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反传统的艺术革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6825055
  • 作      者:
    杨超编著
  • 出 版 社 :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反传统的艺术革命:现代主义美术》是“世界艺术鉴赏 ”丛书之一。
  《反传统的艺术革命:现代主义美术》系统回顾了西方艺术自原始时期的岩画、陶塑直至现代社会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历程,以人类艺术发展史为脉络,以现代主义美术时期主要艺术流派为线索,将那些代表着人类精神世界最高成就的艺术作品,以及创作了它们的那些或流芳百世、或默默无闻的创作者们一一娓娓道来,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对现代主义美术时期的艺术流派及艺术大师、艺术作品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节 表现主义 与法国野兽派同一年(1905),在德国的德累斯顿诞生的艺术团体桥社,是表现派的第一个小组。表现派虽然与法国野兽派同年诞生、并列发展,但却互无联系。表现派也像野兽派一样强调艺术与感情的表现力,强调直接地、不加歪曲地表达他们的艺术。由于表现派在德国及北欧流行,带有北方民族的绝对性、抽象性和节奏感,更显得具有北方人的健壮气魄。桥社的成立意味着与学院式的传统背道而驰,这些人带有理想主义观念,希望把一切积极向上的、正在酝酿的因素吸引到自己一边。
  表现派与野兽派的同时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20世纪初大工业迅速发展,都市化千篇一律的生活,民族主义的兴起……导致了社会的非个性化倾向,个人及其个性被庞大的社会整体所淹没。为了表达人类无比丰富的个性,出现了强调自由表达感情的艺术团体,在法国先是野兽派,接着是立体派;在德国,便是以桥社为先导的表现派。
  德国表现派较其他现代艺术流派更具有生命力,除了现实的必然性,也由于全心全意宗旨的开放型。他们并不因为强调个性感情的表现而排斥过去或未来、排斥异族异己艺术。桥社之意,即是要把德国现实与辉煌的过去连接起来,以搭起一座桥。
  15、16世纪德国文艺复兴时代的版画是他们吸收的营养之一,凡·高的笔迹与色彩的火焰般的力量,高更艺术中的象征手法、原始土著人的闪光的野味文明,都充实了表现派的生命力。他们对原始艺术有着极浓厚的兴趣,非洲黑人雕刻、埃及墓室壁画、吉卜赛人的各类艺术。他们都不同程度地作了观摩研究,将有用之处来丰富自己画派的风格。他们把单纯感、原始性与自由创作联系在一起柏林、慕尼黑、德累斯顿等大城市的都市生活同样影响着表现派的艺术创作,并仍是他们创作内容的主要方面。
  桥社的主要成员包括:凯希奈尔(1880—1938)、罗特鲁夫(1884— 1976)、赫克尔(1883—1970)、佩施太因(1881—1955)等。
  桥社艺术风格的变化,自1905 年成立起的前两年,线条流畅、宽弛,柔和,中间几年变得曲斜紧凑,后来演化成硬朗、短促。德国表现派版画先是黑白线条,后来有了套色。1913年桥社散伙。
  蒙克(1863—1944)是北欧挪威人。世界著名的戏剧大师易卜生是他的同乡,也是同时代的挚友。他出生于挪威赫德玛克郡洛伊坦镇,父亲是一个医生。他曾三次到法国巴黎学习艺术,关注法国后期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结识了高更等画家,受到高更的单纯化和平面装饰性画风的影响。但在艺术气质上,蒙克更接近凡·高,最关心当代社会中个人精神上的痛苦。1892年蒙克在德国柏林举行个人画展,揭幕之后立即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观点的论战,而蒙克也从此蜚声于整个欧洲。此后,蒙克长期侨居德国,他的版画艺术深受德国版画艺术的影响。
  蒙克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激化的“世纪末”的时代,他幼年丧母,刚刚成年又失去了父亲、姐姐和弟弟,唯一的妹妹是精神病患者。生活对于他来说是“精神错乱和疾病的孪生子”,不幸的家庭遭遇对他的一生影响很大。他性情忧郁、孤独、内向。
  他说:“疾病和发疯,是守护我摇篮的黑天使……我的家庭是疾病和死亡的家庭。的确我未能战胜这种不幸,因此,这对我的艺术来说,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蒙克的一生作品很多,题材大多与爱情、疾病、死亡有关。这是他的亲身遭遇的内心感受的描写。他的成名作《病孩》是为了悼念他那被肺病夺去了年轻生命的姐姐索菲亚,简洁的构图、暗淡的色彩,似乎死亡已经迫近。
  他在巴黎画的《圣克卢之夜》似乎流露出了他丧父之后的阴郁情绪,一个孤立而彷徨的人深夜依靠在窗前,一丝痛苦的信息导人第一个观者的心灵。
  尤其是那种蓝调子的运用,更使人感到沉闷压抑,却又有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他在德国画的《病室的死亡》表现了一家人在亲人死亡时陷入了深深悲伤之中,它像是画家对自己亲身遭遇不幸的真实描绘。
  蒙克对爱情题材的描绘一是反映了社会的风尚,同时也是他个人感情创伤的发泄。他年轻时参加的 “波希米亚人”团体实际上就是一群对现实不满的青年艺术家,聚集在一起蔑视传统的道德规范,提倡性生活的自由,即使在其后的爱情生活中也不平静。这类题材的作品大多出现在创作活动的早期。
  他画的《嫉妒》以诗人普兹拜佐夫斯基的爱情生活为题材。这位诗人一生风流,却又往往情场失意。于是他在画家的笔下就成了失恋和嫉妒的象征,并常常在他的旁边出现一对情意绵绵的恋人暗示了他的不幸。
  他画的《窗边的接吻》以强烈而又独特的手法表达了人类感情的冲动,男女拥抱亲吻的情景像影子似的出现在画面上,既抽象又真实。
  他较晚期画的作品《青春期》表现的是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女对性的预感和不安,她在黑夜中惊恐地睁大眼睛,一缕光线射进画面,在她的身后留下一大块阴影。
  《生命的舞蹈》是画家的一幅力作,是蒙克艺术创作活动具纪念碑意义的作品。通过描绘奥斯陆海湾的舞蹈,把女性的青春、成熟、衰老时期融合在一个画面上,形象地表现了人类的命运。
  蒙克的作品主要表现的是疾病、死亡和爱情题材,在他的不少作品中呈现出一种世纪末的色彩:不安颓唐,甚至是悲观失望,令人震动深思。蒙克曾经说:“艺术是一种结晶”。他所谓的“结晶”,无疑是他个人对孤独不安的人生的幻想的体验。蒙克的重要代表作《生命》组画,共有22幅作品,他本人称他为“生命、爱与死亡的诗歌”,其中有一幅蒙克的最得意之作,是用油画与版画都表现过的作品《呐喊》。
  画中主体形象是一个双手抱头,高声尖叫的人,他那被简化成雏形的人体和骷髅般的头颅,让人很难分辨其性别。他站在一座长桥上,桥身的直线同蜿蜒的河流和曲线构成的沙洲形成引人注目的对比,天空仿佛是一条血的河流,那惊悸骚动的线条、红黄相间的色彩,与河流的深蓝色、河岸的漩涡状曲线遥相呼应。
  这一切似乎构成了一个精神的磁场,线条、色彩都围绕着发自灵魂的呐喊而运动着、旋转着。双手抱头的畸形人,因内心的痛苦而发出一声无法遏制的呐喊!这正是上世纪末资本主义世界冷漠动荡的环境重压下,画家本人精神和情感濒于崩溃的深刻揭示。
  表现派比较起其他画派来,在地域、时间、成员、观点等方面,都要广泛和持久,是个较大型的现代艺术流派。康定斯基与布拉克的抽象派集团青骑士派,同时也是德国表现派的第二个大组织,后来的许多画派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它的影响。一次大战有所中断,但表现主义在延续发展,战后又陆续演化出动力表现派、抽象表现派、幻想表现派等,至今日表现派仍然有一定的坚持者,尤其在德国,一直未间断表现主义艺术的发展过程。而最初在德国出现时是被当作“蜕化” 等受到排斥,画家在政治上受到迫害。由于表现派本身的生命力,由于这种艺术的善于吸收,所以必然善于传播。它能赋予感情以不同形式,也赋予形式以不同感情,它架桥于今古,通融于主观精神与外在形式,包揽了具象与抽象成分,因此,终于占有了与其名称实质相称的地位。包括许多现实主义画家,如德国女版画家柯勒惠支、意大利大画家古图索,都受到表现派的极大影响。
  ……
展开
目录
现代主义美术概述
第一章 马蒂斯与野兽主义
第二章 毕加索与立体主义
第三章 未来主义和表现主义
第一节 未来主义
第二节 表现主义
第四章 过渡形画派和抽象主义
第一节 过渡形画派
第二节 抽象主义
第五章 达利与超现实主义
第一节 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运动
第二节 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
第六章 后现代主义美术
第一节 抽象表现主义
第二节 波普艺术
第三节 光效应艺术
第四节 环境艺术
第五节 照相写实主义
第七章 现实主义美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