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道教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3324902
  • 作      者:
    (俄)陶奇夫著
  • 出 版 社 :
    齐鲁书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叶夫根尼·阿列克谢耶维奇·陶奇夫(1956—2003),1956年出生于前苏联的奥尔忠尼启则。1973年毕业于国立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中文专业,1981年于国家宗教史及无神论博物馆获硕士学位。1981—1994年任苏联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分所的研究助理,专门从事中国道教研究。1985年以《作为历史民族学文献的葛洪一书》获历史学副博士学位。1993年,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论文题目为《道教——历史宗教的试述》。1994年起任教于国立圣彼得堡大学哲学系,1999年担任新组建的“东方哲学和文化学”室主任。从1980年起发表关于中国哲学与宗教的研究论文、着作睑80多篇{部),其中专着有:《道教——历史宗教的试述》、《张伯端》、《道家与》等。
展开
内容介绍
    《道教:历史宗教的试述》共两章,主要内容有:道教研究的基本问题、道教历史概述以及道教史时期划分问题的基本结论等。
展开
精彩书摘
    还应当指出“混沌”观念的心理技术学内涵。在《庄子》中谈到了“混沌氏之术”。“混沌氏”显然指的是前面研究的神话中的人物。他的“术”是什么呢?
    《庄子》第十二章中讲述了孔子的学生子贡同某位哲人——菜园主见面,孔子说菜园主:“彼假修浑沌氏之术者也……夫明白人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因此,“浑沌氏之术”为道教心理技术学的隐喻表示,这种名称是有用意的——回到物质的元初一致“太一”及其素朴,这同前面所研究的“回归母腹”神话题材有密切关系。缺少多样性和未严格划分的元初素朴的这一观点明显地表现在“混沌”观念——为重要范式,所谓的“道教乌托邦”——的社会内涵中。
    在对作为思想运动的道教作历时研究时,应从历史角度对上述道教乌托邦进行研究。对道教乌托邦(鲍敬言的“无府”学说更清楚地提出)的简略概述已经展示了其“肤浅”意向,试图回归一个社会分化程度最低的社会。尽管一些著作(也包括《太平经》)明确地允许在理想社会中存在着社会阶层划分,然而仍强调其公平性。
    关于这一社会理想同道教总宇宙观观点的关系问题自然就产生了,这里“混沌”神话题材也恰恰引人关注。如果混沌的素朴一致及其体验是道教宗教实践的目标,那么可以很自然地提出,其社会内涵将是肤浅的道教乌托邦,对此《道德经》和《庄子》中已有了初步描述,后来还有一些具体展开(也包括救世主乌托邦“太平道”及其他类似运动)。
    推论的下一步将是一个假设,即“混沌”观念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为人熟知的判定,其方式是一些社团类社会机构从神话类思维到逻辑类经验思维的过渡存在经验(对他们进行具体构拟暂时不大可能)。也不排除的一点是,这种原始的神话判定本身在盘古神话中就提到过。在这种情况下,保存道教社会信息的方式是借助于“宇宙人”和“宇宙蛋”类的某种起源于神话思维范式的标准来形成的。道教乌托邦本身无非是对元初社会信息的反映,但同信息的联系逐渐成为间接的,道教乌托邦思想逐渐地变成道教思想的一个相当独立的方面。
    前面所提出的立场是合理的,因为它允许在作为整体的整个道教学说背景中有机地研究道教乌托邦,突出道教学说在道教宇宙观体系中的结构关系和功能特点,并确定道教乌托邦同道教宇宙学及道教本体论的主要观点和观念的关系。无论如何应当指出,“自然”-“文明”的基本对立及其所有社会内涵也包括平均主义思想体系是道教思想所特有的,这同宇宙和本体论问题的基本观点在起源上是有关系的。同时,正如前面已经指出的,看来宇宙学主题的基础在于以古代思维类型的方式理解各种(但很客观地被确定的)社会现实性。
    由于前面对《道德经》宇宙生成学说的起源内容进行构拟,自然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还能有多大可能在道教传统本身中寻求到不同程度的支持。
    其实,需要补充证明雨点:1.宇宙生成学过程是道的自我发展,而且其最初阶段实际上是道本身的结构形成;2.万物宇宙的产生过程被早期道士们想象为“脱离”道、违反其有机渐进性的结果。
    我们会立刻注意到,实际上传统上有一些很重要的观念和学说观点已经肯定了前面所提出的构拟的合理性。首先我们说一说所谓的“三清”,也被称做“天尊”。通常它们被理解为道教宗教的三个最高神,道的某种人格化的折射。实际上并非如此。
    ……
展开
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道教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道教的一致性问题  
第二节  道教——中国的民族宗教?  
第三节  道教和民间信仰  
第四节  道教和国家  
第五节  发展的规律性:“哲学的”道教和“宗教的”道教
第六节  道教的长生学说  
第七节  传统中国的道教和炼丹术  
第八节  道教学说总评
第九节  道教思想:“玄学”的哲学和伦理学
第十节  道教的宇宙生成学和宇宙学

第二章  道教历 概述
第一节  道教起源问题
第二节  帝国建立前和早期帝国的道教(战国、秦朝和西汉)  
第三节  “天师”和道教“教会”(二至三世纪)  
第四节  “天下分裂”的混乱时代的道教(四至六世纪)
第五节  唐、宋时代的道教:整合与变迁
第六节  道教“改革”及其影响
第七节  晚期道教(十四至十九世纪)和现代中国①
道教史时期划分问题的基本结论
图书索引
俄罗斯著名道教学者陶奇夫和他的《道教——历史宗教的试述》  
后  记
丛书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