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人的命理信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104587
  • 作      者:
    董向慧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董向慧,男,1983年出生,内蒙古赤峰人。自2002年至2011年一直在南开大学求学,先后于2006年、2008年获南开大学法学学士学位、南开大学法学硕士学位,于2011年年获南开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今晚传媒集团渤海早报社。研究方向为中中社会思想史、社会学理论、周易学。
    发表过的研究成果有:
    l、董向慧,当代青年人热寝网络迷信的社会学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6期,CSSCT来源期刊。
    2、董向慧,徐子平与“子平术”考证,《东岳论丛》,2011年第2期,CSSCI来源期刊。
    3、董向慧,我国近年网络算命盛行的成因分析,第七届中国社会思想史年会。论文,2009年。
    4、董向慧,传统“算命术”,蕴含的中国式社会学理论,第八届中国社会思想史年会论文集,2010年。
    5、王处辉、董向慧,风险社会催生现代迷信,《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1月23日  第11版。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人的命理信仰》作者立意谋篇的主旨,是研究中国传统命理学理论中所蕴涵的中国人对人生及社会生活、社会秩序运行机制的独特认知和隐含于其中的社会价值取向,总而言之,是要发掘其中的社会思想。此前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者们,虽对中国传统社会思想进行了诸多研究,也形成不少重要成果,但并没有人专门对于传统命理学理论中所反映的社会思想进行深入发掘与研究。本书作者对命理学之今法模型蕴含的丰富的社会思想进行专门研究,发现中国的社会理论在某些方面比晚出了数百年的西方社会理论还要更完备,并明显体现出了中国特色。
展开
精彩书摘
    命理学之出现,以实证的方式论证了天命之存在。因此唐宋以来,命理学发挥着儒释道三教融合剂之作用。而在此之前,从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儒士对天命持不可知论,譬如范缜、刘峻,都对佛教思想提出了尖锐的批判。唐宋之后,似乎已经很少有儒士对天命存在质疑。就连唐代写出《谏迎佛骨表》的韩愈,也在用星命术解释自己的命运,并且称李虚中的“禄命术”屡试不爽,对其大加称赞。再譬如,唐代的杜牧,宋代的苏轼等名士,无不对禄命术津津乐道。
    笔者认为,命理学之出现与完善是儒释道三教融合的社会生活实践基础。这一论断绝非夸大命理学之功用。命理学虽然是小传统,归入术数之学。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由于上帝概念之缺乏,精英思想之建构往往要依托于术数、方技之学,从术数方技医药关于天地宇宙的知识中,寻求建构社会秩序和伦理的理论依据。命理学之出现,恰好为天命之存在与否这一思辨性的问题提供了“知识论”答案。
    就精英思想而言,命理学的出现为儒释道三教并流提供了“知识论”基础。就民众思想来说,命理学通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算命行为传播了天命观,使得民众产生了对天命的敬畏感,而这种敬畏感为儒释道三教又提供了群众基础。大小传统的互相沟通,直接推动了系统化命理信仰的形成,正如《了凡四训》中描述的一样,当民众开始对天命产生敬畏感之时,儒释道又以理性和清醒的形象抛出“积德行善、心命双修”的改命方法,从而形塑了中国文化福善祸淫、乐天知命的精神气质。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一、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民间信仰与术数研究现状
二、命理学的专门研究
二、心理学本土化与算命研究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命理学著作文献研究
二、当代命理信仰研究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难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存在的难点与问题

第二章 命理学产生发展的思想基础与历史
第一节 命理学与命理信仰的定义
第二节 先秦时期命理学产生发展的思想基础
一、命理学之思想基础:先秦两汉时期的天命思想
二、命理学之理论基础:先秦两汉时期的阴阳五行体系
第三节 两汉时期的天人感应论与命理学萌芽
一、两汉时期的天人感应论与谶纬学说
二、王充的气禀论与命理学萌芽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命理学的出现
一、魏晋南北朝的天命观与个体意识
二、《五行大义》与干支符号系统的成熟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命理学的出现
第五节 命理学的古法时期:唐宋
一、唐代的禄命术与《李虚中命书》
二、宋代“李虚中术”的完善
第六节 命理学的今法时期:明清
一、徐子平与“子平术”之源流
二、古法、今法模型的交替
……

第三章  命理学蕴含的隐喻系统与中国式社会学理论
第四章  命理学与儒释道融合及系统命理信仰的形成
第五章  民国时期及台湾地区命理学的现代转型
第六章  内地命理信仰的兴起及转型
第七章  当代社会合理信仰的社会功能
第八章  理论反思与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