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明代绘画艺术鉴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6825246
  • 作      者:
    欧阳云编著
  • 出 版 社 :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美术是华夏民族的聪慧与创造力最集中的表现之一,并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华夏文明在古典文化艺术领域的最高水准。远古壁画的神秘古朴,楚汉帛画的浪漫恢宏;魏晋佛画的绚灿庄严;隋唐界画的精湛瑰丽;五代山水的雄伟悠远;宋朝笔墨的飘逸出尘;元朝梅石的清秀隽雅;明清松竹的豪纵古拙;近代绘画的百花齐放……中国的艺术家用任意挥洒的笔墨构筑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世界。
  《明代绘画艺术鉴赏》是“中国历代绘画珍品鉴赏”丛书之一。
  《明代绘画艺术鉴赏》选择了大量明代的著名作品,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详尽地介绍了绘画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将作品与其创作背景、艺术风格、画家生平等有关资料进行有机的结合,图文并茂、文图互补,使读者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对这些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索,既可作为普通读者了解绘画艺术,提升自身审美能力的读物,又可作为书画爱好者临摹学习的辅助教材。

 

展开
精彩书摘
  唐寅 在吴门的自由气氛中,能够接纳一些和社会礼法相抵牾的艺术家。“吴中四才子”之一的唐寅,就是这类典型人物。
  唐寅(1470—1523),初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六如居士等,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早年发愤读书,弘治十一年(1498)得中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解元。弘治十二年赴京会试,谁料牵扯科场案遭受株连人狱。
  正德九年(1514)投奔江西宁王朱宸濠幕下,后发现朱宸濠有不轨之意,遂脱身返回苏州。两次遭际,使他绝意仕进,筑室于桃花坞,潜心诗文书画以终。坎坷的经历,形成他狂放不羁、玩世不恭的性格和行径,曾自刻图章“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唐寅诗文流畅通俗,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书法师赵孟頫,风格奇峭。绘画于山水、人物、花鸟、楼阁俱能。早年师事周臣,主要吸取李唐、刘松年的传统,后又与文徵明同为沈周学生。他师古而不泥古,又漫游名山大川,重视师法造化,兼之读书多、修养深、阅历广,故能脱出町畦,自呈风貌。其作品既有职业画家的严谨缜密,又具文人画家的清逸洒脱。
  唐寅晚年生活十分艰难,曾写诗自叹:“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作此诗时唐寅49岁,五年后,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就在贫病中离开了人间。
  唐寅约在30岁自京返吴后始跟周臣学画,直到40岁左右。年龄较小于唐寅的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记:“伯虎才高,自宋李营丘、范宽、李唐、马夏,以至胜国吴兴、王、黄数大家,靡不研解;行笔极其秀润缜密而有韵度,惟小弱耳。”此评可知唐寅画风的渊源。
  40岁以后,唐寅已脱出周臣门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风格。47岁时所作的《山路松声图》可作为标志之一。
  《山路松声图》是唐寅山水画代表作品之一。画中高山峻岭赫然在目,凌云古松迫人眉宇。山坳间流泉三叠,次第跌落,击石鸣涧,荡然平流。
  山间小道曲折隐现,路转峰回,幽然自远。叠泉旁,深壑间,有木桥飞架,有高士立在桥上袖手遐观。一童抱琴随后,令人想见古代隐者生活。
  右上角是画家本人的题诗: “女儿山前野路横,松声偏解合泉声。试从静里闲倾耳,便觉冲然道气生。” 此图山石画法,明显取法于宋人李唐、刘松年等人,但画家改变了李唐那种以侧锋挥扫、大块面的勾斫画法及锋芒毕露、刻峭壮拔的作风,变为以中锋(兼用侧锋)作细长线条的清劲皴法,并间以小面积的侧锋勾斫或点斫。随着山势变幻,或作长线直皴,或作曲线弧皴。皴笔细密遒劲,流畅娟秀,柔里含刚。在皴的基础上,以水墨晕染,使山峰于风骨奇峭中包孕着秀爽清润的雅逸之气。同时,画家常常在浓墨皴染的山石间留出道道空白,颇似版画中的刀迹,黑中存白,对比强烈,形象地表现出山石硬峭的质感,这是唐寅在技法上的独创。
  在章法上,画家常以高远法表现“连江叠啦,缀缀无穷”的山峦景色,用层层飞泉叠瀑将山峦一层层推高推远,造成幽深奇妙的画境。画中点景人物关系到全面的立意,虽小至寸余,但大多刻画精细,笔笔不苟。形神毕肖,呼之欲出,对作品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唐寅晚年的《春山伴侣图》《落霞孤鹜图》《西洲话旧图》《震泽烟树图》等,已从中年的峻拔变为平淡清逸,沈、文的文秀苍润风韵也存于 “水乳”之中。
  《春山伴侣图》全用水墨,只有一段衣袍点成了淡红色。图中曲栏映掩,杂树绽青,春山含笑,高山临流,给人以阳春日暖之感。山峦秀丽,皴以柔和的披麻,着意于水墨渲染,益见俊秀逗人,全图具有天真幽淡的意趣,题有七绝一首:“春山伴侣两三人,担酒寻花不厌频,好是泉头池上石,软莎堪坐静无尘。”唐伯虎在此画中以书法入画,以写代描,笔力雄强,造型优美。全画行笔挺秀洒脱,形象饶有韵度,具有秀逸爽放,天然无饰的艺术风貌。
  唐寅自谓诗画可以和文徵明争高低。凡其亲笔多标明自画。《落霞孤鹜图》是依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诗意所绘,图中峻岭、高柳、水榭、江岸密集于右侧,而在左侧展现晚晴的霞光,虚实相映,遂成妙制。作者以宋人法画垂柳,错落有致,俯仰生情,树丛间水榭临江,高人独坐,以“落霞孤鹜”为旨趣的诗情画意油然而生。山石皆湿笔长皴,勾斫相间,上方高岭山石淡皴,枝叶浓密,近景石隙间以双勾夹叶为苔,细节变化,故多趣致。图中有作者自识:“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鹜渺无踪。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表达了他对《滕王阁序》作者王勃的少年得志的羡慕和对自己坎坷遭遇的不平。
  唐寅的仕女人物极为精妙,从今存《唐伯虎全集》看,唐寅喜欢画历史故事,借古讽今,揭露社会的阴暗面,为本人遭遇鸣不平。所画古人有陶渊明、林和靖、韩熙载、白居易、吕蒙正、赵普、卢仝、秦淮海、吕洞宾等,还特别喜欢画古代的美人,尤其是在历史上曾经受蹂躏、受侮辱的女性。本意在借题发挥,不在美人本身。文徵明《题唐六如红拂妓》诗云:“六如居士春风笑,写得娥眉妙有神。展卷不禁双泪落,断肠原不为佳人。” 《王蜀宫妓图》是唐寅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画作。它取材于五代西蜀后主孟昶的宫廷生活,精心描绘了四个盛装宫妓的神貌情状,并题诗云:“莲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微,花柳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绿与争绯。” 显然,画家在对蜀主腐朽生活进行揭露和讽刺的同时,深切地抒发了自己对宫妓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唐寅仕女画法大致可分两种:一种线条细劲,设色妍丽;一种笔墨流动,挥洒自如。此作当属前者。全画线条如春蚕吐丝,精秀细劲,流转自然。设色妍丽明洁,富于变幻和节奏感。如画面中间有一正一背两个宫妓,近处背向者穿一件淡黄色长褂,与其相对者则穿颜色较深的花青大褂,这便在色彩上造成了强烈的对比,产生了醒目的艺术效果。
  其余部分的颜色也正是如此,或浓或淡,或冷或暖,或呼应或映衬,变化十分巧妙。画家刻画仕女面部时,往往画得柳眼樱唇,下巴尖俏,可能是当世的风尚所致。加之采用“三白”设色法,即以白粉烘染额、鼻、颊,对表现宫妓们弱不禁风的情态也产生了效用。
  总之,这幅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方面,都充分显示出画家的讽喻才华和艺术上的创新精神。
  墨笔人物《秋风纨扇图》是唐寅以仕女作比对自我身世的感叹。图中绘一妙龄少女,手持纨扇,面带忧寂,立于秋风之中。画上题诗日:“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唐寅的题诗借用了古老的典故,以扇寓人,讽刺趋炎附势之徒。唐寅一生才华横溢,但仕途落魄。因科场舞弊案被无辜牵连,蒙冤坐狱后,许多昔日向他求诗乞画的座上客,转而将他视若路人。家里变得 “僮仆据案,夫妻反目,归有狞狗,当门而噬”。唐寅饱尝世态炎凉的滋味,故对图中少女充满了同情和怜悯。其用笔细劲,构图简率,以萧瑟的背景来表现仕女孤立一人的神情,很有表现力。
  《枯槎鸲鹆图》又名《春雨鸣禽图》是唐伯虎水墨花鸟画中传世的精品。画中塑造了一只栖息枝头、昂首鸣春的八哥的优美形象。口喙用线条双勾,头和眼、背和腹、翅和尾、足和爪,均用大笔没骨涂染,略分浓淡,不以梳渲细密为工,却又形体准确,神态活灵活现、呼之欲出。树身用 “飞白”法,表现出树皮斑驳的质感;行草法画分枝,表现出细嫩的活力;梢头直上伸出纸外,线条拉得特别长,显得微微颤动,好像鸲鹆刚刚飞落梢头,十分生动。树身盘藤则用水墨阔笔,复以湿笔作介字点;写竹则笔墨酣浓,疏略跌宕。右上角有画家自识:“山空寂静人声绝,栖鸟数声春雨馀。”进一步点出山空人静、春雨鸣禽,把观者带进了一个忘我的审美境界。
  ……
展开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早期绘画
王履
戴进
吴伟
张路
汪肇
蒋嵩
王绂
夏昶
边景昭
姚绶
刘珏
朱瞻基
孙隆
林良
吕纪
李在
王谔
商喜
第二章 中期绘画
沈周
文徵明
文伯仁
钱毂
文嘉
居节
周臣
唐寅
仇英
杜堇
第三章 中后期绘画
陈淳
徐渭
周之冕
董其昌
蓝瑛
丁云鹏
陈洪绶
崔子忠
曾鲸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