁移,所费太巨之故。这未尝非爱惜民力之意,然通前后而观之,则光武的不能还都,中国在国势上,实颇受到损失。中国在前代,建国的重心,实在黄河流域。当这时期,能向西、北两方面拓展,则规模远大,而国势可以盛强,若退居河南,徒和当时富力的重心山东相联络,则未免易即于晏安,而国势亦渐以陵替。这一点,近人钱宾四君考论得最为深切著明,详见其所著之《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本。
    ……
展开
目录
上辑
中国古代政治的特点
帝制成功君政废坠
兵备的废弛与外族的入侵
论南北民气之强弱
文明民族何以反被野蛮民族所征服
历史上之迁都与还都
南京为什么成为六朝朱明的旧都
东洋史上的西胡
论法家
论汉代的刺史
四史中的谷价
论王莽改革
为魏武帝辨诬
赤壁之战的真相
为魏延辨诬
论宋武帝与陈武帝

入近世期以前中国的情形
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近代政治思想发展的背景
从章太炎说到康长素梁任公
什么叫民族
中国民族精神的发展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拓殖
怎样复兴中国民族

史籍举要
史学及其演进趋势
史学上的两条大路
旧时史学的弊病何在
现代史学的宗旨
研究历史的方法

下辑

中国古代文学概说
评刘向《谏起昌陵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