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元代绘画艺术鉴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6825239
  • 作      者:
    欧阳云编著
  • 出 版 社 :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美术是华夏民族的聪慧与创造力最集中的表现之一,并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华夏文明在古典文化艺术领域的最高水准。远古壁画的神秘古朴,楚汉帛画的浪漫恢宏;魏晋佛画的绚灿庄严;隋唐界画的精湛瑰丽;五代山水的雄伟悠远;宋朝笔墨的飘逸出尘;元朝梅石的清秀隽雅;明清松竹的豪纵古拙;近代绘画的百花齐放……中国的艺术家用任意挥洒的笔墨构筑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世界。
  《元代绘画艺术鉴赏》是“中国历代绘画珍品鉴赏”丛书之一。
  《元代绘画艺术鉴赏》选择了大量元代的著名作品,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详尽地介绍了绘画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将作品与其创作背景、艺术风格、画家生平等有关资料进行有机的结合,图文并茂、文图互补,使读者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对这些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索,既可作为普通读者了解绘画艺术,提升自身审美能力的读物,又可作为书画爱好者临摹学习的辅助教材。

 

展开
精彩书摘
  高克恭 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相互斗争和融合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在元代,由于蒙古贵族占据统治地位,少数民族艺术家格外受重视,因此,他们的才华得以充分显露。他们的艺术创作活动,在丰富了元代的艺术宝库的同时,也为汉族画家的艺术活动提供了合适的环境。
  高克恭(1248—1310),字彦敬,号房山,大都(今北京)房山人。祖籍西域,属色目人。祖父时已与汉族通婚。
  其父高嘉甫偕家来燕,遂为房山人。高嘉甫对儒家经典及程朱理学颇有研究,曾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器重。高克恭弟兄五人,他排行老大,从小得父亲指教,“于经典奥义,靡不口诵心研,备极原委,识语弘深”。高克恭从小就打下了牢固的汉学基础,他27岁时(1274)步入仕途,当时元朝尚未统一中国。1275年,他由京师贡补工部令史、户部主事。至元二十二年(1285)除河南道提刑按察司判官。至元二十四年(1287)为监察御史。至元二十五年任右司佥都事。时奸相桑哥用事,期思克恭附己,但高刚直不阿,不可以权势慑。于至元二十六年(1289)被遣使江淮省考核簿书。高办事公允,注意结交江南文士。至元二十九年(1290)回京,授兵部郎中。
  未几,桑哥伏诛。高又为左右司郎中,恰值江淮间一批儒生的户籍定不下来,“公至,则败以儒籍占者,皆定为户。士得自拔虻隶,皆感激泣下。凡旧政之不便于民者,一切罢去。”大概在这期间,他向朝廷推荐了汉族文人敖继翁、邓文源、陈康祖、倪渊、姚式等五俊,为缓和蒙汉关系,促进蒙汉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成宗元贞元年(1295)迁山西河北道廉访副使,大德元年(129‘7)擢升南行台治书侍御史。大德三年为工部侍郎,五年授吏部侍郎,八年(1304)改刑部侍郎,后又升刑部尚书兼大名路总管(均为正三品)。至大三年(1310)春还京师,客城南,未及人觐,身染重病,于阴历九月初四病死在家中,享年六十三岁。
  高克恭为元朝的兴旺奔波忙碌了一生。因他从小受汉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理解知识分子,以他特有的身份,力所能及地为知识分子办过一些好事,结交了不少文士,他也从中取得不少教益。
  高克恭政事余暇,喜爱艺术,诗书画均有较深造诣。尤其是绘画,山水初学米芾父子,后学董源、巨然、李成,合诸家之长,自成一格,被推崇为“当代第一”。墨竹学王庭筠,并吸取赵孟颊、李衍等人之长。尝称:“子昂(赵孟頫)画竹神而不似,仰宾(李衍)画竹似而不神,其神而似者,吾之两此君者也。”作品元气淋漓,天真烂漫,与赵孟頫有“南赵北高”之称。画艺得到赵孟頫、李衍、柳贯、邓文原等人的赞许。
  朱德润评价说:“高侯画学,简淡处似米元晖,丛密处似僧巨然,天真烂漫处似董北苑,后人鲜能备其法者。”从传世作品可以看出,高克恭的山水画是融合了二米的墨韵与董、巨的笔法,似董、巨而去其繁,似二米而强其骨,做到了笔墨并重,气骨俱佳。郭熙讲:“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云烟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云烟而秀媚。”高克恭正是把这几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所以他的作品显得秀媚华滋,沉雄博大,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高克恭在山水画创作中对表现江南烟雨景致,十分感兴趣,其原因据他自己说是由于从小生长在北方,后来有机会到杭州去做地方官,深为江南的自然景色所陶醉,于是政事余暇,以作画遣兴,这自然是一个方面。他结交的多是江南文士,这对他的艺术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艺术上的时代精神发生变化,南宋院体的刻画之习不适合文人抒情遣兴的需要,故有元一代南派绘画传统得以发扬光大。但他毕竟是北方少数民族出身的人,具有南方文人所不具备的气质与情怀。正是这主客观的结合,使得他的山水画能将南北风范铸成一个整体,淹润中见雄放,姿媚中显风骨的特色。现存作品有《青山暮霭图卷》《云横秀岭图》《春山晴雨图》等。
  《青山暮霭图卷》,绢本,淡设色画,山势空濛,得烟雨初晴积霭欲开之状。墨青晕天,下衬霞气,朱碧照射,山作大点子皴,岸半烘云锁截,空灵不滞。下长坡略皴点,淡绿染点叶树一林,高可四寸。中间粗笔大墨写屋三四间,绝有士气。自题诗日: “青山半晴雨,色现行云底。
  佛髻欲争妍,政恐勤梳洗。” 赵孟頫题诗赞曰:“芦汀动江色,山翠护云衣,如何干载后,再有米元晖。”此画深得米氏云山神韵,只是将水墨与青绿相结合而已。
  《云横秀岭图》,绢本,淡设色。画主峰矗立,群山环峙,林木茂密,白云缭绕,山顶以青绿点苔,使景致越发显得蓊郁秀丽。近处的溪水缓坡与远处的危峰流云相对照,使作品的意境更加清旷幽邃。
  《春山晴雨图》,绢本,淡设色。手法与《云横秀岭图》如出一辙。所不同的是此画境界更为开阔,用笔更为松秀,树法更加简率,皴点勾勒更见书法功力。据李衍题识,作于大德二年(1299)。高克恭时年53岁。此图描写春山雨过之后的景观气象,烟云流润,枝叶舒展,青翠欲滴。在表现手法上,近处景物画得繁茂细致,远处的景物画得简洁概括。前景笔墨浓重,中景笔墨轻淡,层次分明。画面右下部取山之一角,上有松柏杂木相间。松柏形象高大挺拔,比肩竦立,杂木则倚侧倾斜,衬托其下,形成艺术上的对比。
  坡石皴染结合用笔较为方硬。
  松针以浓墨顺其长势勾出,不根根见笔,仅取其势。杂木树叶,靠近松柏者以中锋圆笔竖点,略施晕染,旁边两株树干交错,以侧锋横点树叶,兼施水墨晕染。这样处理,一方面使树种明显有别,另一方面也见出技法的丰富多变。画面左半部,在山坡丛林间有溪水流出,使画面境界顿觉开阔。远树淹没于云烟间,远山隐映于烟霭里,最远之山仅用淡墨画出山巅,主体没于云海之中。
  给人以江山无尽,意境幽邃之感。
  善于运用云烟渲染气氛,是高克恭山水画的突出特点。
  烟云在他的笔下变化万千,形态各异,或舒缓飘逸,或汹涌奔突,或薄如柔纱,或厚如团絮,张天铴题高克恭《青天白云图》云:“仙人胸有琅歼树,吐作千峰落毫素。峰上苍苍一尺天,峰下云行亦无数。
  回忆曾为天帝客,家在白云深处住。白云随龙飞出山,我亦攀龙蹑云路。青山笑人不早归,大笑龙为云所误。” ……
展开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遗民画和士大夫画
赵孟頫
管道昇
龚开
钱选
高克恭
李衍
任仁发
第二章 山水画
朱德润
唐棣
曹知白
盛懋
第三章 元四家
黄公望
王蒙
倪瓒
吴镇
第四章 花鸟画
柯九思
王冕
郑思肖
赵孟坚
第五章 人物画
王绎
刘贯道
张渥
颜辉
第六章 界画
王振鹏
李容瑾
何澄
第七章 壁画
永乐宫壁画
水神庙壁画
青龙寺壁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