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困惑:对感觉到的东西难以说清道理,推论出来的道理又不一定符合感觉。享受艺术是件轻松的事,思考艺术就不那么爽快了,有可能把有意思的事情变得“没意思”。事实上,感觉中会有理智的成分,判断推理也有直觉介入。如果没有鲜活的体验,理论会变得不近情理;如果没有清醒的理性认识,艺术会走向混沌,变得肓目。艺术理论研究就是要在直观感受和理性认识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理论如果不能融入生活感受和艺术实践,就会以观念代替体验,用神秘化来掩饰贫乏,有意或无意地制造着理论的迷宫。怎样才能避开无聊的理论游戏,多一点建设性、务实性的艺术研究呢?在这里,我们先对问题的缘起、背景和基本思路进行简要梳理,也许,要看完后面的论证才可以真正理解,要比较同类理论之后才能判断其中的意义。
一、从一个故事说起
有一位富有而好学的美食家,十分关注甜食问题,开始筹办有关糖的调味、养生功能研讨会,以便广泛听取各界高见。会址定在象牙宾馆,包吃包住,兼顾专家的虚荣与实惠。
研讨会发言踊跃,史论家考证了有关味觉的自然发展史,归纳了3个阶段6种类型和12种学说,划分条目并引经据典,便有“条”有理也有据了。有的专家讲解了各种甜食名称的能指和所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食品革命新概念。文化学者视野开阔,论题自然也不短:论食文化中糖文化之民族性、时代性与全球化问题。接下来是哲学家缓慢而低沉的语调,他讲述苦尽甘来、甜后反酸的深刻哲理……轮到特邀厨师和营养师发言时,他们选择放弃:一个自惭形秽,不敢发言;另一个感觉不大相干,懒得发言。此时,一个混进来的小偷以个人爱好者的身份请求替补,他雄辩地证明用糖浆粘门锁的牢固性……大家照例微微一笑,不置可否。最后,学术主持总结道:这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元化的研讨会,会后的总结报告要处理好文本和语境、编码和译码之关系,以提升学术档次云云。
在会后的酒饭问,学者们又恢复了生活常态,并不像《镜花缘》中君子国的酒保那样出言高雅: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饮食问题被解决得干脆利索。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