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发展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8037848
  • 作      者:
    宋建林, 陈飞龙主编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宋建林,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理事,中华美学会会员。著有:《现代艺术社会学导论》(知识出版社2003年出版),《艺术类型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出版)、《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中国先进文化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出版)、《中国艺术史·建筑雕塑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出版)等。主编《世界名家名作传世精品丛书》。发表论文50余篇。
    陈飞龙,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主编,硕士生导师,文化部优秀专家(2006年度)、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2007年度)。著有:《道德文明》(和平出版社1998年版)、《人民文艺的世纪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时代的旗帜--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先进文化》(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邓小平文艺理论科学体系》(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先进文化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出版)等。发表论文50余万字,发表译文100多万字。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艺术学大系: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发展史》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地研究和梳理了近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发展历程。
    目前,国内已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著作,大多侧重文学理论研究的角度。《中国艺术学大系: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发展史》从整体出发,把“艺术理论”看作是包括文学理论、戏剧理论、美术理论、音乐理论、电影理论、舞蹈理论等在内的理论整体,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中国化的进程作全面、系统、综合的考察。既重视党的几代领袖人物的艺术思想研究,也深入发掘周扬、冯雪峰、胡风、郭沫若、蔡仪等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家的思想,同时侧重考察在美术、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中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中国化的发展、演变历程,并对王朝闻、张庚、陈荒煤、李凌、吴晓邦等有代表性的艺术理论家的学术观点加以论述。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三,作家、艺术家要担负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责任,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己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各种思想观念和文化现象,为促进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学艺术创作的基本价值取向,宣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在艺术作品的追求和倾向上,要努力体现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要求,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陶冶人们文明健康的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群众提供心灵的安慰和精神的激励。
    除了艺术的人民性之外,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时代意义还表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艺术工作和艺术创作,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正确处理先进文化、先进思想与自由创作的关系。要在坚持正确思想方向、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作家、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性和创新精神,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艺术营造良好氛围。我们提倡和鼓励的是创作手法、技巧的“自由化”、多样化,而不是指导思想、意识形态的“自由化”,多元化;我们需要和坚持的是思想上的政治正确、价值标准正确、道德取向正确,而不是思想上的资产阶级自由化、装神弄鬼封建化、曲解历史丑恶化、唾弃信仰物欲化、背离崇高恶俗化。
    ……
展开
目录
中国艺术学的当代建构 (总序)导论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光辉历程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主要特征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理论贡献
四、本书的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探索
一、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在中国传播的基础与条件   
二、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介绍
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初步探索
四、沈雁冰的长篇论文《论无产阶级艺术》

第二章 左翼文艺运动与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建设
一、国际左翼文艺思潮对中国左翼文艺运动的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翻译和传播
三、左翼文艺运动的理论建树与局限
四、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阐释和运用
五、鲁迅对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卓越贡献

第三章 左翼艺术观念的阐释与论争
一、左翼戏剧家的戏剧观念
二、左翼电影的理论建设
三、左翼美术运动的卓越贡献
四、左翼音乐家的批评观念

第四章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过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论体系
三、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本特征
四、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贡献
五、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时代意义

第五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深化与拓展
一、概述
二、周扬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中国化的探索
三、冯雪峰的现实主义艺术观
四、胡风的现实主义理论
五、郭沫若的历史剧理论
六、蔡仪的唯物主义新艺术论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关于民族化的探索
一、概述
二、茅盾的现实主义艺术观
……
第七章 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建设
第八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最新成果
后记
中国艺术学大系总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