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清教徒的脚踪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062228
  • 作      者:
    (英)钟马田(D.Martyn Lloyd-Jones)等著
  • 出 版 社 :
    华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清教徒的脚踪》主要收录了钟马田博士在l950年代来到1970年代末共20余年间在清教徒论坛上读的学术论文,他的论文常常是每届论坛的定爵之作,也收录了少数巴刻等人的作品。
  第一部分介绍清教徒的历史。先介绍第一代清教徒当时的处境及他们追求彻底革新的勇气,又介绍第二代清教徒,如亨利.雅各等人如何致力于内部建造。还讲述了此后清数徒的精神对爱德华滋、哈里斯等人的影响。这些人火热的生命和他们所带起的大复兴,今日仍被人们津津乐道。最后,分析了清教徒在英国走向信仰宽容的政治变局中的?败与教训?
    第二部分介绍请教徒的思想,其中也有神学性的总结。展现了清教徒在个人、群体和社会生活中成熟的属灵生命。他们侍奉的大能、深刻的属灵经历是这个世代所缺乏的。

展开
精彩书摘
  这条例后来被称为“黑色条例”。但我主要想指出,这条例的引入主要归功于诺克斯所作的努力。它被附加在公祷书中,防止拜偶像的可怕流弊。这种行动,是纯粹清教精神的表现。伊丽莎白登基以后,从祈祷书中剔除了黑色条例。在略加修改以后,条例恢复加插在1662年公祷书中。  这就是证明这个人是清教派领袖的有力证据。他也为争取许多其他的事而努力过,但都失败了。他曾尝试修正有关圣礼本质的信纲第26条。诺克斯认为:“上帝可以在圣礼之外赐下恩典,但圣礼是上帝恩典的标记。”与此相反,克蓝麦却认为:“恩典是藉着两种圣礼赐下的;圣礼不仅仅是恩典的标记或管道。”在这次争辩中,诺克斯再一次为清教徒在圣礼上所持的态度,对抗克蓝麦、里德利、马特和其他典型的圣公会信徒。  在伦敦这段期间,诺克斯的清教精神还表现如下:公祷书的争论,使诺克斯英名远播,有人请他出任罗切斯特(Rochester)主教,但他婉拒了。胡珀接受了格洛斯特主教的职位,但诺克斯却拒绝接受。唯一可能解释诺克斯拒受的原因,就是他的清教原则,他从来没有真正相信过主教。  六  在法兰克福工作的时候,也发生了一件值得留意的事。我们已经说过,诺克斯当时在日内瓦受教于加尔文,被邀请前往法兰克福,担任在那里逃亡的英格兰人教会的两个牧师职位之一。这实在是非同小可的殊荣。这是一个英格兰人的教会,是一些逃命至此的伟大英格兰人所建立的,他们竟会邀请一个苏格兰人当他们的牧师。原因何在呢?一位地道的英格兰人富勒(Thomas Fuller,他不是清教徒)在接下来的那个世纪,说了这些话:“你也许会觉得,事情太不合情理了。在当时海外,有这么多能干的英格兰牧师。法兰克福的英格兰人教会是当时最为引人注目和卓越的海外教会,竟会邀请一个苏格兰人来当牧师。虽然约翰·诺克斯并不是英格兰人,但他著名的功绩,使众人乐于接纳他。”这话说得不错。  在法兰克福的时候,他做了一件将清教精神表露无遗的事。他和惠廷厄姆,就是著名的日内瓦圣经的主要翻译者,一起草拟了一份教会崇拜规则,以代替他们不喜欢的公祷书。由于约翰·诺克斯为人从不过激,这份草稿经过一些修改后,教会决定采用。但之后,考克斯和支持他的人也来了。我刚才已经说过,约翰·诺克斯草拟这份教会崇拜规则,是要摒弃公祷书。他并没有公开明说,就如他往常的作风一般。但当考克斯以挑衅的口吻和大失君子之风的态度提出反对的时候,他就不能再隐忍了。考克斯的行为,可以说是相当讨厌和粗暴,毫无协商的余地,清教徒们受圣公会成员以这样的手段对付,也不是最后一次。考克斯既然表现出这样的态度,约翰·诺克斯就不能再保持缄默。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可以引导信徒走上正途,他是不打算大张旗鼓的。可是,考克斯的表现如此令人反感,约翰·诺克斯马上就在次日讲道,明确表明他对公祷书的看法。后来他追述这些事的时候,说:“到了约定讲道的时间,我开始表明我的立场……以及我怎样被迫改变了我先前的做法。”这就是伟人的标记:他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只有小人才从来不会改变自己的观点。他接着解释自己为什么要改变立场,并且说,自己相信英格兰现在面临的玛丽女王统治下的困境,是上帝对他们的惩罚,因为他们没有彻底进行改革,在对待公祷书一事上更是如此。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清教徒的历史及代表人物
第一章 清教运动及起源(1971)
第二章 约翰·诺克斯——清教运动的剑始人(1972)
第三章 亨利·雅各和第一个公理会教会(1966)
第四章 威廉·威廉姆斯和威尔士加尔文派循道会(1968)
第五章 哈里斯与复兴(1973)
第六章 爱德华滋和复兴的极其重要性(1976)
第七章 约翰·加尔文和乔治·怀特菲尔德(1964)
第八章 清教徒的困惑——1640—1662年间的经验教训(1962)
第九章 我们能从历史领受教训吗?(1969)
第十章长老会之死(1969)
第二部分 清教徒的思想与观念
第十一章 复兴——历史与神学思想的回顾(1959)
第十二章 清教徒的讲道(1977)
第十三章 知识——真的与假的(1960)
第十四章 清教徒的日常生活(1957)
第十五章 清教徒的良心(1962)
第十六章 清教徒眼中牧者的生活与工作(1958)
第十七章  巴克斯特的社会经济思想(1958)
第十八章 清教徒教会中的纪律观(1959)
第十九章 巴克斯特的《归正的牧师》(196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